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當課堂交流陷入困境怎麼辦

當課堂交流陷入困境怎麼辦

當課堂交流陷入困境怎麼辦

  在研究性閱讀課堂中,由於研讀的專題比較集中,內涵豐富,對課文有較大的覆蓋面和穿透力,因此學生經過研讀後對課文的理解會有相對大的寬度和深度,可供他們自由發揮的餘地也比傳統的提問應答要大得多,當課堂交流陷入困境……。但同時,學生也會產生更多的困惑、迷茫和偏解,使課堂交流陷入“困境”。面對這些始料未及的變化,教師宜於採取哪些對策,使之化險為夷呢?一、當交流呈現膠著狀態時。學生在交流時,往往會出現交流的步驟不清,或交流的內容過於籠統的情況,使得課堂交流難以深入,呈現長時間止步不前的“膠著”狀態。這時不可僵持,教師應冷靜地分析原因,採取對策,奪路解困。對於由交流的步驟不清所引起的膠著狀態,可採取梳理步驟,由淺入深的對策。著名特級教師支玉恆老師執教《曼谷的小象》一課,讓學生根據黑板上的“車陷坑”、“阿玲”、“拉汽車”、“洗汽車”等詞把課文的這個故事講一講。

  學生一時講不清楚,支老師就說:“我給你們提個頭,這樣講,先講在什麼地方,第二講時間,第三講阿玲,第四講誰了?第五呢?第六呢?”這樣按順序一經梳理,學生就能言之有序地進行交流了。縮小範圍,化整為零的方法則適用於交流的內容過於籠統時的膠著狀態。一位教師在引導學生研讀《憶鐵人》一課時,問:“鐵人睜大了眼睛,‘哦……咳!’他向司機喊道:‘掉頭,回去!’這幾句話的含義是什麼?”學生說的大多是“鐵人心裡只有群眾”、“鐵人工作認真”等概念性評價,缺乏對課文語言的品味和對彼時彼景的再造想象,教育論文《當課堂交流陷入困境……》。於是這位教師“化整為零”,問:“鐵人睜大了眼睛說的只有兩個字,卻用上了不同的標點符號,這是為什麼?這裡的省略號省略的是什麼?

  在省略號到感嘆號的轉變中,鐵人的心裡是怎樣想的,感情起了哪些變化?”這樣用小問題一引,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了起來。二、當交流呈現低谷狀態時。在課堂交流中,學生有時會被語言的表層意義縛住了手腳,不能深入思考,在屢次碰壁後,學生會失去交流的熱情,使課堂交流呈現低谷狀態。這時可以運用創設情境,帶情入境的方法以提高學生思維的活度,帶領學生的.交流向正確、深入的方向推進。

  請看下面一個教例:理解“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一句中“暖”字的含義。下面是學生對“暖”的理解:生:水不斷撞擊雲崖,摩擦生熱,因此用了“暖”字 。生:“雲崖”就是高聳入雲的山崖,它很高,離太陽相對近了,因此“暖”了。生:水被太陽曬得溫度升高…………師:(稍皺眉)為了較透徹地體會“暖”字的含義,我們來聽一聽紅軍戰士奪取金沙江的經過。

  (播放配樂錄音:1935年5月,我軍成功運用調虎離山之計……戰士們順利渡過金沙江,望著湍急的江水拍打高聳入雲的山崖,心裡樂滋滋暖融融的)生:“暖”是指戰士們心裡暖融融的。生:是形容戰士們心裡高興。生:是指戰士們的內心無比激動、興奮之意。這是特級教師施建平執教《長征》一課時的一個片斷。學生圍繞“暖”字盡其所思,可謂“眾裡尋他千百度”仍未有結果。當學生的思維走進低谷之際,施老師沒有迫不及待地“逼問”,也沒有煞有介事地亮出“底牌”,而是採用了聽賞的形式,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會領悟,終於出現

【當課堂交流陷入困境怎麼辦】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