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機械/重工/工業自動化> 擁抱紡織機械智慧化時代論文

擁抱紡織機械智慧化時代論文

擁抱紡織機械智慧化時代論文

  “十三五”期間將研發、推廣一批具有廣泛適閒性的先進紡織數控技術和智慧化紡織裝備,《意見》中列入了“十三五”期間重點“科技攻關專案”59項,“先進適閒技術推廣專案”34項。

  在3月24日舉行的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紡織機械行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性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釋出。

  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會長王樹田表示,“十二五”期間,紡織機械行業以自主創新為動力,以產品結構調整為主線,努力發展高階紡織裝備和優質專用基礎件,自主創新能力有所提高,加工裝備水平明顯提升。展望“十三五”,紡織機械行業將進一步為紡織工業提供高質量、智慧化的新型紡織裝備,支援紡織產業向技術密集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轉變。

  《意見》在對紡機行業“十二五”取得成績和存在問題進行總結和回顧的基礎上,提出了紡機行業“十三五”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原則和目標。《意見》提出以自主創新為動力、結構調整為主線、質量為基礎、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行業自律的基本發展原則,“十三五”期間,將產學研結合研究關鍵共性技術,重點研發新型紡織機械成套裝備及專用基礎件,並加快行業服務平臺的建設。紡織機械行業將從以往高速規模擴張的發展模式轉為以創新為動力的增長模式。

  值得關注的是,“十三五”期間將研發、推廣一批具有廣泛適用性的先進紡織數控技術和智慧化紡織裝備,《意見》中列入了“十三五”期間重點“科技攻關專案”59項,“先進適用技術推廣專案”34項。

  回望“十二五”:增速放緩創新升級

  “十二五”期間,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入,國產中、高階紡織裝備發展較快,受到國內外使用者的歡迎,紡織機械行業整體執行穩中有增。

  5年來,行業主營業務收入持續增長,2011年曆史性地突破了1000億元大關。2015年,紡織機械行業主營業務收入1179億元,5年中年均增長3.64%,接近《紡織機械行業“十二五”發展指導性意見》中提出的1200億元的目標。與此同時,在科技進步的帶動下,國產紡織機械延續“十一五”期間形成的銷售勢頭,市場佔有率保持在70%以上,出口金額從2011年的22.45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3.89億美元,年均增長8.3%。

  在我國紡織工業增速降低、內需市場需求下降的情況下,我國紡織機械行業持續進行產品結構調整,企業努力進行新產品開發,並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取得了較好的出口業績,使全行業保持平穩發展。

  《意見》在分析“十三五”期間紡機行業面臨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後指出,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和紡織工業結構調整的深入,“十三五”期間,紡織機械行業將進入新一輪結構調整發展時期,行業將放緩規模擴張速度,主營業務收入將在穩定的基礎上增長;而伴隨產品技術含量的增加、創新力度的加大,國產紡織裝備的市場佔有率和出口金額將會增長。

  “十三五”行業經濟執行目標為: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500億元;國產紡織裝備出口金額超過35億美元;國產紡織裝備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80%以上。

  《意見》提出,“十三五”行業經濟執行目標為: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500億元;國產紡織裝備出口金額超過35億美元;國產紡織裝備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80%以上。

  展望“十三五”:裝備智慧化引領新趨勢

  裝備產品與製造智慧化。在數控技術被廣泛採用的'基礎上,“十三五”期間,紡織機械行業主要技術研發方向是紡織裝備產品智慧化和裝備製造智慧化。產品智慧化是透過提高紡織裝備主機的數控水平和智慧化程度以及研發智慧化輔助系統,為下游紡織使用者提供智慧化生產解決方案。

  裝備製造智慧化是透過引入智慧化機床和輔助機器人等裝置,改進與最佳化自身生產過程。兩方面的智慧化都將有效減少人為因素對生產的干擾,提高生產效率,穩定並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優等品率。

  裝備製造與應用的資訊化。傳統制造與雲平臺、大資料、網際網路等技術結合,將使資訊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為紡織裝備製造與應用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撐。實現機器的集中控制、聯網管理與遠端監控制造過程,將有效提高生產效率,減少消耗;在品質控制環節,透過對大資料採集與分析,有助於最佳化生產工藝和改進產品的質量;在銷售與售後階段,透過網際網路平臺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減少流通環節,降低執行成本。

  裝備製造服務化。紡織裝備製造企業可向下游延伸服務,為客戶提供全生命週期的維護與線上支援,提供紡織品生產整體解決方案和個性化設計以及電子商務等多種形式的服務,有條件的企業應積極發展精準化的定製服務,從單一的供應裝置,向集融資、設計、施工、專案管理、設施維護和管理運營的一體化服務轉變。

  大型紡織裝備製造企業應掌握系統整合能力,開展總整合與總承包服務,鼓勵裝備製造企業圍繞產品功能,發展遠端故障診斷與諮詢、專業維修、電子商務等新型服務形態。

  發展的可持續性。紡織機械及專用基礎零部件質量和可靠性的穩步提高,是紡織生產高效連續執行的保障,是提高國際競爭力的基礎。“十三五”期間,製造與裝配新技術、新工藝、輕量化新材料的應用將成為紡織機械企業關注的重點。對環境影響小、資源利用率高的綠色製造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關乎紡織機械行業的未來。

  四大關鍵領域為行業走向高階化打牢基礎

  隨著紡織新工藝和新技術層出不窮,促使紡織機械行業創新向價值鏈高階延伸,走高可靠性、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的高階發展路線。高階紡織裝備在中國紡織產業鏈中逐漸佔據核心地位,其發展水平是紡織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提升的保證。

  數字化、智慧化紡織裝備

  智慧化連續紡紗生產裝備。加快研發智慧化紡紗生產關鍵技術,建立智慧化、連續化紡紗工廠,實現紡紗全流程數字化監控和智慧化管理,夜班無人值守。清梳聯合機實現智慧化管理,條併捲機與精梳機間棉卷全自動運轉、自動生頭,粗紗機與細紗機之間實現多臺機間粗紗滿、空管自動輸送,細紗機粗紗空管與滿筒粗紗自動交換,細紗機與自動絡筒機間實現多臺機組集中控制,實現裝置生產過程、故障的遠端控制、診斷。

  採用智慧化搬運機器人和運輸裝置,實現工序間物枓自動輸送。數控機織裝備。採用數字化控制技術,建立具有全面監控能力的數字化機織車間,實現機織車間的織機群控管理。

  新型纖維材料生產裝備。建立從紡絲、後加工到產品包裝運輸的全流程智慧化長絲生產線和物流系統,實現化纖的生產、收集、檢測、運輸等環節的自動化和智慧化。

  數控節能環保型印染裝備。建立智慧化印染連續生產線和數字化間歇式染色車間,實現對機械引數、生產工藝引數、能源消耗和產品質量進行全方位實時監控,機臺或單元機實現閉環控制;整合染化枓自動配送系統,智慧化廢氣、廢水排放監控系統和能源回收監控系統,形成覆蓋印染全流程的智慧化監控系統。

  數控非織造布生產裝備。面向產業用紡織品,研發多種工藝線上複合成型和混合型非織造裝備,研發寬幅高速梳理、鋪網與針刺裝置,研發與其他非織造技術結合的水刺裝備。

  智慧化針織裝備。透過資料網路將針織裝置與生產管理系統聯通,實現對裝置的叢集智慧控制,對裝置狀態、生產資料、工藝資料和花型資料進行線上監控。整合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系統,透過系統聯網傳送編織檔案、設定編織引數、控制編織過程,實現機器分組管理。

  紡織專用基礎件生產裝備與紡織儀器。研發量大面廣的紡織專用基礎件的高效複合加工專用數控裝備和自動化生產線,保證產品加工質量穩定,提高紡織專用基礎件的使用壽命,降低能耗和噪聲。

  智慧化服裝生產線。開發智慧化服裝生產線,研發數控服裝生產關鍵裝備,建立包含驗布、裁剪、縫製、熨燙、檢驗、包裝、儲運等全部工序的自動化生產線,達到降低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開發專用服裝生產數字化控制系統,使設計系統與生產管理系統間的資訊互聯互通,形成建立在網際網路平臺上的服裝生產製造系統。

  紡織機械關鍵共性技術

  紡織裝備設計製造理論與技術。開展紡織裝備設計理論與方法的研究,主要在基於資訊化架構下的紡織裝備設計技術平臺、紡織裝備的人因工程工業設計、碳約束下的紡織工業可持續發展裝備設計和紡織裝備的RFID(無線射頻識別)物聯網設計四個方面開展。

  紡織裝備複雜系統及其數字化、智慧化控制技術.開展紡織生產過程中的檢測與控制技術的應用研究,提升國產紡織裝備的效能、效率及加工質量,包括開展紡織裝備中的專用感測器、紡織裝備的多單元協同控制系統、紡織工業機器人、紡織裝備網路監控系統的研發。

  紡織裝備專用基礎件製造與強化技術。紡織裝備專用基礎件的種類繁多,用量大,對紡織裝備的效能和質量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開展紡織裝備專用基礎件精度控制、表面強化、新材料的應用等技術的研發。

  網際網路與裝備製造智慧化

  紡織機械製造與網際網路。研究基於網際網路的紡織機械製造技術,推動裝備生產製造模式的變革。研發紡織機械製造過程的互聯互通體系和關鍵支撐工具,建設裝備製造工業雲平臺,為紡織機械設計、製造、營銷、經營管理、遠端監控等生產經營活動提供支撐和服務保障。

  紡織機械製造的智慧化。構建面向紡織機械製造的CPS體系,重點研究三個方面:推進紡織機械數字化設計和生產,研究紡織機械數字化設計、模擬最佳化與驗證整合體系和紡織機械數字化工廠相關技術;建立紡織機械智慧工廠和智慧車間,包括智慧物流系統、智慧加工系統、智慧自動化裝配一集紡織機械整機智慧測試與質量控制系統,實現紡織機械製造系統的自動化和資訊互聯互通;建立面向紡織機械製造的大資料和雲計算平臺,對製造資料進行採集、管理、儲存、挖掘分析。研發企業應用軟體,具有線上監控、預防性維護、物流預測和智慧決策等功能。

  紡織機械質量管理與標準化工作

  質量管理方面。建立企業質量保障體系,開展紡織機械智慧製造基礎通用標準、評價規範的研究。加強制造與裝配現場的管理,加強裝備製造過程中的質量監督與檢驗。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力度,提高加工裝備和質量檢測儀器的技術水平和精度等級。提高行業質量監督水平,為企業提供包括標準宣貫、質量檢測、諮詢等全面質量服務。

  標準化工作方面。完善紡機機械與附件領域的標準化體系,充實標準化工作人員隊伍,提高標準制修訂水平。標準化工作與紡織機械行業的發展密切結合,緊跟行業產品結構調整的步伐,起到促進紡織機械行業技術創新與規範行業競爭的作用。重點開展新型紡織裝備的關鍵技術標準的制定。在跨領域新技術標準方面,開展紡織機械與附件社會團體標準的制定工作。

【擁抱紡織機械智慧化時代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