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的探討論文

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的探討論文

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的探討論文

  1.積極心理學的起源

  20世紀上葉,世界接連經歷了兩次大的戰爭。長期而嚴酷的戰爭,極大地破壞了人類的幸福生活。面對這樣一個千瘡百孔的世界,對各種問題的修復和解決便顯得日益重要。而對於心理學而言,其主要任務也就隨之變成了治癒戰爭創傷和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為紊亂的秘密,找到治療或緩解的方法。雖然心理學家們也從未放棄過對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再加上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興起,雖然對積極心理學也產生了影響,但很可惜的是,在這種特定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下,使積極心理學始終處於消極心理學的陰影裡。到了20世紀90年代,世界格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使人們對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取向的期待也發生了變化,正如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賽裡格曼(SeligmanM.E.)所言:"當一個國家或民族被飢餓和戰爭所困擾的時候,社會科學和心理學的任務主要是抵禦和治療創傷;但在沒有社會混亂的和平時期,致力於使人們生活得更美好則成為他們的主要使命。"也正是基於這樣的一種時代背景,積極心理學開始重新回到心理學家和公眾的眼前。

  2.積極心理學的理論觀點

  積極心理學主張心理學要以人固有的、實際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為出發點,提倡用一種積極的心態來對人的許多心理現象(包括心理問題)做出新的解讀,從而激發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並利用這些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來幫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並獲得良好的生活。[1]它是對病態心理學的"揚棄"與價值轉向,它更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積極方面,指出心理學不能依靠對問題的修補來為人類謀取幸福,問題消除並不等於獲得健康,人不是為了沒有問題而存在,人是為了生活幸福而活著。因此它主張採取更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挖掘人的積極力量與潛力,激發人的活力,幫助人們樹立自信心,堅定生活信念,尋求和掌握獲得美好幸福生活的`方法與途徑。它的研究領域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主觀層次的積極體驗的研究;二是個人層次的積極個人特質的研究;三是群體層次上的積極組織系統的研究。[2]

  3.我國大學生在就業上產生心理壓力的原因。

  大學生產生就業心理壓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主要從主客上來分析。客觀上主要體現高校的專業設定與社會經濟對人才的要求有脫節,學科知識的滯後性,畢業生人數與社會需求的不平衡性,以及人事制度的不完善性,這些都造成了當前大學生就業困難,從而造成學生就業的心理壓力。而大學生主觀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現為:一、期望值過高,即大學生自己的高期望與社會的低接納之間出現不一致,導致他們的心理上嚴重失衡,從而產生了壓力;二、是功利化傾向,過於強調工作給予自己的回報;很多畢業生對於工作的要求沒有把關注點放在未來的發展空間上,而更多的是要求當前的工資要達到什麼樣的水平。三、社會實踐能力弱,現在很多單位的負責人都反應現在大學生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實踐能力太差,就容易讓大學生到單位後無所適從,不能給自己一個很好的定位,也容易導致他們心理上產生壓力。

  4.用積極心理學的理念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策略

  積極心理學倡導用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來面對很多現象,來解釋一些問題,那麼我們也可以從這個角度來探討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的策略。

  4.1熟練掌握本專業的理論知識,為將來的工作打下基礎。專業知識是一個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只有掌握了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才具備了走入工作崗位的能力。可能有些人會說"學校所學的知識根本與社會不能接軌,沒必要那麼認真"。其實不然。首先,一個人不管他所掌握的知識還是技能是否是很尖端,但至少這些知識會讓他信心十足,他會覺得自己具有這方面的能力,自己不是一個一無所長的人;其次,所有的知識都是一脈相承的,任何一門知識或是學問都不可能獨立存在,就拿學心理學的學生為例,畢業後他可能做的是銷售的工作,按大家的理解這是與他的專業也是相去甚遠的,但是我們經常會聽到有經驗的人說,做銷售你要學會察言觀色,要抓住對方的心理,那麼在這個過程中的,他以前所學的心理學的知識就能對他的工作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最後,我們可以說在所有的大學所開設的專業中,沒有一個是永久不衰的,都具有一定的時代性,經濟的發展,必然會有不同的要求的產生,所以我們要堅定一種信念:那就是我所學的專業就是最好的,我一定要把它鑽透。

  4.2發展綜合素質,培養各方面的能力。現在很多的用人單位普遍反應現在的大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太差,嘴上說的頭頭是道,但卻不能用於實際,不能用這些知識為公司創造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因此,為了能在就業的殘酷競爭中脫穎而出,我們必須要具有其他人所不具有的能力,那就是實踐能力。同時,多參加社會實踐還可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而且還可以鍛鍊與人交往的能力、處理事情的應對能力,以及與同事夥伴的團結協作能力等等,而這些能力是在以後的工作中所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同時參加社會實踐也可以鍛鍊一個人勇氣與膽量,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對一些問題的看法與觀點,其實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創新點。現在也有一些大學生,面對自己心儀的工作單位沒有勇氣去敲門,那這樣就只會與機會擦肩而過,空留遺憾了;有些同學是好不容易進去了,卻始終不知如何挖掘自己的潛力,找出創新點。

  4.3提高自己應對挫折的能力。有一句話大家耳熟能詳:失敗乃成功之母,從哪跌倒再從哪爬起來,但實際上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卻寥寥無幾。現實的情況是,一次的挫折就有可能讓一個大學生從此消沉,這也可能是與現在的社會環境有關,現在的獨生子女較多,這些學生在家都是家裡的中心,從來也沒有經受過什麼挫折,再加上現在的學生都比較自負,因此一次的挫折就可能打跨他們。因此大學生需要提高自己的受挫能力,正確看待每一次的挫折,一次挫折一個經驗,用一種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那麼挫折就不算什麼了,而且還會讓他們在經歷了挫折之後變得成熟穩重,懂得思考,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挫折是一筆財富,只是需要我們用心體會,認真對待,變壓力為動力,那麼就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用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來面對這個世界,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想信自己的能力,那麼你就一定能收穫一個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況志華,任峻.積極心理學:人性的理性復歸.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7(02)

  [2]張惠霞.積極心理學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轉向的啟示.科教文匯.2008(01)


【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的探討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