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天火之謎》教學分析

《天火之謎》教學分析

《天火之謎》教學分析

  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我教《天火之謎》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培養學生閱讀文字的能力,用什麼樣的問題來走進文字。前日,沒事反問了自己幾個問題,似乎覺得,對於文字的認識,大概也可以從這樣三個問題著手,即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嘗試著用這樣的三個很無趣的問題,來開展我最近的幾節課的教學,以《天火之謎》為例,學習這篇課文,

  要解決三個問題:

  1、天火之謎是什麼?

  2、富蘭克林是怎樣解開天火之謎的?

  3、為什麼富蘭克林能解開天火之謎? 丟擲這三個問題,學生進行自學。 前兩個問題很簡單,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能順利地找出答案。 首先,天火是指的雷暴,古時候西方人把它看做“上帝的怒火”,中國人稱之為“雷神”,但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都覺得“可怕”,而這所謂的可怕源自於對它的不理解。而被富蘭克林揭開之後,人們知道了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電現象,自然,我們再也“不害怕”了。富蘭克林揭開天火之謎的過程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寫得非常清楚,這其實也就是“風箏實驗”的過程,引導學生讀了一下,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就可以了。

  教學的重點我放在了第三個問題上,默讀課文,去尋找,為什麼富蘭克林能夠揭開這個秘密。開始,寶寶們有點信口開河,比如說他具有質疑的能力呀什麼的,我後來強調了要從“文字中尋找證據”,立刻就有人找到了“觀察”,接下來就好辦了。觀察—(現象)—推測—(推論)—實驗——解謎。這便是富蘭克林成功的秘訣。

【《天火之謎》教學分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