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繪畫/書法> 繪畫無用散文隨筆

繪畫無用散文隨筆

繪畫無用散文隨筆

  許多人問我,學習藝術,學習繪畫,有用嗎?我說沒用。

  畫個大餅不能吃,畫個飲料不能喝,畫張鈔票不能花,有什麼用?沒用。

  既然沒用,我們學習它幹什麼?

  其實就不該這麼問,嬰兒學習走路有用,學習說話有用,學習吃喝都有用……那麼結論是:學習繪畫沒用,但,不可或缺。

  再說,藝術也不是用來“學”的……

  我們都知道,人類最早用來記錄事物的方式就是繪畫,從此才有了人類的歷史。那時候繪畫作為一種“工具”存在。就像所有藝術的價值一樣,永遠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需要而存在。比如說;在戰亂或天災面前,人們面對生活的首要目的是生存,是解決溫飽。這個時候沒有人會在意“美”的存在。不會管吃的東西有沒有“藝術”,穿的東西是不是時裝,管的只是最基本的需求。但是,人類是一種及其複雜的感情動物,區別於自然界大部分生物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懂得欣賞“美”,並創造“美”。

  人類的情感在度過極端需求生存和溫飽的條件後,一旦安定下來,就會情不自禁的去“憶苦思甜”,因為情感需求的目的是享受,一種心靈上的享受。

  於是我們把一切喜歡的'事物都貼上“美”的標籤。只有美的存在,才會勾起自我追求的價值。人們嚮往美好的未來,喜歡美麗的穿扮,欣賞美麗的風景……並不惜花去無限的時間、精力和財富去記錄它們,歌頌它們。即使遇到不“美”的悲劇,人們也會給它取名為“悽美”,就像黑格爾解釋悲劇就是:“善與善的衝突”。“善”可以理解為“美”的存在,兩個“美麗”的存在起了衝突,在這種二律背反下,即使結果是皮開肉綻,腦漿四濺,那也是“美”。誰讓人們喜歡呢,而喜歡的本質就是情感的需要,沒有道理可講,更不需要理由。

  人類既然作為“情感”動物,而“美”的存在又不斷的挑撥著人類的情感,人類在受不了這種“挑弄”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的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的同時又不滿足於只是欣賞,於是人們站出來親自用文學、繪畫、音樂、舞蹈等等去創造“它”。這就是人們對“美”無法抗拒所引發的行為,對創造的過程中遇到的“技術手段”逐漸的形成了一些經驗和技巧。最終,人們把情感投入到技藝中,因此便得到了“藝術”。那麼其中專門靠直觀呈現的“美”的技藝,就取名叫“美術”了。

  如此說來,對於“美”的追求或動機沒有道理,不需要理由,原因是“愛”。那我可以不愛嗎?不是說所謂“不可或缺”嗎?

  是的,不可或缺和你想不想沒有關係,而是你根本就無法“脫離”。

  作為一個社會人,生活的方式無時無刻不在接觸“美”,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藝術”。比如;吃穿住行,所有你擁有的物質,哪一樣不是經過“藝術”加工後創造出來的?創造的過程哪一樣不需要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然後才變為實物?最終得到“它們”時你的動機是因為“不美”才選擇擁有的嗎?有本事你可以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需要。如果不可能的話,你就逃不開想“盡善盡美”的心。

  好吧,那就讓我們做點什麼……

  前面提到過,追求和創造“美”的形式有很多種,多數人會選擇繪畫。其實原因更簡單,那就是“簡單”。寫詩歌,但不是人人都寫的了。即便寫的了,也不一定能讀的懂……你選擇音樂,有人天生就五音不全,行為過後產生出來的結果也許不是妙音,而是噪音……你跳舞,人人都能跳來的,只有廣場舞……

  最簡單的選擇,就只剩下繪畫了。你說不會?怎麼算會?我可以相信拿起筆不會寫的,絕不相信拿起筆不會畫的,因為嬰兒都會……畫不出《蒙娜麗莎》,還畫不出電影裡那副《小雞吃米圖》嗎?一個顏色、一根線條、一筆塗抹,都是非常容易體現的過程,即使一個隨手“塗鴉”,也是最直觀的情感表達。人們之所以說“不會”,其實只是對自我“技藝”的不滿意所產生出的牴觸心理,事實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種自我保護。潛意識裡其實是害怕自己畫出的作品“不美”。“不會”的說法歸根結底也只是在追求“美”另一種形式罷了……殊不知,人們根本不瞭解“畫作”這種媒介,用來欣賞時本就沒有好壞、對錯、美醜之分,只有是否觸動了觀者的情感。說到這裡,可以參考一下梵高的人生軌跡,生前又有誰欣賞他的畫?有首歌這樣唱道:“就算沒觀眾,自己第一個被感動……”對,繪畫就是這樣,“享受”的只是過程都沒關係。你還在意什麼“不會”?

  朱光潛說:“凡所難求皆絕好,及能如願便平常。”但請放心,繪畫的藝術會讓你永遠也不難求,求得了也永遠“不平常”。

  最後再次用他老人家的話做結尾:“人的情感與精力必須發洩,不發洩於有益身心的運動和藝術,便發洩於有害身心的打牌、抽菸、喝酒、逛窯子……”

【繪畫無用散文隨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