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創造宣言》課堂實錄

《創造宣言》課堂實錄

《創造宣言》課堂實錄範文

  【案例描述】

  (《創造宣言》學習課文的第四節至第十節,課堂教學進行20分鐘後)

  教師:從剛才的學習中我們看到,陶先生借“有人”之口提出了五種不能創造的理由:環境太平凡,生活太單調,年紀太小,“我”太無能和遭遇絕境。作者對此採用駁論點的方法一一予以駁斥,我們知道駁論點的方法一共有三種(透過PowerPoint展示),接下來請大家速讀四至十節,說說此文用了駁論點的哪一種方法,在論證時有什麼特點?

  (學生默讀後面對老師的提問沉默了約一分多鐘,在老師的焦急等待中,一學生站了起來)

  學生:文中除了第八節用了類比論證,第九節用了引證,七節內容都用了大量的事實來證明對方的論點是錯誤的,而且這些事例取自古今中外,涉及圖畫、雕塑、音樂、物理、地理、數學等各個領域,事例典型,論證觀點“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令人信服。

  教師:回答得太準確了,確實作者在駁斥時用了概述的擺事實的方法,增加了作品的容量……(此時有一學生和同桌低語:“如果需要,我們還有更有力的論據。”聽了我心裡一動,隨即改變原來的教學計劃),我相信讀了此文,面對種種不能創造的遁詞大家一定有許多話要說,那麼就讓我們來效仿陶先生,也來給這些所謂的理由予以回擊吧!(話音剛落,就有學生“呼”地站起來)

  學生1:有人說:環境太平凡了,不能創造。平凡不過於一枚桃核,但到了王叔遠的手裡就成了栩栩如生的大蘇泛赤壁;平凡也莫過於一根胡蘿蔔,到了大廚師的手裡三下五除二就成了“龍飛鳳舞”。(教師、學生一邊笑,一邊鼓掌。學生一在掌聲中坐下,學生二在掌聲中站起,掌聲隨落。)

  學生2:有人說:生活太單調了,不能創造。單調莫過於在沙漠,埃及人生活在沙漠,照樣創造出不朽的金字塔、獅身人面像。

  學生3:有人說:年紀太小,不能創造。唐朝詩人駱賓王七歲就能寫出《詠鵝》,韓東郎“十歲裁詩走馬成”。

  學生4:(這個學生平時膽子很小,今天還是第一次主動站起來回答)有人說:“我”太無能,不能創造。舟舟在眾人眼裡智力等同於五六歲的孩子,但他還是在音樂上表現出了他的天賦,曾和許多知名人士同臺演出,富有創造性地指揮了好幾場大型的音樂會。

  學生5:有人說:身陷困境,等死而已,不能創造。戰國時期孫臏被龐涓挖了膝蓋骨,還寫出了《孫臏兵法》。科學家劉建航、鄧稼先身患癌症,依然生命不息,創造不止。

  學生6:有……(老師示意學生六坐下)

  教師:出乎意料,出乎意料!老師備課萬萬沒想到會如此,我們不能再駁論下去,馬上就要下課了,雖然這節課打破了老師的教學計劃,但是老師今天非常高興,我們的課就應該這樣上,下課後同學們還可以繼續交流。下面老師佈置作業:剛才同學的發言啟發了我,咱們回去找找看,古今中外還有哪些事例可駁斥文中錯誤論點。

  學生(齊聲):好!(下課鈴聲響起)(注:為行文簡便,實際教學過程中的瑣碎之處略去。)

  【案例反思】

  閱讀課的課堂教學的“張力”,實質上是如何把“新資訊”與“舊資訊”聯絡起來的問題,它訓練的是學生觸類旁通由此及彼的思維能力,這種實質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相吻合的。

  我覺得這個案例體現了“張力”的特徵:它將教學由課內延伸到了課外,要學生用自己熟悉的事例來置換文中的論據,勢必要牽涉到課外的積累。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學習是一個主動探索的過程,學生在探索新的知識時,把新的資訊與舊知識相聯絡,從而建構起自己的新的“圖式”,於是便完成了學習新知識的過程。教師在其間只是一個組織者和管理者,抑或是一個引導者。從“案例敘述”中不難看出學生是怎樣在主動探索中與舊知識相聯絡的,不難看出教師在其間已經隱退為他們中的一個成員(當我意識到要發生爭辯時,便打破原有計劃,自動淡出了),只有鼓掌再鼓掌的份了。

  如果說這個案例是成功的,它應歸功於那位低語的.學生,倘若沒有他的提醒,老師就不會引領大家充實事例。這堂課引起我的反思:

  反思之一是:在此以前,我在探索過程中只重視了教師的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作用。今後,在課上老師要注意捕捉學生思維的火花,利用學生興趣點作為契入口,引發學生主動探索,張揚個性。

  反思之二是:我們是否要談冷場色變。以前課上當我提出問題,學生一沉靜,我就沉不住氣,總是自己一講了之,這節課中,當我要求學生總結擺事實的特點時,就差點又越俎代庖了,而事實證明:學生完全有能力回答且回答得非常正確。於是我想課上必要的冷場還是需要的,老師提出問題總要給學生思考的餘地。沉默,在大多數情況下正表明學生在思考,只不過一時還沒有把握,這時需要的老師的鼓勵而不是代勞,否則只會剝奪學生獨立思考的權利,扼殺學生的獨到見解。

  點評:

  語文教學,並不是簡單地讓學生由“無知”變為“有知”,而是讓學生由“已知”變成“新知”。因此,教學過程實際上是教師不斷激發學生調動既有知識的過程,也就是不斷地讓學生用既有的知識和能力來認識、掌握新知的過程。這堂課的教學成功,就是教師適時調整了教學步驟,恰好利用了學生的“已知”。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能將學生的積累和想象以及創造力遷移到語文學習的天地中來。

  由此可知,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不只是透過“學得”,即指有組織、有計劃、有目標的語文學習,而往往是透過“習得”,也就是說,學生在自然狀態下的獲得。以往的語文教學,比較注重“學得”而忽視了“習得”。課堂教學總是有意無意地以教師的思維框住學生的思路。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在重視“學得”的同時,要重視學生的“習得”,使語文教學區別於其他學科的教學,迴歸母語教學的本質。

  另外,課堂教學要經得起必要的“冷場”。所謂經得起必要的“冷場”,指的是不要追求表面的課堂氣氛的熱鬧,要讓學生對課文和有關問題進行必要的思考,引導學生髮現作品中和生活中的問題。這個案列,便是以學生的“冷場”開始的。1分多鐘的“山重水複”,教師幸喜地等來了下半節課20多分鐘的“柳暗花明”。學生在老師的發問面前,大膽地論證課文中的觀點,大膽地補充了不同於作者的事例。課堂呈現踴躍發言的場面,呈現出積極思考的“張力”,讓學生感受到探索問題,逾越障礙的快樂,使語文教學真正體現出“大語文”的特點。

【《創造宣言》課堂實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