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八年級語文《橋之美》優秀教學設計

八年級語文《橋之美》優秀教學設計

八年級語文《橋之美》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積累“美感、史詩、駐足”等詞語,並練習用詞造句。

  2.瞭解文中所揭示的美學原則。

  3.認識橋的美學價值,掌握與“橋之美”有關的美學常識。

  過程和方法目標:

  1.理解本文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逐步提高閱讀說明文的能力。

  2.揣摩本文充滿詩意的描寫文字和帶有說明性的文字,體味語言的個性色彩,培養良好的語感。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透過學習《橋之美》,讓學生充分受到美的薰陶,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用“美”的眼光去欣賞,用“美”的心靈去感受,最終成為一個有品位的人。

  教學重點

  1.理解橋美在何處。

  2.揣摩文中富有個生色彩的句子。培養語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難點:

  理清本文說明順序,把握說明方法,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教學方法:

  1.朗讀法。2.討論法。3.比較閱讀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明確說明物件。把握物件特徵;把握行文思路,理清說明順序;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的個性色彩;比較閱讀,體會兩文的相異之處。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馬致遠的“小橋流水人家”讓人聯想到家的溫馨;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使人產生無限的惆悵……在詩人的眼中“橋”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載體;在畫家的眼中,橋則別有一番韻味。今天就讓我們跟隨當代畫家吳冠中去感受“橋之美”。(板書課題,“美”字寫大,突出一下)

  教師配樂範讀課文。

  (要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多媒體或投影顯示問題組)

  問題:a.在作者的眼中橋美在何處?

  b.為了說明橋之美作者主要舉了哪些例子?

  c.聯絡課文說說怎樣欣賞一幅畫?

  四人小組討論明確:

  a.並不著眼於橋自身的`結構美,而是緣於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b.舉了四個例子:烏鎮葦叢上的石橋;江南鄉間細柳下的石橋;水天間的長橋--頤和園的仿盧溝橋、蘇州的寶帶橋;形式獨特的廣西、雲南、貴州山區的風雨橋。

  c.畫面的構成是否有塊、線、面的搭配;畫中的形象是否都能和周圍的景物既形成對照又不失和諧。

  二、研讀與賞析

  (過渡)透過閱讀文章,我們不難看出作為畫家,作者看橋淡化其結構、種類、功用,更重其美學價值。那麼你能用優美的語言描繪文中你最欣賞的一幅畫面嗎?

  重點研讀第④小節。 (出示學生繪製的四幅圖畫)

  四人小組討論:

  a.說說四幅圖中你最喜歡哪一幅,用生動的語言描繪畫面並說說為什麼喜歡?

  b.請有繪畫天賦的同學點評。

  c.我們應從哪些角度欣賞一幅藝術作品?

  明確:

  a.厚厚實實的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顯得狹窄擁擠,令人產生憋悶感;間或出現的石橋輪廓簡單鮮明,能使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覺得神清氣爽。

  細弱的柳枝拂著橋身厚重堅硬的石塊,這裡有形體上的強弱、輕重、動靜之分,有顏色上的對比,還有變(柳枝年年發新芽)與不變(橋能歷久不變)之別,種種不同,歸結起來,其實是陽剛與陰柔這兩種美的型別的不同,因橋的輪廓精心設計而和諧統一。

  長橋一般建築在比較寬闊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單調感。橋是人們勞動的成果,出現在蒼茫水面上的長橋,是人類創造力的體現。整個環境似乎有了靈氣和生命。

  橋面上蓋有廊和亭的橋,給人安閒、自在的感覺,這種感覺恰好與險峻的山峰、橋下的急流給人的感覺形成對照。

  b.點評語言、欣賞的角度。

  c.從色彩的搭配、畫面構成(塊、線、面)、景物的選擇(強弱、明暗、動靜等)是否對立統一……角度來判斷。

  美句賞析。

  (過渡)吳冠中以他畫家的真知灼見,不但告知了我們如何用“美學”的眼光來重新審視事物,而且他還用蘊涵豐富的語言引起我們強烈的感情上的共鳴。

  a.找出意蘊豐富的語句,體味句子的情昧。

  b.先四人小組討論,再讓小組派代表發言。

  重點賞析以下語句:

  1.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時,彷彿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2.早春天氣,江南鄉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遊絲拂著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

  3.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同譜成形與色的樂曲。

  4.田野無聲,畫家們愛於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彷彿孩子們尋找熱鬧。

  (過渡)我們從《橋之美》中,體會到了橋的美感,真是賞心悅目。同是寫橋的文章,《中國石拱橋》與之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三、拓展延伸

  比較本文與《中國石拱橋》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何不同?

  明確:本文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它的說明性體現在文中先點明在畫家眼裡橋美在何處,隨後舉了一些具體的例子。但是與《中國石拱橋》這種較為規範的說明文不同的是,在舉例時,作者並不是用科學、平實的語言向讀者解說,而是或描寫景物,或抒發感情,文字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在畫家吳冠中的帶領下,一起領略了橋的風采,生活中有多少美不勝收的景緻,或纖弱或雄壯或含蓄……讓我們練就一雙慧眼去發現、去鑑賞這大幹世界吧!

  五、板書設計:

  (1--3)明確“橋之美”的含義總邏

  橋(4--6)舉例說明“橋之美” 輯

  之強調環境的作用分順

  美

  (7)總結全文總序

  教學後記:

  《橋之美》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極富表現力,適合朗讀。本堂課貫徹新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創新的精神,可操作性極強。

  ......

【八年級語文《橋之美》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