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語文課堂中作文教學

語文課堂中作文教學

語文課堂中作文教學

  語文既是一門學科,又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更是我國文化得以傳承的載體。語文教學是為了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和思想水平,而作文教學正是這些水平提高與否的重要衡量標準。那麼,在語文課堂中如何有效地進行作文教學呢?這是值得探索的。

  一、要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語文課堂上我們可以進行詞、句、段、文的訓練。對於詞語我們可以開展:(1)連詞成句;(2)遇景用詞;(3)詞語辨析;(4)品味詞語;(5)成語接龍等等活動,讓學生積累大量詞語,豐富學生的表達內容,為寫作打好基礎。對於句子和段,我們可以開展看圖說話的訓練。用多媒體展示一幅圖景讓學生用一定的修辭、句式、表達方式來進行表達,由此來提高學生的思想和情感水平。至於課堂上的小短文練筆更是可以提高學生在語言、結構安排、立意等方面的水平。

  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積累真實生動的作文素材

  中考作文其實是以記敘文為主的,四大型別:半命題作文、命題作文、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都離不開學生的生活內容。因此,我們要鼓勵學生“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精彩之處,抓住事物的獨特之處,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以我手寫我心。

  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回憶最近的校內外活動,如,運動會、社群活動等,作為寫作的素材。在這一過程中,雖然這些都是學生經歷過的,但是這些經歷在學生的頭腦中較為模糊,缺乏自己的感受,所以,我們要培養學生日常觀察、積累的習慣。

  可以透過日記方式讓學生記錄每天的一件小事、一處景物、一點讀書觀後感等。真正的寫作其實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們不光要讓學生觀察積累,還要讓學生學會把積累的素材一點一滴疊加到一起,有效地組合,再進行加工,如此這般,這些素材在學生的頭腦裡才能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深刻,寫作時便會出現“文思泉湧”。

  指導學生“泛讀”和“精讀”“邊讀邊寫”,由此提高作文教學效率。利用範文和身邊作者所創作的文學作品給學生誦讀,讓學生明白文學創作並非可望而不可即, 消除學生對作文的恐懼感和神秘感,使學生找到榜樣和信心,從而對寫作產生親近感和濃厚的興趣。

  作為間接材料,我們必須指導學生透過閱讀來豐富自己的語言材料。以課本為例,鼓勵學生多記、多背及時摘抄,分類整理,除了課本還要大量閱讀經典名著,擴大學生的閱讀面,並且邊讀邊做閱讀批註輔助記憶。

  三、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放飛思想

  長期以來,由於作文教學死板,不敢創新,寫作課堂中往往規定了寫作的體裁、物件等禁錮了學生的思維,造成了學生的思維狹窄、僵化、虛假,千人一面。為此,我在上作文課時經常以課本作為寫作範本,用課本中的一些文章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比如,在《散步》中,我讓學生大膽想象:如果文中的母親、妻子、有任何一方不滿意我當時的決定,會出現什麼樣的場景?讓學生展開想象改寫文章結尾。除此之外,我還經常和學生談起他們看過的一些著名影片,一起分析裡面的人物性格,引導他們從不同側面去觀察人物、看待事物,寫作中學會獨闢蹊徑,反彈琵琶。讓學生明白無論是生活中的直接素材還是書上的.間接材料都是需要再加工的,寫人記事不能總是陳年舊事千篇一面,要學會變通、比較、發現和聯想,陳舊僵化的作文得不到讀者的青睞。

  四、寫作前的情境引入和初稿完成後的自我修稿

  “語文”本身承載著文化,承載著優雅,承載著美,當學生在構思時我們可以依據學生寫作的內容藉助多媒體將學生帶入寫作佳境,如,播放一些舒緩的古典音樂、一些雅緻的圖片,讓學生身處一定的情境中觸發寫作情感,感受寫作的美妙。當一篇初稿完成時要指導學生先進行自我修稿。學生是寫作主體,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情感表達,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基礎常規修改和自我品賞。此外,教師也可組織學生小組互讀交流、評賞精彩,以此來強化、維持學生的寫作熱情。

【語文課堂中作文教學】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