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淺談中國當代文學教學現狀

淺談中國當代文學教學現狀

淺談中國當代文學教學現狀

  培養學生感知和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學術意識和科研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與道德情操等等。其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關係到該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同時,當代文學的生態性決定了這門課程的歷史現場感,新產生的問題與爭議會不斷修正先前的研究所得,也會給教學帶來種種衝擊。

  目前,中國當代文學令人堪憂的教學現狀已引起學界的關注和反思,所涉範圍甚廣,其中存在如下幾種具有代表性的現象:課程設定的變動給教學內容的安排增加了難度。最直觀的表現就是中國當代文學的課時被刪減。按照通行的教學內容,當代文學應包括文學史講授和文學作品分析兩部分,涵蓋詩歌、散文、小說和戲劇四種文體,講述“十七年文學”、新時期文學乃至九十年代文學等重要的多個文學發展階段,但一再被刪減的課時與如此龐大並不斷豐富的教學內容產生了現實矛盾,直接給專業教師安排教學內容增加了難度。以某校為例,按每學期開課18周計算,每週4課時,當代文學的總課時量是72課時。而要以此涵蓋60年的當代文學史及其作家作品,顯然是有相當難度的`,選擇哪些內容來講述及如何安排講述的詳略往往難以操作,可能會造成兩種不良做法:

  一是重前不重後,把十七年文學作為教學重點,對新時期文學簡化處理,或者對之後的文學史基本不做闡述或草草帶過,使得原本與現實距離非常接近的當代文學“當代”意味有限而歷史意味過濃;

  二是重專題輕文學發展史,當代文學史在每個特定的歷史階段都有重要的文學現象,然而有的老師礙於課時限制,索性放棄對文學歷程的總體把握。

  只對相對來說更重要的專題進行講述,使得當代文學史發展的規律性被打破,學生上過以後對當代文學只有細節記憶而整體認識缺失。

【淺談中國當代文學教學現狀】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