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怎樣最佳化數學課堂教學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怎樣最佳化數學課堂教學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怎樣最佳化數學課堂教學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既是一個可控的資訊流透過程,又是完成數學教學任務的主要途徑。對教學過程中各種結構形成 的最佳化制控與調節,則是大面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作為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教師, 應特別注重以下幾點。

  一、激發動機,培養學生思維意向品質

  動機是直接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內部動因和動力,心理學家布魯納把“動機原則”作為一個重要教學原則, 認為教學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兒童是有個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動 須以某種興趣作先決條件。興趣可以產生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力源之一,有了興趣,教學才能取得 良好的效果。如教學“相遇問題”時,為了掃清學習障礙,上課開始,教師可創設這樣的情境:先由兩位同學 從教室的兩端面對面地行走,設問:“①這兩位同學行走的方向怎樣?②兩位同學行走的結果如何?……”這 樣透過生活實際的直觀演示,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理解“相向”、“相遇”、“相距”、“同時”等 抽象概念,積極主動地參與對新知識的探求。其次是加強思維方法的指導。小學生對程式化的教學方法感到枯 澡,要注意把學生熟悉的事物同所學知識聯絡起來,變抽象為直觀。如,透過“學號是質數、合數的學生分別 站起來”的遊戲,使學生形象地領悟質數與合數的區別,又如,教學圓柱的側面積時,讓學生把紙筒沿豎向剪 開,展示出長方形,學生透過直觀操作,很快推匯出圓柱側面積計算公式。三是透過變換那些用來說明概念的 直觀材料或事例的形成,使其中的本質屬性保持恆定,而非本質屬性時有時無。作這樣的變式練習,能使學生 思維活動從偏見與謬誤中解脫出來,從而靈活地應用一般的原理、原則。例如題組:

  (1)一桶油漆,第一次用去1/5千克,第二次用去這桶油漆的4/5,剛好用完,這桶油漆有多少千 克?

  (2)一桶油漆,第一次用去4/5千克,第二次用去這桶油漆的1/5剛好用完。兩次一共用去多少千 克?

  (3)一桶油漆,第一次用去1/5,第二次用去4/5千克,剛好用完,這桶油漆重多少千克?

  這種變換敘述形式的練習,儘管問題敘述不同,但學生透過仔細審題,很快便能理解這幾道題的實質都是 求這桶漆油的重量,從而培養了積極思維的意向品質。

  二、增加含熵資訊,提高思維密度

  如果資訊本身一部分已被認知,還有一部分不確定性(熵)不能消除,這類資訊就稱為“含熵資訊”。學 生學習就是接收資訊——消除不確定性的過程。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處處“講深講透”,學生得不到“生疑—— 解疑——省悟”的一波三折,那麼充斥這節課的便是“飽和資訊”,便無法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其產生內 驅力,學生的思維就得不到發展。思維的是一個資訊傳遞、接收和貯存、加工的過程。因此,要激發思維活動 ,必須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控制,有計劃,有目的地傳遞含熵資訊,從而提高思維密度。

  1.以內部言語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數學課堂教學,要讓學生能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這就要求 教師對學生提出思維要求,而且要留有一定的空間,讓學生獨立思考。在教學中,讓學生先想一想再去做。使 學生言語與行動逐步起著自覺調控作用,促進思維的“內化”,從而發展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例如:“五( 1)班現有學生49人,男女生人數的比是4∶3,五(1)班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對這樣的應用題, 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試著做,而不是由教師直接教給解法。學生透過認真的思考,可以找出多種解法。

  解法一:4+3=7 49×4/7=28(人)……男生

  49×3/7=21(人)……女生

  解法二:4+3=7 49÷7=7(人)

  7×4=28(人)……男生

  7×3=21(人)……女生

  解法四:先求出女生是男生的幾分之幾,再求男、女生各多少人。

  3÷4=3/4 49÷(1+3/4)=49×4/7=28(人)……男生

  28×3/4=21(人)……女生

  再讓學生把思考的過程和方法說出來:解法一是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法二是用歸一法;解法三是用倍 比法;解法四是用分數解。這樣的教學,學生有充分思考的機會,在“想一想”的過程中,內部言語得到了發 展,從而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2.以內部言語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現代教育觀認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即思維活 動的教學。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通常是以語言為載體表現出來。俄羅斯心理學家加里培林關於智力形成 的學說提到,智力活動始源於物質活動,以語言為中介,內化為“人腦”的內部言語。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 學生在操作學具時,要把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達結合起來,也就是從“外化”到“內化”,在操作中 使“操作”與“思維”緊密結合,從而發展學生的內部言語,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在進行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的教學中,可以安排三個層次的操作,即三個層次的思維訓練。第一 層,操作後問: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分別和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麼關係?為教學公 式中“除以2”奠定基礎;第二層,讓學生抽象出“任何三角形的面積都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第三層 ,進一步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別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的關係。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 自己推匯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講出是如何推導的,公式中“底×高”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除以2。 這樣引導學生緊扣操作活動中的“想一想”進行獨立思考,不僅發展了內部語言,而且使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和演繹推理能力得到了較好的訓練和培養。

  三、訓練主體思維,最佳化思維品質

  數學既能鍛鍊人的形象思維能力,又能鍛鍊人的邏輯思維能力。主體思維善於在事物的不同層次上向縱、 橫兩個方面發展,向問題的深度和廣度發展,達到對事物全面的認識。為此,教師應重視在數學教學過程中, 揭示數學問題的實質,幫助學生提高思維的凝練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先對問題作整體分析,構建數學 思維模型,再由表及裡,揭示問題的實質。當問題趨於解決後,由此及彼,系統地研究相關的問題,做到解決 一題就可解一類題,即觸類旁通。以對應用題的訓練為例,教師要善於從橫向、縱向、逆向、系統等多層次、 多方向上進行演變、擴充套件、加深,才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密度和容量。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既不增加學生 負擔,又能提高教學質量之目的。

  1.縱向延伸。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溝通前後聯絡,弄清知識由淺入深,逐步深化的遞進層次結

  1/4,第一次修了多少千米?解答後再縱向延伸:如果改變題目的條件,怎樣解答,如果改變題目中的 問題,又怎樣解答。

  2.橫向展開。學生解題後,還可以橫向展開,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多種途徑進行解題(此種方法多適 應於練習課與複習課)。例如:“修一條1800米的路,3天修了120米,照這樣計算,修完這條路共用 多少天?”可以這樣引導學生:①以1天修的路程數表示效率;②以修1米所用的時間表示效率;③以修12 0米所用的時間,或以3天修的路程表示效率等方法進行解答。

  3.逆向迴轉,理解結論。訓練學生從順、逆兩個方向思考問題,有利於提高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和靈 活性。例如:甲乙兩車從A、B兩地相向開出,乙車每小時行60千米,

  比甲車多行1/4,求甲、乙兩車一 小時共行多少千米?解答之後,再把解題結果作為已知條件,引導學生逆向編題。如:甲乙兩車一小時共行1 08千米,乙車每小時比甲車多行1/4,求甲、乙兩車每小時各行多少千米?顯然,這道題的難度要高於前 一題。

  4.一題帶一類,構建小系統。例如教完簡單工程問題後,可以將工程問題與工作問題及相遇的行程問題 三者聯絡起來,這樣就能用“同一知識統一解決不同問題”的方法。構建知識的小系統。

  最佳化數學課堂教學,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必須做到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點突出、教學方法合理,教學效 果才能得以保證,減輕學生過重負擔也才能落到實處

【怎樣最佳化數學課堂教學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