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教學案例設計與反思

教學案例設計與反思

教學案例設計與反思

  案例

  師:今天,我要帶你們做一次神奇的實驗

  (生立刻來神了,兩眼瞪大一個個躍躍欲試。)

  師:拿一張紙,儘量薄點的,要快,一秒鐘。

  (生莫名其妙,迅速照辦,生怕慢了,失去了實驗的機遇)

  師:撕成碎片,大小不一的,放在桌上,注意不要弄到地上,現在不能,等會不能,將來也不能。

  (生笑,撕紙忙)

  師:現在[故意清了清嗓子,環視四周],拿出一根塑膠的棒子,鋼筆,圓珠筆筆套都可以代替,塑膠尺也行,只要是塑膠的,在頭上迅速摩擦,然後放到桌子上擺紙片的上空,慢慢靠近桌面紙片,看看發生了什麼

  (呵,我知道了,就是摩擦)(有人做過,有人插話),但顯然這是個有趣的事件,更何況剛才被吊足了胃口,即使做過也還是濃興不減,生歡天喜地地摩擦起來,有的在頭上擦,有的在身上擦,一片繁忙。

  一會兒,有人叫了,老師,我吸起來了,一片三角紙片吊在筆桿上。

  那裡,又叫起來了,老師,我吸起來了,三四片小紙吸附在筆頭

  有的學生慌了,吸不起來,摩擦更快了。有的學生找我幫忙,有的學生忙著換塑膠筆,有的在毛衣上擦,有的乾脆用毛衣衣袖在身上擦,然後去吸小紙片。

  老師加入其中,適時指導,適時把吸附起來的有趣的紙片提給大家看。

  每張小臉興奮的發亮。

  高潮正濃!

  師:停

  師:誰能說說剛才你做了什麼,看見了什麼?

  生敘述了做實驗的過程,可是在看見了什麼上只說了紙片被吸了起來。

  師:那紙片是怎樣吸起來的呢?

  生:我把筆頭慢慢接近桌面,忽然那紙片一跳,像被什麼拉過來似的,跳到了筆端,

  生:我把筆摩擦了好一會兒,頭皮都摩擦的發痛了,然後慢慢靠近桌面,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那紙片象被什麼巨大的磁力吸了過來。

  師:說的具體多了,還用了比喻句了,真不錯。可是你們還發現有什麼不同的現象嗎?

  生:我見孫樂的紙片吸起來了,心裡著急了,也把自己摩擦了好一會的筆小心翼翼地靠近桌面,一尺遠,半尺遠,沒動靜,待到還有一寸左右的時候,那桌上的紙片忽然一躍而起,象位跳高運動員靈巧地調到了我的筆桿上。

  師:很好,你觀察真細緻,連距離都說清楚了!你們覺得他哪兒說的好?

  生:他還寫出了著急,小心翼翼的心情,

  生:他的比喻很新穎,也寫出了紙片飛上去的快。

  師:對,你們也能象他那樣細緻的寫出自己的'實驗過程嗎?

  生:我把棒子往右移,那紙片往右走,我把紙片往左移,那紙片往左走,象個玩雜技的演員似的。有趣極了!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發言,說出自己的實驗現象,有的說剛吸上來又掉下去的遺憾,有的說小紙片紛紛跳上去的有趣。。。。。

  最開始敘述的一句話我把摩擦後的筆桿挨近紙片,結果,紙片被吸了上來,現在變成了豐富生動的感觸。

  師:在實驗中除了自己做的,還看到誰的有趣的現象了。

  學生說得興趣盎然,一點也不覺得沒話可說了,教室裡傳來一陣陣開心的笑聲,比剛才做實驗還開心。

  師:看,具體細緻的描述讓人身臨其境,這就是寫具體的好處啊,只要你們細緻觀察,你也可以妙筆生花的啊!

  師: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請看書132頁再回答。

  生看後回答。

  師:在生活中有那些因為摩擦產生靜電的現象?

  生經過思考後回答出脫毛衣時的火花,梳子梳頭時頭髮跟著飛揚等現象。

  師:你覺得這個實驗怎麼樣?

  生:有趣。

  生:有意義,它告訴我們生活中原來藏著許多科學道理。

  師:那我們把今天這個實驗寫出來,以有趣的實驗為題,應該怎樣寫呢?

  生:寫怎麼做實驗的過程

  生:寫實驗過程中自己看到了什麼,看到了別人怎麼做的,表現實驗的有趣的特點。

  生:要寫出實驗產生的原因。

  生:可以寫出在生活中的現象。

  師:重點應表現什麼呢?

  生:表現有趣。

  師:重點應寫什麼呢?

  生:寫在做實驗的時候所看到的現象。

  最後師生共同列出寫作提綱。指名口頭作文,師相機點撥,最後才佈置學生下節課書面完成作業。

  結果每個學生都有話可寫,文章具體,生動,有趣極了。

  分析:

  因為有了具體的實驗過程,有了老師創設的情景,使學生實驗興趣大。然後反覆引導學生說清做實驗的過程看到了什麼,實質上有效的培養了學生觀察仔細的能力,引導學生掌握從不同角度觀察的方法

  。另外,每一個大問題實際上展示了作文的不同層次,在口頭訓練中,既加強了口頭表達能力,也完成了作文的一個常規篇目,在老師的適時點評中,既讓優生找到進一步加強改進的依據,也為暫時作文能力居後的人有可借鑑的藍本。同時訓練了學生思維。

  反思:

  1、學生作文難,首先是缺少興趣。

  沒有興趣的事,要學生硬著頭皮寫,怎麼寫的出來?這次作文之所以成功,就是引導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充分調動了學生興趣的。贊科夫說:只有學生在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中,才能產生使兒童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從這點出發,應該選擇那些學生感興趣的事,作為作文練習的素材。為此,我在作文指導中陸續選擇了學生感興趣的事進行指導:如,拔河比賽,做葉脈書籤,這些活動極大的提起了學生作文的興趣,學生在講述活動過程的興趣中輕鬆地進行了作文的訓練。想說,想表達,這正是作文表情達意的本來目的。由此,我領悟到引導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首先應提起學生的興趣。

  2、引導學生細緻觀察的習慣,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

  在實際指導過程中,我們注意到學生在觀察中往往只注意到結果,說不具體過程。如,在上述摩擦實驗中,學生剛開始只會說吸起來了,直到後來的引導中才慢慢體會到紙片吸上來的不同情形。因此,老師要引導學生細緻觀察生活,用細節還原法,引導學生體會到活動中或事件中細微的變化,把事情的經過說具體。同時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如,從整體到區域性,從遠到近,從靜態到動態等等,引導學生捕捉事情發生變化的過程中細微的變化,感受人物的不同體驗,體會事情或活動中的情感變化等等。當學生的觀察變得敏銳起來,那麼學生也就能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許多可寫的題材,而不是拿到題目找不到事情可寫,千篇一律的寫拾金不昧呀,讓座呀等等老事件,就能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新的事情來,是寫作變成生活的觀察記錄,變成生活的思考。如:後來,有一個學生寫《想起這件事就》時,就寫了這件小事:一天老師到教室找上課時遺落到講臺上的手套,學生正做眼保操,老師發現丟在桌上的手套被值日生拿去當了抹布,無可奈何地笑了,說了句笑話,學生也笑了。這件小事被這個學生寫成想起這件事就好笑的作文,讓每個讀了這篇作文的人都忍俊不禁。觀察的仔細使生活中的新鮮事隨時成為學生作文的素材,事件新穎了,有話可說了,學生的作文也因此而如注入流通的河流生動起來,歡暢起來。

  3、引導學生在觀察中產生聯想。

  學生的作文語言乾癟,除了積累不夠,還在於視覺觀察的單一性,在觀察中不會運用豐富的聯想。因此,在觀察中要啟發學生產生類比,類似聯想,豐富觀察的感受,逐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敏銳性,使學生看到一個事物馬上能夠想到相關的事物,從而進一步豐富情感,激發心中內心的感受。如:看到花馬上想到春天、幸福、熱鬧、溫馨看到流水馬上想到清雅的風景,想到捉魚蝦的趣事,想到撐船的快樂,想到游泳,想到鋼琴聲內心情感的豐富靠相關聯想的事物來體現,學生豐富了聯想實際上加深了觀察的內涵,學生的表達自然豐富生動起來。

  4、重視口頭作文訓練。

  兒童語言的發展是口頭語言先於書面語言。口頭語言是基礎,只有在切實進行口頭訓練的基礎上才能發展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作文教學應當從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入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要求。即使是高年級,口頭作文仍是一個重要訓練點。說的訓練不僅是單獨的口語交際課的任務,在其他課堂上都應有滲透,在作文指導課上更不能忽視,由說到寫,說說寫寫,說、寫不分家,有計劃地進行訓練。實踐證明在作文課安排先說後寫的訓練步驟,可以使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借鑑別人的長處,並從中受到啟發。而口頭表達中暴露的問題透過師生及時點評,大家可以共同吸取教訓,避免同類問題在作文中重複出現。在作文指導課上進行口頭作文的訓練是必要的、有效的。當然,每週一次的作文課的口頭作文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可以另闢蹊徑,抓住時機延伸口頭作文的訓練的寬度和廣度。如,對課堂中的引申性問題進行討論,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說新聞,講新事等日常訓練可以豐富學生的口頭作文活動,使學生肯說,敢說,樂說,這也可以進一步推動課堂口頭作文的質量。

  總之,作文的訓練要落到實處,加強觀察,加強細節的體驗,豐富情感體驗,加強口頭語言的訓練才能讓學生作文能力有切實的提高。

【教學案例設計與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