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淺談情感調控與最佳化數學課堂教學

淺談情感調控與最佳化數學課堂教學

淺談情感調控與最佳化數學課堂教學

  從資訊理論的觀點看,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間的資訊流透過程,是以實現教學目標為目的的教學資訊控制過程。課堂教學資訊系統是由語言資訊、行為資訊和情感資訊三個要素構成的。在課堂教學中,不但要充分發揮語言資訊和行為資訊的要素功能,而且要發揮情感資訊的要素功能,使三者呈立體交叉排列、最佳化組合、協同作用,以師生緊密合作、共同活動來實現教學資訊系統的整體最佳化。

  在課堂教學中,常有學生對學習數學不感興趣,而導致教學效果欠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偏重於語言資訊與行為資訊的傳遞,忽視了情感資訊這個要素在課堂教學資訊系統中的重要作用。這樣,也使構成課堂教學資訊系統的三個要素不能協同作風形成結構功能的最佳化,因而也就很難實現課堂教學資訊系統的整體最佳化。

  情感與認識過程有密切的聯絡。一方面,情感總是伴隨著認識過程而產生,沒有感知、記憶、思維過程,就不能產生情感;另一方面,情感又反過來影響認識過程,它既可以推動,也可阻礙認識過程的發展。情感具有兩種功能:一是資訊功能,即指人們藉助情感進行資訊交流和產生相互影響與作用。情感的這種功能主要是透過表情、動作發揮出來的。如教師對學生談話或講解教材時,平鋪直敘、不動聲色、單調乏味,那就會影響學生對新知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會使他們產生厭學情緒。二是調節功能。愉快、振奮的情感體驗能調動學生智力活動的積極性,易於他們在大腦形成優勢興奮中心,形成新的暫時神經聯絡,以及舊有聯絡的復活,從而促進學生領會知識,鞏固和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

  那麼,怎樣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合理的情感調控呢?

  一、幫助學生建立最佳心理結構,引發學生學習的求知慾。

  在教學中,要注重資訊傳輸的.多樣性、奇異性與靈活性,以積極的刺激引發學生的求知慾。

  例如教學“年、月、日”,上課伊始,教師並不急於揭示課題,而是手持檯曆邊演示邊說:“每當你早晨起床後,翻過一頁日曆時,表示新的一天開始了。一天也就是一日,”隨之板書:日。“今天是幾號?”“今天是23號。”“從這一頁起,到23號的日曆再次出現時,所經過的時間就是一個月。”隨後板書:月。

  “從檯曆的第一頁翻到最後一頁,所經過的時間就是一年。”板書:年。師生談話完畢,教師揭示課題也就結束。這種透過直觀演示揭示課題的方式,具有真情實感,對學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能把學生的思維很自然地帶入預定的教學情境中去,從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

  同樣的道理,利用猜謎引入、故事引入等方法,都可以刺激學生大腦的有關學習的神經細胞高度興奮,神經纖維通道的傳輸達到最佳狀態。

  二、給學生參與的機會,使他們保持最佳心理狀態。

  兒童的年齡特徵決定了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問、好學、好動的特點。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給學生參與學習的機會,引發學生的成就意識,讓學生把發表正確的見解,解決矛看,探求新知看作是學習的成就,使他們的思維始終處於最佳狀態。

  三、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促使學生特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學習的活動中去。

  興趣與學生的學習活動聯絡最為密切,如果學生能把枯燥的數學學習視為一 種享受的話,那麼對數學產生興趣便是必要的前提。因此必須打破封閉的教學結構和單一呆板的教學模式,使教學過程成為一個生動活潑、有聲有色的活動過程,促使學生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學習的活動中去。

  總而言之,在教學中獨具匠心的教學設計,巧妙的前後銜接,以及獨闢蹊徑的解題技巧等等,都具有根強的情感功能。

【淺談情感調控與最佳化數學課堂教學】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