閱讀屋>社保> 40歲是養老金規劃臨界點

40歲是養老金規劃臨界點

40歲是養老金規劃臨界點

養老資金是整個人生理財規劃中最為關鍵的一個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講,所有的個人理財規劃,最終都是為富足養老服務的。40歲左右的人群,應該是投資養老的積極份子,畢竟老年生活已近在眼前了。

40歲左右人群的家庭處於成長期,隨著子女逐漸長大,時間上相對寬裕,經過20多年的打拼,工作和生活步入正軌,豐富的社會經驗讓他們的工作能力增強,家庭收入進入高峰期,這一時期是家庭資產的重要增值期。但同時,與年輕人群相比,“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們往往承受著很大的風險和壓力,退休後1000~2000元的退休金將無法維持現在的生活質量。為了過上有錢有閒的晚年生活,每個人都應及早制定養老資金籌劃方案,透過多種投資組合,不斷充實自己的養老賬戶。

對於未來的生活,你可能有一千種、一萬種設想,但唯有一點無法改變的是,終有一天你會變老。

一般家庭自保為主

對於40歲左右、家庭經濟並不寬裕的人來說,一般性的家庭開支還能應付,而不斷增長的子女教育費,可能會成為生活的負擔。夫婦倆的收入幾乎是家庭唯一的經濟來源,一旦兩人當中有一方下崗、生病或發生傷殘等意外事故,家庭的財務狀況很可能岌岌可危。

因此,這樣的家庭,未來夫婦倆的自身保障顯得更為重要。可以選擇將收入的一部分用於購買商業保險,具體說,可以購買部分低額的終身壽險(最好含養老)、重大疾病險,加上最需要的醫療險、意外險等。

富裕家庭合理搭配

對於40歲左右的成功人士,他們已經透過投資積累了相當的財富,淨資產比較豐厚,不斷增長的子女教育費用不會成為生活的負擔,對於一般性的家庭開支和風險也完全有能力應付。因此,在購買了足夠的保險後還可以抽出較多的餘錢來發展其它的投資事業,比如購買一套房產或者嘗試實業投資。

規劃例項

王教授夫婦

王教授是一個讓人羨慕的準退休族,49歲的她已是北京某大學的博士生導師。王教授如今的月薪在8000元左右,再加上平日裡搞研究、寫學術性論文等各種各樣的津貼收入,王教授的月總收入在12000元以上。另外,王教授還經常外出進行技術諮詢與講學,有一筆不菲的諮詢費收入。王教授的先生過去是某報社的編輯部主任,如今退休在家仍然沒有封筆,加上退休金,一個月的收入有4000多元。

王教授夫婦雖然不用為生活發愁,但一直在考慮如何過好自己的後半生。由於工作忙,王教授不太熱衷於投資,家中的主要資產就是銀行存款。至於保險,“一直想買,但沒找到合適的。”他們也擔心退休之後生病,但好在攢了一筆養老金,準備用來應付醫療費。

王教授希望60歲以後,保險公司加上社會保障部門發的養老金每月能達到七八千元,再加上他們適當的一些外快收入,能讓夫婦擁有一個金色的晚年。

專家建議

人老最怕病來磨。尤其對於高薪準退休族來說,緊張或者無規律的生活狀態、巨大的工作壓力都無可避免地會為其留下一些職業病,或許現在毫無感覺,然而一旦在退休後發作,將會帶來一些經濟上的`被動,保險是應對這種風險的較佳策略。一般而言,這個時期應重視更周全、保險金額更高的住院醫療保險、重大疾病保險及防癌保險、資產保值增值的養老分紅保險等。在專家的建議下,王教授夫婦每人在選擇了一份保額不大的健康保險的基礎上,投資了一份保額較豐厚的養老保險。

盧女士夫婦

44歲的盧女士和先生收入豐厚,盧女士在兩家公司擁有股份,本人擔任其中一家公司的總經理,年薪加年底分紅共約150萬元,現擁有價值230萬元的一套公寓和一套價值500萬元的別墅,另有3輛轎車。夫妻倆沒有炒過股,也沒有購買過基金、債券,除了150萬元左右的存款,其它錢基本投在生意上,兒子在國外深造。夫婦倆對養老要求較高,希望至少不低於現在的生活質量。

專家建議

盧女士目前家庭月基本開支在7000元左右,假定通貨膨脹率保持年均3%~4%的增長幅度,退休後保持現在的購買力不降低,在假設生意上沒有任何進賬、不考慮社保養老金的前提下,專家給盧女士規劃了一份60歲後每月從保險公司領取12000元養老金、保費10年繳納的商業養老保險方案。

同時,依據三人身體狀況和年齡結構,專家為盧女士本人、先生、兒子分別設計了50萬元、40萬元、80萬元重大疾病保險(含分紅)方案,還設計了部分純保障的險種,共計約900萬元保額(約等於家庭資產總值),年繳保費29萬元。在年繳保費結構中,養老險約佔72%、重大疾病險約佔23%、純保障險約佔5%;在年繳保費結構中,返還型險種保費佔比95%。

作者徐世湘現任泰康人壽保險公司業務總監,2004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金牌推銷員,主編大陸第一本系統介紹中國保險業頂級營銷員成功實錄的專著《不當總統就做推銷員》。


[40歲是養老金規劃臨界點]相關文章:

1.40歲是養老金規劃臨界點

2.基金市場發展源動力是養老金和企業年金

【40歲是養老金規劃臨界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