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圖形影象/多媒體> 加強教育理論學習 走出多媒體教學誤區論文

加強教育理論學習 走出多媒體教學誤區論文

加強教育理論學習 走出多媒體教學誤區論文

  目前,高校教師在課堂上廣泛應用多媒體技術,將多媒體技術與課程融合在一起,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但是隨之而來的一些問題也嚴重影響教學效果。教師應該意識到多媒體技術只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之一,多媒體只是教學活動的輔助媒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是不容忽視的。

  1 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首先,利用多媒體教學減輕了教師板書的負擔,將教材內容做成電子教案,實現一勞永逸;利用網路下載,極大地提高了獲取資訊的速度;在有限的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課程內容,拓展課堂空間。其次,多媒體技術可以使用影片、音響、動畫、圖片等與教學資源整合在一起,將教學中難以用語言、板書表達的重點、難點知識以更為形象、生動、直觀的方式演示給學生,這是傳統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

  2 利用多媒體教學存在的誤區

  教師的多媒體教學活動包含四要素:教師、學生、教材、多媒體。教師要將這四要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教師備課要鑽研教材、鑽研學生,將教材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形象、生動、直觀地展現給學生。目前,利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誤區。

  2。1 重課件,忽視鑽研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一些教師過多地依賴現代教育技術,認為製作課件就是備課。比如在教學準備階段,為了省力而投機取巧,利用網路直接下載課件和教案,不去研讀教學內容,不去把握學生程度。有些教師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認為製作好了多媒體課件就等於把一堂課備好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備課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總策劃和總設計,要過好教材關和學生關。採用多媒體技術的原則是“是否可以突破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是否可以表現書本內容難以表達的內容,是否有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內容,能否讓學生做到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並沒有做到鑽研教材、吃透教材,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順利突破教學中重點、難點。製作課件只是設計教學方法的過程,並不能也不可能代替備課。多媒體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在內容上,都不能涵蓋一堂課的教學,它只能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

  2。2 忽視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性

  由於多媒體裝置安放在教室的角落裡,教師通常坐在教室的角落裡對著電腦螢幕按順序播放電子教案,對著話筒講授電子螢幕上的內容。學生在聽課時,看著不斷變化的螢幕,把它當成了教師的臉。一堂課結束了,教師沒有在黑板上寫一個字,沒有站起來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進行交流對話。這會讓學生產生一種隔離感,師生之間缺乏溝通,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轉變,部分學生兩手空空走進教室,上課不記筆記,學習變得懶散。這樣的課堂如何實現教書育人的目標?學生做筆記是課堂教學上不可缺少的環節,做筆記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學生透過眼、腦、手演繹教師的傳授,提高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課堂是師生交流、對話、溝通和探究學問的舞臺,要求師生共同參與;師生之間的語言交流、教師的表情以及身體語言的提示,可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對學生心理活動進行積極引導的過程,是培養學生良好情緒的過程。課堂是引導、啟發學生自主交流探究知識,讓學生自由和自主地討論、辯論的場所。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性是不容忽視的。

  2。3 忽視了傳統教學中最有價值的手段——板書

  板書、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不能拋棄傳統的教學板書,因為優秀的板書能較完整、科學地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具有概括性、合理性、永續性、完整性和操作簡便的特點,且板書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鞏固記憶。在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的過程中,由於省去了寫板書的時間,教師的講解速度明顯加快。表面上看,教學容量大了,但實際上讓學生思考的時間縮短了,電子螢幕的快速更新,使學生來不及反應就進入到下一個問題。教師應該把書寫板書與使用多媒體技術有機的結合起來。放慢多媒體展示的速度,適當書寫板書,給學生留下思考、摘錄的時間,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討論問題的習慣。

  2。4 忽視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人格魅力

  態度、情緒是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東西,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是無法用多媒體傳輸的。一個教師的課堂語言、情緒、情感時刻在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熱愛課堂、熱愛學生,板書認真,喜歡與學生交流,課堂上關注學生學習的情況,治學嚴謹,這種熱情飽滿、積極向上的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成長。而坐在角落裡對著電腦講授的教師缺少與學生的交流,極少關注學生學習的情況,學生也看不到教師的表情。除了用語言講授多媒體展示的內容外,教師沒有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

  3 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結合傳統教學手段,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出現上述誤區,主要是學校一部分教師來自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另一部分青年教師來自非師範類的大學畢業生,缺乏教學理論及職業教育理論的學習。

  3。1 情感教學理論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教學應該採用以學生為中心,以情感為基調,教師是促進者,學生自我發起的學習與教學模式。要發揮教師的作用,關鍵在於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人際關係的某些品質態度。這種態度和品質包括三方面:真誠、接受、理解。在課堂上,教師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鼓勵學生自己來界定問題、討論問題,教師給學生提供幫助。課堂氣氛必須是融洽的、真誠的、開放的、相互支援的,以使學生信任教師,教師信任學生。

  3。2 基於情意原理的教學策略

  基於情意原理的教學策略是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並努力保持學習熱情以提高學習成績的策略。人的中樞心理活動有兩類:認知的活動如感覺、直覺、記憶,思維等:意向的活動如需要、興趣、情感、意志等。教師對學生只有雙管齊下。把學生的認知活動和意向活動統一起來,才能真正形成學習的理想模式,教師運用鼓勵性的話語與學生溝通情感,能使學生的成績有較大幅度的提高。教師應該以實際行動關心全體學生學習,深入瞭解學生的學習特點、興趣愛好,與學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專注的精神,堅強的毅力、豐富的想象。生動的語言出現在學生面前,從各方面影響學生,使學生透過耳濡目染。激起學習的熱情,堅定克服困難的意志,相反,如果教師對學生漠不關心,不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上課無精打采,甚至漠視成績中下的學生,將嚴重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事實證明,師生情感缺乏溝通以及教師期待的喪失是造成差生的相當重要的原因。而教師對學生的適當鼓勵,教師熱愛學生的情感傾注,常常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3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

  根據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指導者和知識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主動施教的知識灌輸者;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動接受者、知識的灌輸物件;教材中提供的知識是學生主動建構的物件,而不是教師向學生灌輸的內容;媒體是創設學習情境,學生主動學習、協作、探索和完成知識意義建構的認知工具,而不是教師向學生灌輸使用的手段和方法。可見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不能用多媒體簡單地代替教師的傳授,仍然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突出多媒體教學的輔助功能。只有科學處理好教師、學生、教材、多媒體這四個要素之間的關係,才能正確定位多媒體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據上述教育理論,多媒體教學只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輔助手段,目前為止還不能代替傳統的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具有多種媒體、超文字、超媒體的功能,它集文字、圖形影象、聲音、動畫和影片等於一體,因而具有豐富的表現力。教師應將教材內容中抽象的、難以用板書和語言表述清楚的難點、重點採用多媒體教學傳授給學生。並不是任何教學環節都適合用多媒體教學,也不是多媒體用得越多越好,要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物件的特點而定。學校要加強對教師進行教育理論的培訓,讓科學的教育理論指導教師,把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打造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

【加強教育理論學習 走出多媒體教學誤區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