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四年級國小數學教育敘事

四年級國小數學教育敘事

四年級小學數學教育敘事

  數學是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來的,它源於實踐,高於實踐,又用於實踐。離開了生活,數學就成了無源之水。因此,在數學教學活動中, 教師應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熟悉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正確方法,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 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生活中有數學,存在著數學思想,把生活和數學有效地聯絡起來,關鍵在於教師是否善於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去捕捉“生活現象”,採擷生活數學例項,為課堂教學服務。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學,既可積累數學知識,又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最佳途徑。學生善於研究生活中的數學,本身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他們在研究中不斷思考,不斷嘗試,並不斷地體驗成功。

  匯入課題

  師:今天老師特意製作了一張個人資訊資料,為了加深大家對我的瞭解,請看大螢幕(實物投影事先做好的表格)

  陳老師個人資料

  性別: 女 身高: 1.63米 體重: 49.5千克 興趣愛好:上網、聽歌、打羽毛球(每次至少0.5小時)

  師:看清楚了嗎?在這些表示我身高、體重、時間的數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生1:都有小數點

  生2:都是小數

  師:是的,象1.63、49.5、0.5……這樣的數都是小數,我們以前在三年級的時候都已經初步認識過小數,誰能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兒還見到過小數呢?

  生1:超市裡

  生2:商場裡商品的標價……

  師:看來小數真是無處不在啊!對於小數你還想知道什麼呢?

  生1:我想知道小數是怎麼來的?

  生2:我想知道小數的加減法該怎麼算?……

  師:看來同學們對小數有著濃厚的興趣,那麼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學習小數(板書課題:小數)

  二、小數的產生

  師:透過測量陳老師的身高是1.63米,你測量過你的身高是多少米嗎?

  生1:1.3米

  生2:1.42米

  師:我和這兩位同學的身高都是1米多,那你們能用整數表示我們的身高是多少米嗎?注意單位是米。

  生:163釐米

  師:注意單位是米

  生:(竊竊私語)

  師:能用整數表示是多少米嗎?

  生:不能,因為它比1米多,又不足2米。

  師:是的,我們的身高都在1米和2米之間。在日常生活中有時候透過測量和計算往往得不到一個整數的結果,除了用我們以前學習過的分數表示外,又想到了用小數表示,這樣小數就產生了。(接著板書課題:小數的產生)

  教師以和學生談話交朋友為題,出示個人資訊,學生從資訊中發現表示教師身高、體重…….的這些數都是小數。很自然的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由此想到,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幫助人們處理資料、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這一數學基本理念除了老師明白,怎樣讓學生有深刻的體會?這就要求我們去充分地挖掘課堂教學資源。有這樣的一句話“我看見了,但可能忘記了;我聽到了,就可能記住了;我做過了,便真正理解了”,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由“給出知識”轉向“引出知識”,已為越來越多的教師所接受。所以,老師在數學課上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把生活與經驗作為重要的課程資源來開發,在具體的場景中,使學生學會綜合並靈活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也使每一位學生在自己的課堂生活中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個體生活的主體”和“社會生活的主體”,這就是“活”化課程資源的效果。讓學生應成為課堂的主人翁,教師只是課堂的發現者、開發者、欣賞者、組織者、和引導者。我們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課堂中交流、討論、質疑……。

  這段時間正好在訓練口算,對於這種訓練我想說說我的想法和做法。

  教學實踐告誡我,學生的口算能力訓練,是非常必要的,那麼怎樣很好的對學生的口算進行訓練呢?

  一、要重視培養學生說算理。

  三年級口算訓練,首先要重視培養小學生會說算理,學生能說就能想,這樣有利於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進而提高口算能力。學生說口算思路的過程也就是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就能促進他們更好的理解算理,口算能力也必然得到培養。

  二、要持之以恆地訓練。

  口算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到的,需要在教學中長期懈地、有計劃的進行,這就要求教師持之以恆地進行口算訓練。

  1、課堂上注重口算訓練。教師在授課之前,堅持3-5分鐘的口算訓練,並結合內容,有目的的選擇口算題目,這樣即能訓練學生本節課的各種能力,又可以訓練口算能力,從而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2.學生相互出題,對答式的口算練習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口算水平,而且還有助於融洽學生間的關係。

  3.家、校結合的教育才真正是走向了成功教育。家長要想使自己的子女有較快的反應能力,在飯前、飯後閒談的時間中,抽出幾分種的時間,與孩子對答式的口算練習,再配合適當的獎勵,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鼓勵孩子參加必要的社會實踐活動。譬如,讓孩子跟父母外出購物時,幫助家長口算用的錢數,也是培養學生口算能力、反應能力的有效途徑,並能激發、培養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

  5.強化性的口算練習,也是提高口算能力的重要方法。間隔一段時間,出示部分口算題,讓學生進行口算比賽,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檢測,這對提高口算能力有很大的輔助作用,但要注意防止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三、要按一定的速度要求訓練。

  口算能力表現在正確、迅速上,正確是第一位,但速度也很重要,一定的速度能反映出口算能力的高低,同時也能間接地反映一個人思維是否敏捷、靈活。口算訓練要有速度要求,但要在口算正確的前提下,訓練學生口算的速度,兩者要統一,事實上,一個算得快的學生,正確率一般也比較高,反之亦然,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情況,採取不同方式逐步提出速度要求。

  四、要讓學生選擇適當的口算方法。

  好的演算法,是提高口算能力的催化劑,培養小學生口算能力,除了小學教材中已講過的一些口算方法外,適當介紹一些其他口算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也可以增加學生學習口算的興趣,提高學習口算的積極性。如,各種運算定律的靈活運用,一些簡單數的記憶等等。

  五、要進行多種形式的口算訓練。

  1、要視算聽算結合訓練。視算和聽算是口算練習中兩種基本的形式。視算是透過眼看題目腦算、口說得數;視算時直接寫得數或直接說得數,這種訓練就是對眼、腦、手、口等的技能訓練而聽算則要求透過耳聽、腦記和腦算,方能算出得數,難度較大。聽算就是對耳腦口等的訓練。在口算中經常調換口算形式,將視算和聽算相互結合起來,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學生口算的興趣,訓練記憶力,提高速度能力,使他們的學習心理始終保持著渴求積極狀態。

  2、要新舊知識對比訓練。低年級學生對新知識接受得快,但遺忘得也快,針對這一特點,可以經常採用新舊口算題對比練習。如:進位和不進位的對比;減法和加法對比;乘法與加法對比;除法和乘法對比。這樣訓練使學生既掌握新知,又複習舊知,進一步明確加、減、乘、除之間的關係,使新舊知識互相溝通,形成完整知識體系,有利於學生良好認知結構的形成。

  3、要進行各種機能針對性訓練。筆頭訓練、競賽訓練、計時訓練……,這些訓練各有各的目的。找準時機採取不同形式對學生進行口算訓練。學生的多種器官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從而使學生口算技能技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要針對綜合交叉訓練。針對性訓練就是把有關知識進行歸類,抓住各種型別口算知識的特點,進行分類訓練,達到一定程度後再綜合訓練,這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很大幫助。

  教學實踐證明:教師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大膽改革,勇於探索,就能夠有質有量地完成計算教學任務,達到培養三年級學生過硬的口算能力的目的。

  圓的`認識》它既是一節起始課,同時也是後繼學習內容——圓周長、面積、扇形、圓柱、圓錐的基礎。

  在本節課教學之前,先讓學生完成了兩項任務:一是觀察生活中的圓,二是剪圓形紙片。這就首先使學生對圓有了初步的感知和建立正確的圓的表象,為學生進一步認識圓做好感性認識上的準備。這樣的教學打破了以往在課堂40分鐘內學習知識的侷限性,使整個數學活動聯成一氣。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1、課前尋找準備,課後解釋生活,使課內與課外密切聯絡,將整個數學活動聯成一氣。

  在本節課教學之前,先讓學生完成了兩項任務:一是觀察生活中的圓,二是剪圓形紙片。這就首先使學生對圓有了初步的感知和建立正確的圓的表象,為學生進一步認識圓做好感性認識上的準備。這樣的教學打破了以往在課堂40分鐘內學習知識的侷限性,使整個數學活動聯成一氣、

  2、教學中以引導學生自學探究做為主線。

  在引導學生理解圓的意義的基礎上,我將課本中圓的特徵這一部分內容留給學生自學探究,努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我則真正成為課堂上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對於圓心——半徑——直徑——半徑與直徑的關係這一系列知識的學習上都體現出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3、著力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在探究“圓的各部分名稱及特徵”時,用“折”、“畫”、“量”的方法得到了學生所需的知識。

  4、透過佈置課後實踐性作業讓學生鞏固本節課知識也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5.透過這次教學活動對自己有很多啟示:課堂教學反饋的目的是教師對教學過程中實施的教學影響的一種檢查、瞭解。從學生的學習表現中明確教學的成效,從而調整教學策略,或維持、或精簡、或加深、或推延,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從這次教學活動中,我明顯感到對學生動態生成的反饋資訊處理不夠有效,使教學設想沒有完全展現而留下了遺憾。

【四年級國小數學教育敘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