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高中地理必修課宇宙中的地球的優秀教學設計

高中地理必修課宇宙中的地球的優秀教學設計

高中地理必修課宇宙中的地球的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分析】

  瞭解地球的宇宙環境是形成科學的宇宙觀的基礎,為此,教材主要討論了3個問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和存在生命的行星等。教材中利用了6圖2表加以說明,運用這些圖表有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初步瞭解地球的宇宙環境,理解天體系統的層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陽系的成員,運用資料認識九大行星繞日公轉的運動特徵、結構特徵,從中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出現生命的原因。

  二、過程與方法

  1.閱讀“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一組圖文資訊,認識各類天體的主要特徵;利用網路等媒體,收集天文資訊,豐富對宇宙環境的認識。

  2.透過閱讀“天體系統”圖,設計相應的簡明框圖,描述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3.閱讀“太陽系模式圖”和“九大行星軌道傾角與偏心率”表,歸納九大行星公轉運動的共同特點;閱讀“太陽系其他行星與地球的質量和體積比”圖,歸納三類行星的結構特徵。從的結構特徵。從上述過程中認識地球是太陽系中的普通行星。

  4.運用相關學科知識,從溫度條件、大氣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現生命的原因。並以此推論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陽系範圍之外的天體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質的條件。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提出確定在宇宙中尋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見星人的方向的見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樹立宇宙是物質的科學宇宙觀。破除迷信,反對邪教。

  2.透過尋找外星人的探討活動,一方面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體驗自主、合作、創新探究過程和團隊意識。另一方面,培育珍惜、愛護人類共同的家園-“只有一個地球”的意識,增強關注人類未來生存空間的責任感。

  3.透過認識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確立任何事物發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觀點;透過運用資料探討地理問題,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4.透過觀賞天體照片等相關影片資訊,激發地理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地球上為什麼有適宜於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環境。

  【教學難點】認識地球是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條件。

  【教學方琺】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協作探究、交流互評。充分利用教科書搭建的平臺,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對問題有更深的認識。

  【學法指導】透過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發展個性。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人類生存在地球上,為求得更好的生存和發展,需要認識人類的生存環境,首先要認識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第一,地球上的許多自然現象,僅從地球自身因素分析無法得到正確、完整的結論,需要從地球所處的宇宙的環境來分析。

  第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將眼光投向太空,以拓展生存空間和資源來源。(引入認識地球的宇宙環境的主題,進而以談天說地引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導學、自主探討、討論交流]

  先根據同學們過去的觀察體驗,交流對天體和宇宙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天體有哪些型別,各有什麼特點?讓學生透過閱讀P2圖1.1,除認識到要用科學的眼光觀察天體外,重點引導學生認識地球宇宙環境的組成,樹立正確的宇宙觀。

  緊扣談天說地的話題,提出“說地”將要探討的主要問題:如何確定地球的位置?地球是一顆怎樣的星球?地球上為何有生命物質存在?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探究指導]

  (引導啟發)認識地球在宇宙中所處的位置,有助於全面認識地球上出現的一些地理現象,並找出這些現象形成的客觀的、正確的原因。宇宙雖然無邊無際,處在不停的.運動和發展之中,但是有規律可循的。搞清天體系統的形成和層次,可以幫助我們確認和描述地球所處的位置。讀圖指導)圖1.2體現了宇宙是按一定層次和結構組成的有序的物質世界。四幅小圖分別代表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逐層展示了它們之間的隸屬關係。

  (方法步驟)

  1.利用天體系統層次圖找出地球的位置;

  2.將(P3)圖1.2轉換為(P4)圖1.3,或自行設計天體系統層次圖,以多種方式表示地球的位置;

  3.用文字(或語言)描述不同宇宙空間尺度中地球所處的位置。描述層次要清晰。如:可按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的空間尺度順序描述。也可用自己擅長的其他方式表達。

  [自主探究]

  學生獨立學習,並將自己的見解和設計的圖表整理出來。

  [交流點評]

  鼓勵學生從多角度、用多種形式交流、展示自己的見解,但都需注重科學性,並使學生認識到人類認識宇宙的過程,是一個不斷髮展、不斷修正錯誤、不斷接近真理的過程,我們在緬懷曾為人類天文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甚至獻身的天文學家的同時,也肩負著繼往開來,不斷探索的使命。

  二、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

  [探究引導]

  地球到底是一顆怎樣的天體?人類對這一問題的瞭解,主要來自人類對太陽系的探索和研究成果。聚焦太陽系,分析一組圖表資訊,瞭解太陽系“家族”中的成員,特別是各大行星的基本特點,可以透析地球是一顆怎樣的行星。

  [自學、討論、點評]

  1.認識地球作為行星的普通性

  (學生圍繞活動要求,先自學,再分組討論)

  第一步,讀P4“太陽系模式圖”,說出太陽系的成員、九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排列,從中認識地球。要求運用圖表資訊說明地球是一顆怎樣的行星。

  第二步,分析P4表中各要素的相關資料,運用基本的數理知識比較九大行星的運動特徵(即公轉方向、軌道平面夾角、公轉軌道形狀)和結構特徵(體積和質量等),進一步認識地球。

  (點評指導)點評側重運用數理知識解讀圖表資訊,並得出結論的能力。如,觀察太陽系模式圖中九大行星公轉方向的箭頭,得出同向性特徵;根據九大行星的軌道傾角大多小於4°,得出共面性特徵;根據九大行星的軌道偏心率大多接近0,得出近圓性。根據這些共同特徵證明地球並不例外;再從結構特徵,如質量和體積等方面比較各大行星,特別是類地行星,得出地球也無特殊之處的結論。最後,以上述探討的兩方面結果來證明地球具有行星的一般特徵,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

  2.認識地球是太陽系中的特殊行星

  為何又說地球又是一顆特殊的行星?是因為到目前為止,整個宇宙中只發現在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只提出,側重引導學生透過對地球行星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特點的認識,學會辯證地看問題。)

【高中地理必修課宇宙中的地球的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