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芻議高中語文古詩詞鑑賞教學的策略

芻議高中語文古詩詞鑑賞教學的策略

關於芻議高中語文古詩詞鑑賞教學的策略

  古詩詞鑑賞教學一直都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因為古詩詞的文體、格式以及韻律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學生在理解古詩詞內容時,很容易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部分對古詩詞非常感興趣的學生能夠較好地感悟古詩詞的內涵,但一些不喜歡古詩詞的學生卻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結合教學經驗,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古詩詞鑑賞的學習效率。

  一、以探究形式匯入,激發學習興趣

  古詩詞有其獨特的表達形式,且與現代文學作品的表達習慣相比有很大的差異。一般來說,學生在鑑賞古詩詞時,需要先熟悉相應的釋義。教學時,教師通常會直接給出釋義。這種方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產生倦怠的情緒,之後的古詩詞鑑賞自然無法順利進行。要改變這一情況,教師應改變教學方法,完善匯入模式。探究模式通常都用於開放性較強的學科中,幫助學生突破思維,在古詩詞鑑賞課堂中應用探究模式,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離騷》這篇詩歌的篇幅較長,且運用了賦、比、興的手法,具有多種內涵,與學生現在的生活距離較遠,學生在學習時難以理解其中的一些內容。而傳統的“釋義—閱讀—翻譯—解析”的古詩詞鑑賞模式很容易走入教學誤區,不利於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可將“探究模式”引入古詩詞鑑賞課堂,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鑑賞學習,如第一組學習第一章“被貶”,第二組學習“反思”,第三組學習“再試”等。在此過程中,教師根據小組的學習情況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指導。分組學習後,學生可以在討論中更深入地理解詩歌的內涵,且有更多的時間攻克詩歌中難以理解的字詞。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改變了傳統的授課方式,讓學生在積極探究中對古詩詞進行鑑賞與感悟,為今後學習古詩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體會作者的情感

  一些作者在寫詩詞時十分留心觀察與自己主觀情感相符的景物,並在描寫景物的同時融入自己的情感,由此達到詩情畫意的協調統一。在鑑賞此類古詩詞時,教師應先帶領學生誦讀古詩詞,使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內心情感,從而逐步提高學生鑑賞古詩詞的水平。

  例如,在帶領學生鑑賞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時,教師可先講解一下陶淵明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他的生活經歷,這樣學生自然能夠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感情。隨後,教師可要求學生反覆誦讀這首詩,進一步體會其寫作特點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透過朗讀,學生能體會到“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這句展現的是因為土地貧瘠,野草遍地,作物荒涼的景象;“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描寫了作者早出晚歸的生活,雖然生活條件艱苦,但總有明月相伴,可以稱得上是怡然自得;“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這幾句描寫了田園耕作的艱辛,其中“衣沾不足惜”這句詩看似平淡,但結尾處,作者說“但使願無違”卻表達了作者不想與他人同流合汙,更不願意在這樣汙濁的環境中迷失自己,嚮往返璞歸真的生活信念。整首詩語言平淡,沒有進行太多修飾,而正是平淡的語言,才能夠體現出詩的意境美。

  可見,在帶領學生鑑賞古詩詞時,透過反覆朗誦和分析,可以使學生深刻地體會作者的情感,以及創作時的心境,從而激發學生鑑賞古詩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

  三、學會品味古詩詞語言

  文學是一門語言藝術,詩詞更是其中的精華,因為古詩詞雖短小,卻蘊含豐富的情感內涵,因此細細品味詩古詞語言是鑑賞古詩詞的重點。高中語文古詩詞鑑賞是閱讀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整體上看,閱讀的過程也是緣意學文的過程,品味鑑賞古詩詞語言的過程,也就是“學文”的過程。新課改對於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參照語境來揣摩詩句含義,體會詩詞的表達效果。此外,還需學會鑑賞詩詞,感悟作品形象,品味詩詞語言。”筆者認為在鑑賞古詩詞語言時,可採取如下方法:

  第一,把握古詩詞的語言結構。在鑑賞古詩詞時,學生先接觸到的是語音符號,透過語音符號來把握語義。從接受的角度看,語音節奏就成了學生認識古詩詞的表層形態。

  第二,認真閱讀古詩詞的遣詞造句。古詩詞中的遣詞造句都精煉且含蓄,具有深遠的意境。詞句的選擇與組合,加上不同修辭的運用,是古詩詞語義構建的單元,同時也是將情感融入語言的重要方式。從某種層面看,古詩詞的遣詞造句是鑑賞古詩詞的關鍵環節。例如,《過華清宮》中,“長安回望”寫出了皇帝本應該留在京城處理政務,但為了討好貴妃,卻去遊山玩水,於是便有了“長安回望繡成堆”的描寫,“繡成堆”這幾個字用得非常傳神,概括了驪山的風景,而“紅塵”則描繪了送荔枝的艱辛。在《過華清宮》開頭,作者並未提到荔枝的事,所以學生初讀時並不瞭解為何“山頂千門”要開啟,直到最後才知道“一騎紅塵”居然是為貴妃送荔枝。

  第三,品味古詩詞的體式結構與表現手法。古詩詞中,較為常見的結構形態包括層層鋪墊、巧妙過渡以及起承轉合等。古詩詞的表現手法也多種多樣,如聯想、情景交融等。例如,《沁園春·長沙》這首詞就充分做到了情景交融,上片描寫景物,下片抒發感情。按照寫景的順序來看,是從仰視轉為俯視,動靜結合的方式來描寫景物。

  四、開展綜合練習,提升鑑賞能力

  在古詩詞鑑賞中,除了鑑賞方法與技巧,還需要多開展綜合練習,逐步提高學生的鑑賞水平。因此教師應當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入手,將古詩詞鑑賞向課外延伸。

  第一,向教材外延伸,使學生在對比閱讀的過程中得到提升。例如,鑑賞了《念奴嬌·赤壁懷古》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比閱讀《赤壁賦》,並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進行交流討論,最後學生得出瞭如下結論:從寫景方面看,《赤壁賦》描寫了浩渺之景,能夠使人們感受到生命的渺小;而《念奴嬌·赤壁懷古》則描寫了宏偉壯觀的場景,為接下來周瑜的登場做了鋪墊。在懷古方面,《赤壁賦》發問曹操“而今安在哉”,感嘆人生苦短;而《念奴嬌·赤壁懷古》則透過描寫周瑜“大江東去浪淘盡”,感嘆人生如夢。從抒情方面看,《赤壁賦》表達了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而《念奴嬌·赤壁懷古》則表達了傷感的情感。

  第二,向歷屆高考試題拓展,使學生在練習中鑑賞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鑑賞古詩詞時,教師可恰當地引入歷屆高考試題,同時帶領學生探究高考試卷中詩詞鑑賞的方法與步驟。如首先需要了解資訊,掌握詩意,資訊包括註釋、題目以及作者等,隨後要感受古詩詞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最後要圍繞考題,規範作答。

  綜上所述,在古詩詞鑑賞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新,採取有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使學生的心靈得到滋潤,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由此促進學生人格的完善。

【芻議高中語文古詩詞鑑賞教學的策略】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