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圖形影象/多媒體> 多媒體與兒科學教學論文

多媒體與兒科學教學論文

多媒體與兒科學教學論文

  兒科學因受其自身的學科性質以及當今社會文化觀念的影響,逐漸受到學生的輕視。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教學效果成為廣大兒科學教師亟需解決的問題。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育思想與先進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產物,隨著電子計算機和因特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推廣,多媒體教學在包括兒科學在內的一系列醫學教學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多媒體教學為兒科學教學改革找到了一個突破口和重要的技術手段,推進多媒體教學和兒科課程整和以及科學合理的將多媒體技術手段應用於兒科教學,以實現教學效果最最佳化,是兒科教育工作者為適應資訊時代的變革共同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1多媒體教學的優點及應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兒科學教學意義

  1.1圖文並茂,生動形象,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與單調的板書和呆板的掛圖等傳統教學形式不同;多媒體教學課件具有形式新穎、色彩鮮豔、影象豐富、活潑逼真等特點,既能生動地將靜止不變的圖形、符號轉化為不斷運動的活動場景(如講解生長髮育時,嬰兒抬頭、翻身、坐、站、行走等動作的發育模擬),進行動態觀察,也能繪聲繪色地將患兒的臨床表現真實的顯現出來,既形象又直觀,從而更有效地吸引學生注意力,使枯燥的醫學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加深對臨床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兒科營養性疾病——維生素D3缺乏性佝僂病一章的講解中,透過收集多方資料給學生形象演示佝僂病患兒骨骼改變的體徵和影像學檢査情況時,幾張對比反差很大的患兒照片往往一下就會引起學生一片驚呼,使學生不僅對佝僂病的表現有了深刻的印象,也加強了對防治佝僂病的重視。這種教學效果是傳統教學中教師費盡心思用語言和板書描述狗僂病的症狀和體徵所難以達到的。多媒體教學生動形象的優勢在一些兒科學教學難點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例如先天性心臟病的教學就有很大一部分離不開多媒體教學,一方面學生對胎兒血液迴圈和心臟異常血流動力學沒有清晰的立體印象,另一方面傳統教學中僅由教師用語言表述胸片、心電圖、彩超等影象資料和心音聽診等各項輔助檢查的結果,非常抽象、難以理解。針對上述情況,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心臟運動、血液異常分流、病理形態改變、心臟雜音等形象化處理,使學生直接看到血流動力學改變和胸片、心電圖變化,直接聽到各個心臟聽診區的心臟雜音,生動形象地將這些複雜的病理生理學改變和臨床表現展現出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更直觀、更清晰地掌握這些知識,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收到了深入淺出、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1.2資訊量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在傳統教學中資料來源是有限的,而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普及,教師可以透過網路得到文字、影象、聲音、動畫、影片等幾乎所有形式的兒科教學資料。同時兒科學是綜合性學科,在教學中要求學生掌握兒科常見疾病的發病機理,症狀體徵及診斷治療等各方面的知識,內容很多。PPT、FLASH等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可以大大節約教師板書時間,使教師在有效的時間內提供更多的資訊,提高了課堂效率;對於學生來說,可以在課後複製老師的教學課件用於複習,減少課堂記筆記的時間,可以更專心地聽講。同時,學生可以隨著教師的演示逐步深化認識,並有時間進行思考,提高了當堂理解消化的效率。

  1.3內容設定富有彈性,教學靈活

  對於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內容,多媒體教學課件可以很方便地反覆播放,學生也可將其內容複製後用於課後複習和自我歸納總結;另一方面,這種教學模式給教師的備課帶來一定的方便,可隨時進行教學內容的更新和修改。此外,多媒體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結合和在醫科院校的推廣也為有更多兒科學學習需求的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在每一個有校園網路分佈的角落,學生們都能隨時利用這些資源進行開放式學習,以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同時,學生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實際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多媒體教學資源進行使用,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他們的自學能力。

  2多媒體教學在兒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多媒體教學有很多優點,但多媒體教學在兒科的應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加以認真對待。

  2.1硬體設施有待改善

  進行有效的多媒體教學需要包括電腦、投影儀、數碼相機、相關的編輯製作系統以及日積月累的素材庫等一系列相關硬體和軟體環境的支援,這需要一筆較大的資金投入,投資不足是目前所遇到的最普遍的問題。目前大多數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室內均配備有多媒體播放系統,也為各個教研室配置了一些相應的.硬體,但像掃描器、數碼相機等一些輔助設施基本上是備課教師或教研室自行解決,而且這些硬體裝置的更新速度很快,一旦硬體投入的資金跟不上,則教學效果肯定會受影響。

  2.2課件製作技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目前高校的教學軟體主要是教師自制,多媒體課件的製作及操作對教師的計算機水平有較高要求,但作為兒科學專業課的教師,其本身並不是計算機專業出身,對於相關技術大多透過醫學院的短期培訓或自學進行了解,再加上自身教學科研及臨床工作任務繁多,計算機的軟硬體技術日新月異,許多老師雖然有很多好的想法,但在具體制作的過程中常感到力不從心,製作出的課件常常只是讓書本搬家,把螢幕當成黑板的替代品。課件容量少,內容簡單,沒有把課件中動畫、影象、影片等形式與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機結合,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遠遠不能夠滿足製作醫學多媒體課件的需要。此外,儘管目前在市面上流通有不少現成的由衛生部或者各個學校組織編制的多媒體課件,但往往不一定能夠適應教師的教授內容和風格,影響著多媒體教學的教學效果。

  2.3多媒體教學的負面影響

  多媒體技術突破了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視覺、聽覺上的衝擊和耳目一新的感受。但如果控制不好,多媒體也容易喧賓奪主,甚至使教師變成按部就班的電腦操作員,限制了教師的即興發揮。另外,教師易於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造成教師備課不足,影響教學效果。就我們兒科教研室來講,目前兒科學課程的多媒體課件已全部製作完成,以後授課的老師不必再親自動手製作課件,這樣一些備課本來就不充分的教師,再加上對現成的課件熟悉程度不足,在講課時就只能照本宣科,嚴重削弱了教師的個人魅力和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進而影響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通常情況下多媒體教學節奏不利於學生獨立思考。多媒體教學資訊量大,內容豐富,但切換速度快,學生對課堂講授的內容很難有足夠的時間去理解消化,對多媒體課件的過分依賴使學生缺乏主觀能動性,僅僅充當了一次多媒體課件的觀眾。此外,多媒體教學在兒科學課程中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臨床示教和實習機會,這勢必減少了學生們對許多臨床疾病和臨床操作的感性認識,因此,單純依靠多媒體教學很難體現兒科學應有的臨床課程特點。

  3我院兒科應用多媒體教學的現狀

  我們兒科學教研室一方面透過在臨床工作中及時的將寶貴的資料記錄下來,並且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多方收集原始素材,為教學提供充足化臨床資料;另一方面,透過向計算機專業的老師請教一些多媒體制作技術上的難題,提高整個教師隊伍的課件製作水平。目前,我們整個兒科教學大綱中的課堂講授內容幾乎全部都採用多媒體教學的形式進行,透過三維動畫及影片資料生動形象地將一些用傳統教學法難以講解清楚的複雜過程展現出來,取得了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而在兒科見習、臨床實習中,我們將典型的病例、臨床表現、相關的實驗室檢査和診療情況製成了多媒體課件,使學生能全面系統地掌握相應的臨床知識和技能,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4結語

  如上所述,多媒體技術應用在兒科教學中既可以極大地促進兒科教學,同時也存在一些何題。針對多媒體給教學帶來的問題,我們教研室主要透過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注重師生互動,將多媒體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等措施來完善多媒體教學。合理的安排教學內容,既要充分考慮到知識的傳授,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並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特點,對授課內容進行調整,避免千篇一律,一副PPT講到底。注重師生的互動,就是要改變以往多媒體教學中容易出現的教師不離開講臺,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只是一味透過電腦,幻燈,缺少師生間雙向交流的狀況,在授課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反應,透過提問,討論,意見反饋調查表等方式靈活了解學生對授課內容的接受程度,意見和要求,有針對地進行整改。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就是要清楚的認識到多媒體技術只是教學手段而不是教學內容,更不是教學目的。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的口頭和肢體語言的表達能力甚至是眼神和表情的互動傳遞等特點都發揮和產生了很大的主導作用。透過傳統教學法和多媒體的有機結合穿插,既有利於調整講課的節奏、課堂氣氛和學生的情緒,同時也可以防止長時間注視PPT螢幕而產生的視覺疲勞和思維僵化。總之,面對多媒體教學這把雙刃劍,我們應不斷地總結教學中的經驗,加以改進和完善,從而使多媒體在兒科教學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更好地為兒科教學服務。

【多媒體與兒科學教學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