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國小的作文教學要下“真”功夫

國小的作文教學要下“真”功夫

小學的作文教學要下“真”功夫

  小學語文新課標指出:“小學生要能夠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這其實就是要求小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要說真話,寫真事,抒真情,將自己在生活中的真情實感抒發出來。因此,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也要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所選作文題材應該是學生們易於動筆、樂於表達的,引導小學生有意識地關注現實,熱愛生活,將自己在生活中的趣事以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本文主要圍繞著“真”這一個字眼,深入探析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相關問題。

  一、小學作文教學現狀

  “君不見,語文教學路漫漫;路漫漫,作文教學尤為難,不見學生吐真言。”這句話表示出了一位語文教師對當下語文作文教學的無奈。當前,小學生的語文作文確實常常讓我哭笑不得。當前,很多小學生寫起人來,千人一面;寫起物來,弄虛作假;敘起事來,平淡無奇。很多小學生坦言,當看到一個作文題目時,“腦袋空空,沒什麼可寫,最後只能胡編亂造”。

  一次,我佈置了一篇題為《那一次,我流淚了》的作文,結果全班43名學生,其中就有21人的作文題材為“自己養的某一寵物丟失了,自己非常難過而流淚”的故事。面對著如此高重複率的題材,我不得不挨個找學生談心,仔細詢問細節,結果,過半數的學生表示自己是胡編亂造的,作文中的“流淚”是假的'。這就是當前我國小學語文作文最常見的弊病:缺乏真實性。

  二、原因梳理與分析

  小學生語文作文“不吐真言”背後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當下一些功利主義等不良社會思想的影響,也有語文教師及小學生個人等方面的原因,下面主要從語文教師的層面分析小學生語文作文“不吐真言”的原因。

  從小學語文教師層面來講,部分小學語文教師並沒有充分認識到“真”作文的重要性,有的老師認為小學生的作文只要符合小學生的身份即可,至於內容真不真實並無大礙,有的老師直接公開要求學生“背範文”,以便在考試中遇到類似題目時可以套用,這種套路式作文其實就偏離了真實。

  還有的老師甚至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和“創造”:作文可以隨便編造,只要能夠“生動起來”,能夠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拿到高分即可。我們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教育思想。在這種教育思想的引導下,小學生從小便學會了“撒謊”,導致部分小學生認為撒謊沒什麼,只要謊言圓滿了就可以。可見,小小的作文“創造”很有可能會讓小學生誤人人生的歧途。

  三、問題解決策略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引導小學生拋棄虛假故事和虛假情感,學會說真話,抒真情,用自己的真情實感打動別人。

  1.引導學生說真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小學生“說真話”。說真話,其實就是讓學生在拿到一個作文題目時,要仔細回憶與之相關的經歷,從自己的人生經歷中尋找題材。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就要讓小學生樹立起“真實”意識,讓學生選擇自己生活中的真實事例來寫,語言可以不華麗,但是一定要講真事。為了讓小學生有真實事例可寫,我們教師就要選擇那些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作文題目,讓每一位學生都有真事可回憶,有真話可寫。

  2.引導學生做真事。很多小學生表示自己無話可說,這其實與他們生活閱歷簡單有關。為此,我們語文教師就要鼓勵小學生們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在家裡幫忙洗碗、拖地、做家務,在學校多參加一些有意義的集體類活動,多與其他小學生接觸和交流,還可跟隨父母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做的事情多了,生活豐富了,遇到作文題目的時候回憶的空間就大了,避免了“腹中空空”的現象。

  3.引導學生抒真情。真情實感是最能夠打動人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真哭泣”,切不可“假流淚”,不管自己的文采如何,都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我常常告訴學生:也許你寫的辭藻並不華麗,語言也不豐富,但是隻要能夠寫出自己當時的真實感受,你就是最棒的!記得有位學生講述了媽媽帶病輔導她功課的事情:“她每次咳嗽時都捂著嘴,生怕傳染給我,雖然她生病了,但是她仍然堅持為我輔導數學,我真想讓她好好休息一下……”儘管語言並不華麗,但是,卻真真切切地道出了媽媽對自己的愛,也飽含著自己對媽媽的疼惜和愛。

  葉聖陶先生說:“在作文教學中,首先要求學生說老實話,絕不允許口是心非,弄虛作假。”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深入挖掘小學生作文不真實的原因,深刻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學,積極引導學生說真話、辦真事、抒真情,將語文作文與自己的實際生活密切聯絡起來,還原作文教學一個“真”面貌!

【國小的作文教學要下“真”功夫】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