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高校輔導員工作初探論文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高校輔導員工作初探論文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高校輔導員工作初探論文

  摘要:本文試圖將積極心理學所提倡的以關注個體優越性為主的積極取向研究應用於輔導員的實際工作中,從兩者的基本思想和結合意義上分析得出積極心理學應用於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提出積極心理學對輔導員工作的幾點運用建議和整合探索的具體途徑,肯定了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情緒體驗、培植積極人格特徵和營造積極組織環境對服務於學生成長成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字:積極心理學 高職高專 輔導員

  由於學生群體的差異性,高職高專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上,相對於本科院校而言,需要更具體、更周到,對學生的引領和指導也更費時費力。面對醫學專業的特殊性,醫學高職高專輔導員如何幫助綜合能力較弱的大學生正確面對和有效應對學習生活壓力,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一直是每一位醫學高職高專院校輔導員共同探索的課題。

  美國20世紀來的積極心理學以一種更加開放和欣賞的角度去看待人的本質、潛能和能力,提倡以一種積極的方式去解讀和引導。我國對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開始於2001年,2005年後才逐漸受到學界廣泛關注,在教育界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筆者認為積極心理學從糾正問題為中心的消極取向,轉變為關注個體優越性為主的積極取向,對醫學高職高專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有著重要的啟示和借鑑意義。

  一、 基本思想

  (一) 積極心理學的主要理念

  積極心理學強調引導者著重於挖掘和調動個體的積極力量,做到個體的自助。具體而言,就是將重心放在培養人固有的積極潛質上,透過培養和擴大人固有的積極力量而使人真正成為一個有價值的、健康幸福的人。它的研究主要有三個內容:1、積極情緒體驗。積極心理學注重人的幸福感、滿意感、快樂感,強調人要滿意地對待過去、幸福地感受現在和樂觀地面對未來,這是與他人友好相處、較好適應社會和應對各種困難與挑戰的基礎。2、積極人格特徵。積極心理學相信人們自身擁有足以應對外界的能力和智慧,擁有愛的本能和各種積極的心理特徵和品質。個體之所以出現問題,在於這些積極的特徵和品質未能有效發揮作用,甚至未被髮掘。3、積極組織系統。每個人所處的環境對個體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建立積極的社會、家庭和學校等外部系統,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

  (二) 輔導員的工作理念

  高職高專院校以培養社會需要人才,成就學生美好未來為辦學宗旨,輔導員主要圍繞這個中心任務開展學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人格特徵,培養獨立自覺的自我管理意識和實現合理合適的自我規劃。輔導員透過注重和引導學生的價值目標、動力思維、路徑思維和方式方法,以達到教育和管理的最佳狀態。輔導員工作物件主要有兩大形式:1、集體性工作。輔導員依託班級和宿舍為單位的活動設計,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提供學生成長成才的積極外部環境,從而影響個體。2、個體性引導。輔導員透過與學生的日常談話和觀察,對每位學生的特性有所瞭解,並篩查出一些有潛在問題的學生,或是自我發展不健全的困難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扶和引導,讓後勁生們能認識問題,轉變思想,改正不良言行。

  總之,新時期的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已不能僅僅停留在被動的治療型應對上,而應注重積極的有效防預,這與積極心理學所推崇的理論與實踐不謀而合,二者在尊重客體的積極能動性上,在構建優良外部系統中都有著很大的關聯性。

  二、積極心理學應用於輔導員工作的意義

  (一)從醫學高職高專學生特點看積極心理學在輔導員工作中的實用性

  從醫學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特點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內心的落差感。由於入學的分數差,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相比本科生存在自我價值感較低、自信心不足的問題,甚至不願意別人拿自己與本科生比較,這種落差感寄存於他們的內心深處。2、學習能力較弱。大多數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方式方法或學習能力存在不足,而醫學專業的高要求和高難度,難免又給學習能力較弱的高職高專學生增加了學習壓力。這種來自學業的壓力如果在很長一段時間無法得到化解,自然就會轉化為一種心理負擔,甚至最終選擇自暴自棄。3、自律性較差。自律意識薄弱給高職高專院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監督和管理學生常常需要耗費輔導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4、自主性不夠。由於學生的自主獨立性不夠,凡事往往較依賴老師,缺乏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獨立處事的能力。這與高校所提倡的學生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有明顯差距。

  這種由於入學差造成的內心消極體驗和人格特徵差異,將對大多數高職高專生的大學學習生活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他們容易埋沒自身優點,遺失自我價值,潛能得不到較好的挖掘。在此情況下,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能借鑑積極心理學提倡的理念,注重引導學生以“積極體驗”來發掘和塑造學生潛能,以一種鼓勵式、激勵式的方式來引導和啟發學生,讓他們在正視自我、接納自我的和諧愉快中慢慢調整心態,拓展自身優勢,更好地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生活技巧和策略,以最佳的狀態應對未來。

  (二)從醫學高職高專院校特點看積極心理學在輔導員工作中的必要性

  從醫學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特點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學制少。醫學高職高專學制一般為3年,有些專業甚至在大二年就開始進行臨床實習,在1-2年的時間裡,輔導員要摸清學生特性,並有效加以引導,對輔導員工作是項挑戰。2、重專業。雖然大部分高職高專院校希望能借助大學生思想政治、職業生涯規劃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來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但學科和學校特點是醫學高職高專必須面對的,專業課程的設定佔據著學生的大多數課程,學生職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和掌握情況更是所有高職高專院校視為的生存根本。大部分醫學高職高專的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氛圍相對於綜合性大學較弱。3、課業壓力大。課業壓力是所有醫學專業學生肩上的“大山”,學生的課外娛樂時間較少,單一和高強度的學習生活難免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輔導員如果能有意地培養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扭轉學生枯燥乏味的消極心理,並化壓力為動力,這將對醫學高職高專學生人才培養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醫學高職高專的院校特點給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難度,如何克服這種“先天不足”,將對學生的道德品質、思想覺悟和心理健康三者的引導相互融合,發揮高校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筆者認為輔導員應善用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尊重、理解、關心和幫助學生,增加師生間的親近感,增進輔導員個人的威信力和感染力,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應對學習生活的各種困擾。

  (三)從高校學生管理看積極心理學在輔導員工作中的可行性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重在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和自我明辨,這其中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關鍵,這也是近幾年高校一直倡導的“以人為本”理念的核心內容。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落腳點在於重視人自身的發展,而積極心理學所認為的,人雖然會因內心的衝突產生破壞性的消極影響,但人自身也有修復能力和自我完善的功能,這與學生管理工作中強調和重視人自身發展相互切合。輔導員在認識到學生個性的差異性上,應當避免傳統的.“出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工作思路,巧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指導實踐,在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學生優點和價值。

  三、積極心理學對輔導員工作的運用建議

  目前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和學歷背景各不相同,非心理學專業的輔導員對心理學知識瞭解甚微,對積極心理學的內容可能從未耳聞,這就需要輔導員以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為出發點,不斷加強自身職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緊跟時代主旋律和青年特點,與時俱進,以學生為本,轉變工作理念、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技巧,才能作學生的知心人和指路人。

  (一) 加強自身學習,提升職業素養

  輔導員面對的客體是青年學生,每一屆的莘莘學子們身上都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和個性,輔導員只有不斷提高自身職業技能,才能較好地應對學生事務和思想教育,才能激發學生潛能。對此,除了高校需要為輔導員提供培訓機會外,還需要輔導員能切實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不斷自學,廣納各種新思潮,有所學、有所思,從中提煉和內化成自己的職業素養,將對學生的心理疏導、行為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融為一體,形成合力,共促學生成長成才。

  輔導員作為在校大學生的第一管理者,與學生的接觸最為密切,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特別是對學習生活相對單一和繁重的醫學高職高專院校學生,輔導員的為人處事理念、態度和方式對他們有著巨大的影響作用。輔導員通過了解和學習積極心理學相關知識和技能,不僅能促使自己成為一個擁有積極心態、積極品質、積極人格的人,而且還能更好地幫助和引導學生以欣賞、開放、創新、包容的姿態調動自身潛能,應對各種周遭變故。

  (二) 轉變工作理念,注重積極預防

  積極心理學相對於傳統心理學最重要的區別就在於所提出的積極預防的理念。這種肯定人的價值、能力和潛能的積極做法能有效避免對他人不自覺地“貼標籤”和減少對方的牴觸情緒,有利於彼此之間關係的建立。輔導員在尊重、關愛和接納學生基礎上,將重點落腳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和優越性,從而引導學生以自己樂於接受、社會普遍認可的方式自我發展,減少不良情緒的產生和不良行為的發生,不僅能有效弱化消極因素的破壞作用,還能增進師生情誼,為輔導員日後的進一步引導提供了重要基礎。輔導員樹立積極防禦的理念還能改變傳統學生管理過程中過多關注問題本身,忽視學生優點的不足,化管理被動為主動。

  (三) 提高工作技巧,為激發學生潛能提供可能

  理論和理念唯有轉化為方法和路徑,才能為達到理想狀態和結果提供可能。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和理念要運用於實際的學生管理工作,還需要輔導員不斷探索和總結,一方面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和愛好進行量身定做式的個性化引導,另一方面則發揮群體效應,透過一系列的優良學風建立活動和黨團教育為學生的學習生活營造良好地外部環境。

  四、積極心理學在輔導員工作實踐中的整合探索

  結合醫學高職高專院校的特點,輔導員在日常的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應切實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選擇正面的、積極的評價和引導方式,幫助他們調動自身積極性、創造性、主動性,培養健康向上的認知觀,透過自身積極情緒體驗,儘快融入大學生活,應對繁重課業,並在良好的情緒狀態中接受校園管理規定和專業要求,培養和發掘自身積極品質和能力,順利圓滿完成學業和養成良好地社會道德與社會適應能力。

  (一)傾聽和理解學生,為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情緒體驗提供基礎

  包容學生的不良行為。輔導員在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中,特別在對學生的思想教育過程中,經常會陷入“站在所謂的道德高地指點學生”的誤區,這樣脫離學生的單項思維,不僅達不到理想的管理教育效果,還極易造成學生對輔導員的反感,產生內在的排斥心理,甚至不願與其交談交心。以人為本的理念需要輔導員以開放、包容和理解的姿態傾聽學生和尊重學生。大部分學生髮生不良行為背後所折射出的是他們潛在的認知觀和價值觀,輔導員應該充分傾聽學生行為背後的原因和動機,讓學生體會到師生之間的平等溝通,從“被要求”的心態轉變為“我可以”、“我需要”,增進對輔導員的信任感和向心力,從而以一種輕鬆、愉悅的狀態接受輔導員的引導,改變“輔導員為管我而來”的消極情緒,逐漸建立起成熟的認知觀。這與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倡的“情感啟迪”不謀而合,所有有效的教育和引導建立在學生對引導者和行為物件的情感接納基礎上,一切脫離情感的教育只會是空中樓閣。對此,輔導員在與學生溝透過程中應注意談話技巧,以正向和共情的技巧來避免學生的牴觸情緒,多采用“你這樣做是種選擇,但是你也可以嘗試一下這樣做”、“你這麼做我有點遺憾,因為”、“你認為如果這樣做會不會更好呢?”等語句來代替傳統的質問、刻板的談話語言。

  (二)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為培養學生積極人格品質創造條件

  高校教育者一直強調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的重要性,但也要避免教育工作者單純地向學生下達工作任務和簡單地要求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高職高專輔導員更需要藉助學生工作任務的安排、活動的指導和行為管理等一系列實質性工作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整,不斷肯定和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將學生的自我關注轉移到自身存在的價值、能力、智慧和品德等積極品質上,透過引導學生髮現自我價值,從而提高自我認知和悅納程度,產生信任、安全和滿意的積極情緒,培養和拓展積極品格,達到弱化消極因素的破壞作用。在這一過程中,需要輔導員相信人本身的自我調整和自我完善過程,為學生的成長留有足夠的探索和改進空間,對學生所犯的錯誤持寬容的態度,而不是依賴於懲罰手段來遏制學生不良行為,或對學生的優點採取保守預設。輔導員在肯定學生優點的同時,應當適當地賦予更高的評價,從仁愛、責任、誠信、友善、樸實、文明等精神層面和價值層面肯定和激勵學生,讓學生自覺地將自己的行為與思想品德相關聯,加強對價值觀的理解,也更能實現積極價值觀對自身言行的指導作用。

  (三)主題教育體系化,為學生積極探索創新驅動

  與綜合性大學的學生活動形式和內容相比,醫學高職高專院校存在明顯差距,不少教育活動存在“上級佈置,下級應付”的問題,或者只是視為單純的活動簡單開展,忽視教育的體系化和自主化意識。輔導員平實忙於應對各種學生事務,要求他們一一指導各項學生教育活動現實可能性較小。筆者認為,當前輔導員對主題教育的引導上應充分凌駕於一堆校級或院系級的活動計劃上,整合提煉出有既有廣度又有深度的主題教育內容,根據各個階段學生成長需求設計出一套符合學生髮展規律的主題教育體系,即結合黨支部立項和團總支立項、結合教學實訓需求、結合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結合學校學生活動等有計劃、有針對、有成效地開展,避免主題教育活動受眾面狹窄、過於分散和流於形式。在開展活動上,輔導員在發揮好前期策劃後,可大膽地讓學生自行組織,充分發揮學生自主能動性、創造性和獨立性,讓他們自行制定目標、確立活動內容和形式、開展評估等一系列體系式探索,來增強自主意識和自我體驗,達到自我啟迪和自我發展。輔導員在這一過程中只需要扮演觀察者的角色,為進一步引導學生尋找更佳的方式方法。在整個教育活動過程中,輔導員還應注意鼓勵和肯定那些內向的學生和存在不良行為的學生,讓他們在積極的情緒體驗下慢慢地參與活動,在不斷地成功經歷下增進與他們的交流,增強自信心,提升集體意識,弱化消極心理和行為,不斷拓展自身的積極品格。

  (四)注重學風建設,為培植學生積極人格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所在的組織環境,學校作為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它的精神文明建設情況直接關係著學生的成長成才。對此,輔導員應切實重視將學風建設同文明班級建立和文明宿舍建立結合起來,以建立的形式來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主人翁精神,提高班級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成長環境,讓每一個學生在融入集體的同時也感受到來自集體的感召,促進自己的不斷探索。另外,有些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家長並非贊同其上高職高專院校或者不贊同其就讀的專業,這種來自家庭的負面情緒和消極言論將對一個成長關鍵期的學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輔導員需及時瞭解情況,儘量做通其父母的思想工作,贏得學生家長對學生選擇的尊重,引導家長持有不贊同也不反對的態度,避免學生因為家人的不理解產生的心理負擔,從而影響積極情緒體驗和積極品格養成。學生只有在一個較為輕鬆和諧、積極向上、團結友愛的環境中,才能更好更迅速地挖掘自身潛在的積極品質,促進自身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靜 積極心理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教育論叢,2012,(2):173.

  [2] 張建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2):16-17.

  [3] 李剛 於海寧,寧雲童等.積極心理學對於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啟示[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8):37-38

  [4] 包文婷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構建研究 [J].黨建思政德育,2014,(309):223-224.

  [5]. 林靜.積極心理學對高校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32(10):86-88.

  [6] 吳正龍,張婕.積極心理學背景下的高校輔導員工作模式探討[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9(6):89-92.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高校輔導員工作初探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