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藝術> 細說廣東漢樂的藝術特色

細說廣東漢樂的藝術特色

細說廣東漢樂的藝術特色

  廣東漢樂

  廣東漢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隨著歷代漢民族的南遷,自4世紀魏晉時代以來,漢民族發生了多次大規模的南徙。尤以13世紀宋亡前後,南徙規模最大。南遷的漢民族,居住在粵東、閩西和贛南。先入為主,後至為客,當地人稱他們為“客家”。客家人帶來了異鄉習俗,還帶來了古代的中原音樂文化,“中州古調”、“漢皋舊譜”就是世代相傳的舊有樂譜。據此,廣東漢樂已有1600多年曆史,即使是宋亡前後起算也有700多年了。

  在長期的流傳中,漢樂有過種種稱謂。如“國樂”、“中州古韻”、“客家音樂”、“外江弦”、“漢調音樂”、“鑼鼓吹”、“打八音”等。為了正本清源,一九六二年第一屆羊城音樂會上,經眾多音樂家研討,正式定名為“廣東漢樂”。

  廣東漢樂分佈在廣東梅州、汕頭、韶關、惠陽等地區,又以梅州市大埔縣為代表,舊稱客家音樂、外江弦、儒家樂、漢調音樂等。據查是古代漢民由中原南遷時帶入的',有“中州古樂”之稱,在大埔流傳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歷史。廣東漢樂保留了原有中原音樂的特點,並與大埔當地的民間音樂(如打八音、中軍班音樂)等相融合,同時又吸納了潮樂(如大鑼鼓)的一些成分,已成為廣東三大樂種之一。

  廣東漢樂作為廣東省地方民間樂種之一,有自己的完整體系和藝術風格。傳統的廣東漢樂所用樂器有文樂和武樂(打擊樂)之分,文樂類的特色樂器有頭弦、提胡、椰胡、嗩吶和箏;武樂類的特色樂器有大鑼、豌鑼、當點。廣東漢樂的曲目豐富,演奏形式多種多樣。80年代有譜可查的曲目就達600多首,其中絲絃音樂350多首,中軍班音樂60多首,項吶曲牌120多首,民間小調60多首。其樂曲有來自中原宮廷音樂、古代音樂的,如中軍班樂曲《大樂》、絲絃音樂《南進宮》;有由古琴曲演變或摹仿而來的,如《漁樵問答》;有原屬琵琶曲的,如《浪淘沙》;有原屬戲劇曲牌的,如《得勝令》;也有由民歌、小調轉化的,如《剪剪花》。線絃樂曲有“串調”和“大調”之分,大調指68板樂曲,餘為串調。廣東漢樂有“硬線”與“軟線”之別。中軍班音樂的樂曲按其用途性質分為禮樂、喜樂、祭祀音樂、敲板調和小調吹奏等門類。

  從漢樂曲牌名稱來看,既有高貴氣派的《將軍令》、《北進宮》、《朝天子》等,也有典雅清秀具有儒家風範的《柳葉金》、《琵琶調》、《西廂詞》等,還有緊貼大眾生活的《迎賓客》、《百家春》、《嫁好郎》等。在當今的影視藝術舞臺上經常可以聽到漢樂《出水蓮》那優雅高潔的旋律,它已經成為廣東漢樂的代表作。從廣東漢樂演奏的樂器看,有文樂和武樂之分。文樂類的特色樂器有頭弦、提胡、柳胡、嗩吶和箏;武樂類的特色樂器有大鑼、碗鑼、當點。

  按照傳統的演奏形式、長期沿革的演奏習慣及不同用途,廣東漢樂分成五個類別。一是絲絃樂,俗稱“和絃索”。它是廣東漢樂中最普及、最大眾化的演奏形式。演奏時以頭弦(俗稱“吊規子”)或提胡領奏,配以揚琴、三絃、笛子、椰胡等樂器。二是清樂,又稱儒樂。它追求比較高雅的演奏形式,為文人雅士所偏好。演奏時樂器較少,主要有古箏、琵琶、椰胡、洞簫等,人稱箏、琶、胡“三件頭”。三是漢樂大鑼鼓,又稱八音。它主要應用於民間迎神賽會或鬧元宵等客家傳統節日。演奏時以嗩吶主奏,

  另輔以大鼓、蘇鑼、大小鈸、碗鑼、銅金、小鑼、馬鑼(八音用)等打擊樂器。四是中軍班音樂。歷史上它主要由職業或半職業的民間音樂班社演奏,作為儀仗性質的音樂,主要用於民間的婚喪喜慶活動。演奏時以嗩吶為主奏樂器,配以打擊樂和若干絲絃樂。五是廟堂音樂。它是舉行宗教法事時演奏的吹打音樂,演奏時以嗩吶為主,配以打擊樂和若干絲絃樂。

【細說廣東漢樂的藝術特色】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