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繪畫/書法> 德國表現主義對中國當代繪畫的影響論文

德國表現主義對中國當代繪畫的影響論文

德國表現主義對中國當代繪畫的影響論文

  任何繪畫形式,特別是印象派之後的繪畫,都或多或少地帶有表現性,因為繪畫所表現的內容與客觀物象相比必然帶有主觀性,即使是古典繪畫和寫實繪畫,也只是藉助了客觀的形象而非完全複製客觀形象,所以說到繪畫的表現性,就要以繪畫語言表現的相對性為前提,而不能把問題絕對化。德國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是近現代美術史上的重要思潮,同時對中國當代表現性繪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德國表現主義的淵源

  1905 年橋社成立,可視為德國表現主義的開端。在此之前,有兩股思潮影響了德國藝術。一是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影響下德國藝術家對裝飾味線條造型的推崇;二是蒙克、凡·高等畫家的作品在柏林的展覽震驚了德國年輕的藝術家。當一種藝術形式發展成熟後,推動其走向變革的往往都是來自異族的力量,因為非固定的審美很容易受到群體審美習慣的質疑,外力的推動往往能打破僵局,起到決定性的改變作用。

  德國表現主義雖然是一場維持不久的藝術運動,但因其深深地紮根於德國古代質樸、靜穆、嚴謹的藝術追求中,這些豐厚的營養在與野獸派的狂熱本真,塞尚的理性和古典主義情結,凡·高的熱烈真摯和深深紮根泥土等碰撞的過程中產生出藝術智慧的結晶,必將誕生偉大的藝術並且影響深遠。

  二、德國新表現主義

  新表現主義並非德國表現主義的延續,但兩者都有著體現德國精神這樣的共同之處。二戰之後,由於美國地位的提升,美國文化的影響力持續增強甚至在世界範圍內佔有領先的地位,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抽象表現主義的源頭是德國;因為抽象表現主義是德國的傳統,德國表現主義時期的`康定斯基就是熱抽象的代表,並且是世界上第一個畫出純粹抽象作品的藝術家。

  新表現主義跟美國六七十年代的藝術相反,感情強烈炙熱,與波普藝術和美國的其他流行文化形成強烈反差,曾經被稱為“暴力繪畫”,其重要原因就是它根植於藝術家的內心世界而非商業和金錢的需要。比如基弗的繪畫,帶有強烈的對戰爭以及後工業時代影響的反思,畫面上充斥的是類似水泥、鋼筋一樣的廢墟場景和荒無人煙的末日氣息,給人強烈的視覺震撼。其代表藝術家有A·R·彭克等。當然新表現主義也結合了未來主義、形而上畫派的表現語言。

  德國新表現主義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興起的,與表現主義相差半個世紀;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半個世紀中德國遭到了納粹的統治和戰爭的毀滅性打擊,所以新表現主義有著傳統的延續、戰爭的創傷、殖民文化的影響、繪畫的邊緣化等諸多方面的背景,特別是在繪畫逐漸走向邊緣和美國文化一邊獨大的複雜的背景下有著如此頑強的生命力和獨立性也說明了其文化根源的豐厚和強大。

  三、認識中國當代表現性繪畫

  中國油畫發展一百餘年,早期主要是對西方不同的藝術流派進行模仿和學習,其中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古典主義、前蘇聯的現實主義等都對中國繪畫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隨著油畫民族化的進一步深入,現當代中國油畫的脈絡逐漸清晰,經歷了傷痕美術、玩世現實主義、新生代、卡通一代、新古典、具象表現、意象油畫等豐富的面貌形式,可以說是百花齊放,但在吸收西方繪畫表現技法的同時總體面貌越來越呈現出東方氣韻。在這樣的背景下,表現主義也是當代中國繪畫的重要分支,但德國的表現主義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有其歷史淵源,所以把中國繪畫表現一直稱為表現主義也許是不準確的,段正渠老師舉辦“表現性”繪畫高研班,提出“表現性繪畫”方向,這種提法也許更準確一些。

  我們可以從文化淵源上分析德國傳統藝術與中國傳統藝術的共通之處:中國傳統繪畫崇尚自然,與德國自然主義、浪漫主義傳統不謀而合,所以二者在思想根源上是相通的;德國藝術中有重感情色彩的傳統,而中國傳統藝術是重意境表現而輕寫實描摹的;德國藝術中有重主觀表現的傳統,這與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大寫意傳統以及書法中的自由精神是極度吻合的。從以上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德國傳統藝術與中國傳統藝術的相通之處,這也是德國表現主義、新表現主義在感情上容易被中國畫家接受,而且促進了中國當代表現性繪畫發展的原因。

  四、德國表現主義、新表現主義對中國當代表現性繪畫的影響

  1.在具象的造型表現方面。在具體的形象當中尋求表現是比較難的,要有表現性就要脫離原來的形象,但又要能讓觀者看懂,又要傳遞情緒。這就要求作品中的藝術形象在造型中要遵循一些東西,比如中國古代繪畫中的人像,就是真人的“心像”,已經超越了真人形象本身。但在油畫表現中,特別是現代油畫表現中,我們無法照搬中國古代的造型方法,一是繪畫材料的不同;二是我們已經失去了原有的造型根基和土壤,模仿照搬古代,畫出來的形象跟現代審美總是有距離的。段正渠老師在畫中國陝北農民時,就藉助了新表現主義的魯奧的手法,用粗重的線條,省略掉許多中間調子;造型上追求簡單直接,把陝北農民身上的原始感、自然感一把抓住,並且注重油畫語言特有的厚重與層次。

  2.在繪畫內在精神方面。中國畫家馬路曾在德國學習,深受德國表現主義影響,他認為表現主義的根源是“內在意象”“內在需要”。簡單地講就是直指內心,靠直覺來表現事物的本質,拋開無關的表象,面對抽象的情緒。比如說在創作中不經過任何的預想與規劃,完全依賴於直覺;因為直覺反映的是人內心中最真實的東西,過多的預想和計劃會破壞這種直覺。

  3.在色彩與線條的抽象表現張力方面。德國表現主義畫家康定斯基畫出了世界上第一幅純粹抽象的作品;新表現主義畫家魯奧運用粗黑的線條勾勒物象的形體;基弗的作品中充斥著肌理的質感……這些最單純最直接的造型手法對中國的表現性繪畫影響巨大。賈滌非直接運用線條與色彩的穿插造型,形象在色彩中若有若無。

  五、中國當代表現性繪畫的獨立精神

  中國表現性繪畫形成的誘因在德國表現主義、新表現主義,造型圖式也是在其啟發下逐漸形成的,但在發展的過程中卻呈現出越來越鮮明的東方藝術特色,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梳理其獨立性和獨特性。

  1.偏重對自然景物的摹寫。在中國的表現性繪畫中有相當多數量的以風景為表現題材的畫家和作品,更有許多作品是直接來源於對景寫生,這種現象在西方繪畫中只有印象派和後印象派時期才大量出現,雖然德國表現主義時期的重要藝術家康定斯基也畫過大量的風景寫生,但其主要目的是研究和提煉形式而非真正地表現大自然。而中國表現性繪畫的藝術家卻是很注重對自然景物本身的表現,透過對景物的觀察、提煉、表現創造出另類的“風景”,當然這些風景無論如何變化和表現,都沒有脫離“自然”這個母題的,並且深入到自然中,寫生在創作中佔有如此大的比重也是在當代繪畫中比較少見的。

  2.將表現性與寫意精神相結合。中國當代的表現性繪畫從德國表現主義的造型手法中直接拿來,但越往後走卻越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當代的表現性繪畫越來越帶有傳統寫意繪畫的造型特點,並且結合了油畫語言呈現出一種新面貌。比如周春芽在描繪桃花林的作品大筆揮灑,一筆中帶出許多變化,呈現出“逸筆草草”的畫面效果;樹枝往往是一筆帶過,既沒有明暗的塑造也沒有冷暖關係的處理,頗像中國畫中的大寫意手法,筆鋒流動,一氣呵成。

  德國表現主義曾受到野獸主義、後印象主義等美術思潮的影響,但最終根植於自己文化的豐厚土壤而形成獨立的藝術風格。中國當代的表現性繪畫受到德國表現主義、新表現主義的影響而迅速發展,雖然還沒有形成如德國表現主義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但其獨立之精神卻在逐漸形成,其影響也應該是持久的。

【德國表現主義對中國當代繪畫的影響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