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傳統文化> 清明節傳統文化

清明節傳統文化

清明節傳統文化

  清明節是幾乎所有春季節日的綜合與昇華,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存在於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度和民族之中,經歷千百年世變滄桑而歷久彌新,至今受到炎黃子孫的普遍推崇和熱情響應。它為何具有經久不衰的無窮魅力呢?因為清明節具有豐富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和廣泛深刻的社會影響力。它承載著神州華夏數千年的厚重歷史文化,記錄著中華民族共祖同宗上百代的文明資訊,寄託著古往今來中國人的理想情懷,蘊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對大自然的感恩與敬畏、對家庭團圓與世間和諧永恆的企望。可以說,清明節是中華民族一個傑出的文化創造,也是中國歷史文明的一種標誌。

  清明節祭祖掃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動,與中國深層的祖先崇拜、忠孝文化傳統之間有著深刻的聯絡,而這種文化傳統正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支柱,也是清明節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間根基。長期以來,清明節祭奠的主要物件是離世的親人和祖宗,透過掃墓、祭祖,寄託祭祀者對逝去親人的親情、哀思和對祖宗的敬畏。隨著革命傳統教育的開展飲水不忘掘井人,祭奠的物件擴充套件到先烈英傑、先賢名士。清明節時組織青少年到烈士陵園或墓地掃墓,到英傑紀念碑、紀念館、故居、遺蹟瞻仰獻花,舉行入隊、入團、成年禮等儀式站在墓碑前,就是在接受先烈們的鞭策,接受著革命的洗禮,從中汲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的力量,這是非常生動具體的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隨著民族精神的復興,對祖宗的家族性私祭發展到對中華民族共同祖先黃帝、炎帝的群體性公祭,以延續中華民族血脈相連、薪火相傳的精神。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公祭軒轅黃帝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的一項重要活動,每年清明,在黃帝陵舉行隆重的祭祀大典。海內外華人到此匯聚,在莊嚴神聖的祭典中,找到了靈魂的'故園,找到了我們的根,同時傳達出了炎黃子孫尋根問祖,企盼民族復興、祖國富強的共同心願。無論是國家公祭,還是民間的掃墓上墳,都在莊重地對先人、先祖送上一份思念和敬意。這種神聖的生命交流儀式,年年輪迴,代代傳承,構成了人們珍惜現世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動力, 抒發了人們慎終追遠、 明德歸厚的道德情懷。在祭奠與追思中孕育我們的感恩之心和責任意識,這便是清明節的文化精髓。

  清明節是一個充滿了悲傷與歡娛雙重元素的節日,既有緬懷逝人的悲痛淚水,又有踏青嬉戲的歡顏。由於清明上墳要到郊外去,人們在悼念祖先之餘,在明媚的春光裡踏青賞春,正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能更充分地享受到了節日的心靈滋養和別樣的情趣,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人哀而不傷、樂而不淫的豁達心態,並達到了提升精神層次和生活質量的美好願望。清明從節氣上正排在春分之後,此時天清地明,到處生機勃勃,人們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可謂順應天時,有助於吸納大自然純陽之氣,驅散積鬱的寒氣和抑鬱的心情,有益於身心健康。所以,掃墓與踏青融為一體,使清明節被賦予了更為豐富的文化意義。如今,人們又把傳統的清明踏青郊遊和插柳,發展為包括植樹造林、環境保護在內的人與自然和諧的節日活動。從插柳留春到植樹留春,越發向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境界邁進,充分體現了新時代的人文精神。中華傳統節日是民族生活的儀式,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承中華美德的重要載體。今天,我們過清明節,就是一次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感悟和認同的過程,就是要透過掃墓祭祀等形式喚起後人對祖先的追思和敬慕,全面體現對祖先的感恩、對血脈責任的認同。

  

【清明節傳統文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