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狼和小羊》一課教學分析

《狼和小羊》一課教學分析

《狼和小羊》一課教學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教材語文第四冊第36課《狼和小羊》的第二課時。這是一篇童話故事,告訴大家像狼一樣的壞人,總是找藉口做壞事,他們是不講理的,碰到這樣的壞人,只有勇敢機智地和他做鬥爭。在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中,其中有一條是理解狼和小羊的兩次對話,並能有感情地朗讀。以下便是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對話時的一個片斷。

  師:小羊的表情是怎麼樣的?態度又是怎麼樣的?

  生:小羊是吃了一驚,溫和地說。

  師:那你能不能把吃了一驚、溫和的語氣讀出來呢?

  學生自由讀。

  指名生1讀。

  師:小朋友,你聽了以後,是否感到非常親切?

  生:是的。

  指名生2讀。

  師:讀出語氣了嗎?

  從以上片斷中,我們可看出這位教師非常重視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她先讓同學們一起找出表示小羊表情和態度的詞語,再根據這兩個詞語來進行朗讀訓練。透過這樣細緻、具體的指導,每位小朋友都知道要用親切一點的語氣來讀小羊說的話。課後當我們對學生進行訪談時,問道:你覺得小羊是怎樣的?他們都說出了統一的答案:是溫和的。這樣的情況不禁引起了我的思索:這樣具體的朗讀指導,的確達到了較好的朗讀效果,但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提倡探究性學習,發揚學生個性的今天,這到底是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結果呢?

  我們知道,其實語文教材中的每篇課文都只不過是一個例子。課堂上教師的教是為了以後的不教,教的不僅是課文中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的方法,獲取知識的能力。而對於語文教學來說,首要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對語言的理解、感悟能力,也就是語感。王尚文曾這樣概括:語感是思維並不直接參與作用的,由無意識替代的,在感覺層面進行言語活動的能力。是個體的人與言語世界的直接聯絡。它表現為對作用於人的言語作品的內在反應能力,即聽和看(讀)的能力;也表現為因表達個人情意的需要或適應社會交際的需要而在感覺層面直接生成言語作品的能力,即說與寫的能力。可見培養學生的語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發展語感受,教師就應把發展語感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但在本節課中,教師引導得過細,先問小羊的表情、態度是怎樣的?接著又讓學生用吃了一驚、溫和親切的語氣來讀小羊說的話,這樣一下子就框定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都統一地認為小羊是溫和的,這就讓學生失去了自由探索課文思想內容的'主動性,也失去了一次發展語感的機會。因而,我們要提倡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去自讀,自悟,感受語言。

  要把發展語感受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就必須從學生語感發展的特點規律出發,構建一套能使學生自主、充分、積極地發展自身語感的課堂教學結構。

  一、初讀,感受語感。

  初讀,是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初步的整體感知,瞭解大意。可讓學生透過聽教師範讀或錄音,自由讀,出聲朗讀等途徑來進行。這時的讀要充分,先要正確練讀,做到不多一字,不少一字。在讀熟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理解詞句及全文所表達的意思,也可適當安排複述、討論等環節,讓學生把自己的初步感受表達出來。如在教學本課時,教師可先範讀,再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自由讀,讀後可讓學生先試著來複述一下這個故事,以便加深對課文的印象,再說說你覺得狼和小羊各是怎樣的?以觸發學生對課文內容和表達方式有一個整體的、籠統的語感。

  二、品讀,體悟語感

  指導學生從語言運用的角度,抓住文中關鍵、重點的詞句,運用增、刪、換等方法進行比較,結合語境細心品味,從中感受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徵。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小羊的話或狼的話進行反覆地,有感情地朗讀,抓住文中的一些重點字句,運用各種方法體會小羊和狼當時的態度和表情。如(1)比較句子。把反問句我怎麼會把您喝的水弄髒呢?改為我不會把你喝的水弄髒的。透過對比讀,可感受到反問語語氣強烈,更能表達出小羊當時的吃驚,反映出了狼說的話是不成立的,它完全是在強詞奪理。(2)抓重點詞。從您字,也可看出小羊是很有禮貌的,很溫和的,而狼是氣沖沖、齜著牙、嚷道相比之下,狼是多麼兇殘,多麼不講理呀!這樣,讓學生從讀中悟情,悟情後再讀,反覆如此,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美讀,積累語感

  美讀是朗讀的外在表現形式與朗讀內容的完美統一。美讀可以使兒童的心靈得到滋潤,美讀可以使學生的智慧受到激發。這是一種無意識的,欣賞性的一遍接著一遍地讀,讓學生透過讀,跟著語感和作者到一起,再把所體會到的文章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可安排多種練讀的形式。如教學時本課時,教師可採用找個對手比賽讀、分角色朗讀等形式,也可讓學生進行表演。維果茨基曾說過:利用表演進行教學,本身包含創作的諸因素,促使孩子的思維發展,激發孩子們的創作意識。如分別讓學生扮演狼和小羊的角色,除了讓他們有感情地說出對話外,也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創造性地加入一些言語和動作,使學生在表演中充分融入自己對教材的感悟和再創造。表演後,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對狼和小羊的不同態度進行對比,從而反映出狼的兇殘,小羊的柔弱,揭示故事所告訴我們的道理。這樣的美讀練習,能使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在讀中深入探索,在讀中鞏固語感,學生也可自覺記下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將這些語言材料及時地儲存到自己的語言庫中。

  四、寫讀,運用語感

  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創造性的口頭語言表達,書面寫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際言語的運用過程中,進一步感悟言語之神妙,把握言語之精髓,也使課文的思想得以延續,自身的語感得以發展。如在本課教學後,可讓學生進行以下練習:(1)說。你想對狼和小羊各說些什麼?或說說自己對狼和小羊的看法。(2)寫。對故事進行續寫,寫出狼最後的下場,讓學生知道壞人是沒有好下場的。(3)議。說說你以前在生活中有沒有聽到,看到或遇到像狼這樣的壞人,你是怎麼做的?如以後再遇到,你要怎麼辦?

  總之,教師要把發展語感的主動權給學生,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朗讀,去感悟。教師要導,是恰到好處的引導、點撥,而不是用標準答案去框定學生思維,抹殺學生的創造力。教師更要放,讓學生放飛想象,放飛個性,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狼和小羊》一課教學分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