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企業管理> 震災是對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的考驗

震災是對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的考驗

關於震災是對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的考驗

  一次震災,使企業社會責任變得觸手可及。

  不是捐款最多的企業,才是最具責任感的企業,但企業在短時間內捐出善款,公民在第一時間捐款獻血,體現出這個社會內在的責任與人性的光輝,這是社會健康發展的基礎。

  我們無法再觸控因震災而逝去的生命,無法拉住那一雙雙小手,但是,透過一線救援的人員,透過源源不斷運往災區的物資,我們實實在在觸控到了拉住生命的火熱的手。

  令人欣慰的是,在此次救災過程中愛心、有效的官方與民間組織與資訊的公開與透明結合到了一起。

  以企業家的捐款渠道為例。5月13日晚,中國企業家論壇、中國企業傢俱樂部、阿拉善SEE生態協會、中國城市房地產開發商策略聯盟(簡稱中城聯盟)等8家企業家組織的代表在北京召開會議,討論四川救災行動。一系列行動隨之展開。

  捐款有專用通道。8家企業家組織與中國扶貧基金會簽訂協議,在該基金會設立“拉住孩子的手—中國企業家聯合賑災行動”專賬,接受企業會員的捐贈。捐贈企業或會員個人可將捐贈款直接匯到中國扶貧基金會賬號,由該基金會負責捐款的執行,8家組織的秘書處負責監督落實。

  捐款捐物有評估機制。中國扶貧基金會對救災物資的發放堅持“公開、透明”的原則;由受災群眾按照自己的意願填寫選票,透過統計選票,選舉出最需要救助的災民,並張榜公佈……

  不僅如此,所有的`媒體都在行動,統計各行業的捐款資料,為各家企業的愛心設立排行榜。社會搭就的無形資訊之網,保證了所有慈善行動基本上公開、透明。

  毫無疑問,在大災來臨的關鍵時刻,企業的第一反應是判斷企業企業責任感的重要依據。我們關注到一些企業在災難第一時間所表現出的社會責任,如招商銀行(29.91,-0.46,-1.51%,吧),如人保、如華寶興業、英特爾等等公司,說明這些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是內在地生長於企業的文化中的。而個別銀行卻逆勢而為,對慈善捐款收取手續費,雖然在壓力下已經取消,卻讓人聯想到種種收費行動,顯示出這些企業缺乏責任文化的現實。

  震災是對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的考驗。只有同時具備管理能力與責任感的企業,才能夠把握中國經濟發展的脈搏,得到民眾的信任,並緊緊抓住災區那一雙雙籲求援助的手。

【震災是對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的考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