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資訊科技與物理課堂整合之我見

資訊科技與物理課堂整合之我見

資訊科技與物理課堂整合之我見

  【摘要】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以多媒體、計算機、通訊和網路為核心的資訊科技現已影響到人們生活、生產、學習和工作的各個方面。教育、尤其是學校教育作為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主陣地,應該具有前瞻性,並使得我們培養的人既要滿足社會的需要,又要符合人未來的發展。所以,將資訊科技運用到學校教育中去,顯得既迫切又必要。可以預見:將資訊科技與物理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其效應無異於一場革命,本文僅就這一方面,結合我個人的實踐,談一談一些認識和感受。

  【關鍵詞】 多媒體技術 計算機技術 資訊科技 傳統教學

  當今世界,科技高速發展,知識量、資訊量翻番的時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短,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日新月異。其中,以多媒體計算機技術、通訊網路技術為核心的資訊科技影響著人們生產、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方方面面。在這種大背景下,目前的學校教育,無論是課程體系、教材結構;還是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都正處在新一輪的改革中。這種改革的主旨主要體現在下面的幾個方面: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注重課堂教學與生產、生活相結合;注重人的可持續性發展;注重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因此,把資訊科技應用到物理教學中勢必對人的培養規格、培養目標以及傳統的對人的培養模式均產生了極大的衝擊。本文僅就我個人所遇和所識,談一談這些問題。

  一:資訊科技與物理教學的新格局

  (1)現有載體資訊量不足,知識更新慢

  眾所周知,當今世界已跨入知識經濟、資訊時代。作為在傳統教學中知識的主要載體------教材,已經在有些方面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也不符合人的未來發展的需要,這體現在兩個方面:知識量的嚴重不足,使得學生的視野、思維受到極大的限制。大家都知道,初中強調的畢竟是基礎教育,要求受教育者有較寬的知識面,見多識廣,這不僅僅是為了應付以後的考試,更主要的是為了讓受教育者更好地適應社會,更好地滿足人的持續性發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教材知識更新的'速度慢。儘管在最近幾年,教材作了一些改革,試圖把當今社會生活、生產中最具有典型性的新科技納入到其中,但量有所限,更新的速度也遠遠地落後於科學技術發展的速度。

  (2)打破思維的條條框框,讓思維活躍起來

  人的培養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不只是絕對地看這些人擁有知識的多少,更主要的是看這些人是否有良好的思維品質以及是否能很快地適應社會。而現在的班級教學制度,其歷史已有幾百年,它有很強的生命力,也有很多優點,到現在還少不了它,但有些過於傳統、保守的地方畢竟與社會發展、生產力的進步不協調,除了上面所述的以外,還有,受教育者在從小學到高中所遇到的教師數量並不多,由於每個教師是在特定的生活、學習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再加上多年的從教經歷,于思維的模式上,易於形成“慣性”並深深地影響著學生,使他們的思維模式同樣受限,學生的潛力------思維的開放性、創新性得不到開發。更有甚者,學生還有可能成為他們的“複製品”。在另一個層面上,教材的編寫也只是侷限於數量較少的老師,其情形亦類似於上面。在這一點上,如能把資訊科技與傳統教學有機、良性地結合起來,則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緩解這個問題。

  (3)物理學科的特點

  物理學屬於一門自然學科,課本上的知識多是人們在以往的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逐漸積累起來的。對學生來說,純屬間接知識,這其中,有不少知識很抽象,難於為學生所理解和接受,同時在現行的教學條件和裝置的侷限下,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很難開足、開齊,但如果在物理教學中,合理地將資訊科技嵌入進去,充分發揮它的優點(如:模擬實驗規範精確,形象直觀等),則既可以彌補這些方面的不足,又為學生理解和接受知識降低了難度。

  二:資訊科技的一些優勢

  (1)容量大

  上過資訊課的老師,都有這種體會: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一般來說,資訊課(將資訊科技與物理教學結合起來的課的簡稱)的容量大,在傳統新課教學中,要完成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45分鐘的時間往往非常緊張,而且大部分時間都是老師在講(不敢讓學生自做),學生被動地聽,例題講得少,作業在課堂上基本上沒有時間處理。這些問題在採用了資訊科技之後,往往能輕而易舉的得到解決。這樣,一方面節約了寶貴的上課時間,提高了效率,課堂教學得到最佳化;另一方面,也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在此基礎上,如果能恰當地引入網路技術,這種優勢將更加明顯。

  (2)效果好

  教學要講直觀、形象,尤其是碰到抽象的、難於理解的知識更應如此。在資訊課中,提供給學生是良好的圖形介面、互動式的學習環境,同時,聲、光、色並存,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途中,心理上比較放鬆,易於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注意力能較長時間保持在興奮狀態,另外,多種生理器官共同參與,給學生造成深刻的、積極的印象,學習效果良好。

  (3)利於探究式學習

  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的主導往往重於學生的主體,學生在教師固定的思維模式下,被動地學習,他們的思維得不到張揚,標稱優秀思維品質的開放性、發散性,創新性得不到培養,不利於學生的發展。但是在資訊科技介入之後,尤其是比較好的多媒體課件或直接在網路環境下,學習過程中師生、生生之間良好的互動性,合作性,學生個體學習內容的自主選擇性,學習過程中的較大的自由度都真正使得學生從課堂教學中的“後臺”走到“前臺”,真正地體現了“學生主體”的地位,打破了傳統模式中很多人為的條條框框,這既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又給學生良好思維的形成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4)方便易行

  把資訊化引入物理教學,將使得課堂教學的外延大大地的延伸。比如,我校自去年開始,就開通了校園網,建立了本校的網站,在總的網站下面,每個學科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站,相關的老師也建立了自己的網頁。在這些網頁、網站上,有較為豐富的教學資源,如:探究式學習、試題庫、網上考試、教材介紹(包括難點和重點,以及處理的方法等),網上疑難解答,還有素材庫等等,這些豐富的資源隨時都在網上,學生無論在哪個地方,只要他具備了上網的基本條件,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5)教學手段多樣化

  在過去的物理教學中,限於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學校經濟條件,很多教師只能在教室裡,按照傳統的模式進行教學,教學手段單一,教學過程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不高。但有了資訊科技,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和教材的知識結構,合理地嵌入資訊科技,以求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以上所述,只是我個人在從事這一方面工作的一些感受,而且肯定還是掛一漏萬的,如有不對的地方,敬請指正。

【資訊科技與物理課堂整合之我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