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貿易/消費/租賃> 分析目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現狀論文

分析目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現狀論文

分析目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現狀論文

  一、“基於問題的學習”教學法簡介

  (一)“基於問題的學習”教學法的涵義。基於問題的學習,簡稱PBL,於1969年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Howard Brarows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學醫學院首創,此後不斷得到精煉和發展,到目前已經被應用到包括醫學、生物學、心理學、工商管理、國際商務等多個學科領域。

  這種教學法強調把學習設定在複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透過讓學習者合作解決真實性問題,來學習隱含於問題背後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並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其與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有很大區別。

  (二)“基於問題的學習”教學法的實施。以學生為導向的“基於問題的學習”教學法,是由4~6個學生組成小組,由學生自行制定學習計劃、控制學習過程,透過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而開展小組的學習活動。此教學法以“提出問題、建立假設、收集資料、研究論證、得出結論”五個階段代替了傳統教學中的“組織教學、複習舊課、講授新課、佈置作業、預習”等環節。

  此教學法由於是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必然要用到相關的不同學科課程的知識,這就使學生對所涉及到的各學科的知識能夠融會貫通、活學活用,而不是孤立的為學而學。而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是以團隊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小組組長需要制訂工作計劃、組織討論,很好地鍛鍊了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語言表達、書面寫作、團隊合作、專案管理、任務實施等各項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問題,這時可以選用圖2所列的解決途徑。

  二、目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現狀

  (一)國際貿易實務講授現狀。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模式大多是以教師講授為中心,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廣泛存在,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養成了對老師的依賴,不敢也不想向老師提出問題,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等,在課堂教學中得不到鍛鍊,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也被抹殺了,實際工作經驗更是為零。表現在國貿實務課程上就是:學生不能完全熟練掌握國際貿易業務全過程的所有程式、相關單證製作和業務談判的技能、國際貿易慣例法規和習慣做法;對於WTO相關規則一知半解,並不能靈活運用這些規則、慣例的各種機制有效保護自身權益,對各國的經濟、貿易政策瞭解不深;不能成為熟練掌握和運用其所學的專業技能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高階商務人才。

  (二)國際貿易實務學習現狀。當今大學大多存在學生眼高手低、學習態度不端正的現象,具體表現為:遲到、早退、曠課屢屢發生,即使按時出勤認真聽講的也不多,老師講課時學生在下面眉飛色舞、竊竊私語,老師提問時卻三緘其口;對作業非常不認真,提交的作業大都是一個版本,甚至錯別字和標點都一樣。究其原因,不僅來自學生方面,也來自教師方面,更有教育體系以至整個社會方面的原因。要想使學生改變學習態度,從而學習狀況有所改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整個教育制度、教育體系等相配合。但是,作為教師目前能夠做到的是在現有條件下改善現有的教育、教學方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使他們激發學習興趣,產生學習動力,改善學習效果。

  三、“基於問題的學習”教學法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的應用

  (一)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內容與特點。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一共涵蓋十章內容,即國際慣例與國際貿易術語、合同的主體與標的、進出口合同的磋商與訂立、國際貨物運輸、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國際貨款結算、進出口商品檢驗、爭議的預防與處理、履行進出口合同、其他貿易方式。國際貿易實務是一門主要研究國際貨物交易具體過程的課程,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的一門實際操作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也是一門具有涉外活動特點的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應用課程。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注重培養學生三方面的能力:首先是熟悉專業理論知識。讓學生了解國際貿易進出口各環節業務程式;熟悉相關的國際慣例;掌握出口報價、運輸、保險、結算等理論內容;其次是掌握專業操作技能。能夠熟練運用理論進行報價、貨運、投保、結算等實務操作;能夠製作、稽核各種涉及進出口業務環節的單證,並能處理單證方面的問題;再次是提高社會工作能力。培養學生認真、仔細分析問題的習慣,做事謹慎的工作態度,積極協作的工作作風。

  如前所述,“基於問題的學習”教學法是以學生為導向,使學生透過綜合運用各相關學科知識解決專案問題為目的'而開展小組學習活動的教學方法。要想達到預想的效果,還需要具備一些條件。

  首先,要找到合適的實際問題。這樣可透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學習到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這是最關鍵也是最花費時間經歷的環節。實際問題有不同的層次,由高到低分別是第一層次、第二層次和第三層次,可以先從較低層次開始做起,隨著實際問題層次的提高,實現的難度及需要的經費也逐步增加。具體層次的分類如下:

  1、第一層次,企業實習。學生透過實習參與實際業務工作,學以致用,以用促學。但這需要學校和企業的合作。

  2、第二層次,模擬實驗。在電腦上模擬國際貿易實務的各個環節,用虛擬的交易再現現實情境。這可以透過國際貿易實務實驗課程來實現。

  3、第三層次,設計問題。將每章節內容設計幾個核心問題,學生透過解決核心問題掌握主要知識點。為激發學生興趣,需要有配套的多媒體課件、影片、資料庫供學生瀏覽學習。

  其次,要有學生進行學習的途徑。除了學校、學院的圖書館、公共網上的資源外,教師要有固定的答疑時間和地點,這可以透過網路課程的線上答疑實現;學生要建立學習小組,組長負責制定、督促和執行學習計劃;建立習題集和模擬試題庫,使學生自我測試,檢驗知識是否掌握。

  最後,要建立合理的激勵和考評機制,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控制學生的學習過程,實現最終學習效果。

  (二)“交易磋商的程式”一節的教學設計。“交易磋商的程式”是第三篇(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商定與履行)中第十三章的內容,旨在向學生闡明國際貿易出口工作中合同訂立的步驟。需要掌握的內容是交易磋商的程式;發盤和接受的構成條件以及撤回、撤銷、失效的法律規定。

  如果按照傳統的講授完成這一章的教學內容,對學生而言會感覺專業術語較多,而且對發盤和接受的構成條件以及撤回、撤銷、失效的法律規定這些概念較難理解。如果採用給出實際問題,設計模擬場景,透過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組織討論並模擬演練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概念;另一方面也使這一節內容的學習不那麼枯燥乏味。

  四、總結

  實施“基於問題的學習”教學法之後,發現有這樣一些現象:有些學生比較懶惰,不認真參與,等到其他人完成之後直接複製,或者全組依賴組長一人完成。因此,若想順利實行這種教學法,需要事先制定規則並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監督和防範,如果指導教師多一些,每個教師負責3~4個組,每組學生少一些,或許能夠逐漸杜絕抄襲和敷衍的現象。

  採用“基於問題的學習”教學法在開始的時候因為學生的不適應可能會有配合不好、無所適從等情況的出現,教師也會因為不可控事件的時常出現而顯得忙亂,但隨著學生參與性的增強、教師經驗的積累、教學資料的逐步完善,這種教學法的優勢也會逐漸顯現出來。

【分析目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現狀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