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習慣

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習慣

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習慣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首先要明確小學語文教育的價值追求是什麼?即透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我們渴望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如果我們能夠明確我們希望孩子們成為大膽、創新,自信而善於合作的孩子,如果我們在這一點上,有著十分強烈或鮮明的專業意識,那我們的教學行為中就自然會減少對孩子的隨意打壓與訓斥,而會自覺地做到更多地鼓勵他們大膽質疑並創造機會使他們更多地與人溝通、交流、協作……

  如果我們能夠明確我們今天教學的目的是培養未來的具有獨立的人格,善於思考,並擁有自主的、終身讀書習慣與方法的人,那我們的語文教學自然會關注自主學習能力與習慣的培養,自然你的教學中會把講降到最低限,而會自覺地多傾聽、多鼓勵、多寬容,超越單純的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讓孩子們在閱讀與寫作的天地裡盡情遨遊。

  語文教師專業意識中還需要強化職業的情感和修養。如對語言文字的熱愛;對歷史文化的敏感;對文學閱讀的喜愛;對兒童的喜愛;自身習慣與修養:站、坐、寫、說等等。

  有人說韓麥爾先生這堂課是一節“給文化血緣奠基的課”。

  “語文是心靈之歌、生命之源、思想之根、文化之基,是人類生活的濃縮,是人類守望精神的家園。母語更是一個民族思維著的世界、思維著的生活和思維著的歷史。漢字以形表義,形神兼備,漢語意蘊豐厚,簡約凝鍊。中文更是華人的文化血緣之所繫。因此,學習語文於己就是要認識自己從哪裡來,知曉自己將往何處去,打好人生的底色;於國就是傳承文明薪火,延續文化命脈,打好人文的底色。簡言之,學中文就是給自己哺中華文化之乳,就是學做中國人。“應該在我們中間保住她,永遠不要把她忘了,因為,當一個民族淪為奴隸的時候,只要好好保住了自己的語言,就如同掌握了開啟自己牢房的鑰匙。”韓麥爾先生就用這句話奠定了他的課堂基調,也夯實了學生人生和人文的底子。”

  直到初中學了《最後一課》才意識到要對自己祖國語言要珍愛,才意識到那份深厚的不可割斷的情感。老師們,我覺得到初中讀到法國作家的《最後一課》才有這樣的意識是晚的了。作為語文老師從孩子走進校門開始我們就要有意識培養孩子對自己母語的熱愛之情,或者說這是小學語文教師的使命。

  所以我們說教師要重視自身修養與習慣建設:首先包括教師自己要對語言文字有了解,有感情,同時教師要讓學會學會讀書,首先自己要學會讀書、要善於傾聽、要樂於交流、要注重思考……這些在前面專家的座談中也已談到。那麼,今天因為時間關係,今天我只想特別強調一點,因為我覺得是在現階段青年語文教師特別需要關注的一項專業素養,那就是文學素養。

  在語文教育中,透過閱讀文學作品,不但可以感受作者的思想、心靈,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更可以藉助作品,起到學習、複習和鞏固語言文字的作用。但是長期以來,我們比較注重語文的工具性,但往往忽視語文的人文性,甚至以極富時代感的思想性來替代人文性,致使語文教育與文學教育二者關係含混不清。同時也導致我們的許多教師自進入教師角色之後,逐漸失去了對文學的`熱情和那份感動,把語文當工具,把教學當任務,漸漸地他離專業化的道路越來越遠,不知不覺中逐漸淪落為一個機械的教書匠。

  當今也有一些學者提出語文和文學分科的建議,當然50年代我麼也曾做過這樣的實驗。我認為分不分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學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要有自己獨立的地位、獨特的教育教學方法,從而才能實現文學教育的真正目的。我們教師要明確:

  在語文教育中,語言教育的目的應是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瞭解語言學習的樂趣和方法,發展以聽說讀寫為主的語言運用能力,形成良好的語感及學習語言的興趣。它的宗旨在於讓學生了解語言知識,懂得並學會運用語言;文學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在透過與文學的接觸,養成熱愛文學,熱愛讀書的習慣與態度的同時,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審美能力,進而達到正確地認識生活、感受人生、瞭解社會、學會思考與分析等目的。

  語言的學習注重分析、綜合、概括等抽象的方法的學習,透過學習,達到一種“求同”的目的。文學則強調感受,注重感悟。強調透過形象體驗,透過與作者心靈的碰撞實現認識上的昇華。它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一種“直感”,一種經驗。與作者經歷相同者,達到共鳴;與作者感受近似者,能從中得到某種啟示,引發思考;而與作者體驗不同者,從作者的感受中積累人生經驗,提高對事物的認識。

  文學教育間接地實現語文教育中語言教育的目的,語言教育目的的實現,有利於文學教育的更好實施。語言教育與文學教育在教育目的、內容和方法上的不同,決定著二者雖在語文教育中實施,但在目的、內容和教學方法上不能混為一談。

  一篇感人的文學作品如果單純地成為讀寫訓練、語言教育

  的工具未免可惜和遺憾。學生在這裡失去的不僅是一個真正沉下心來感受、品悟、體驗的快樂的閱讀過程,而是一個以一個讀者的身份,透過想象去主體地閱讀,主體地去感受文學作品的機會。

【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習慣】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