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閱讀教學中的課堂活動設計策略

閱讀教學中的課堂活動設計策略

閱讀教學中的課堂活動設計策略

  近年來,兒童閱讀材料的種類和數量都在迅速增加,閱讀活動設計策略。幼兒園教師如何引導幼兒感受、理解、體驗這些閱讀材料的內容和情感,從而促進幼兒的發展呢?我們的做法是,以童心解讀作品,根據作品特點設計活動,與幼兒共享閱讀的快樂。

  一、 根據作品的體裁設計活動

  不同體裁的作品有著各自的魅力,每種體裁帶給幼兒的閱讀樂趣不能互相替代。如德國漫畫家埃·奧·卜勞恩的作品《父與子》是一部漫畫作品,塑造了一對可愛而有趣的父子,他們善良、樂觀,懂得生活,有幽默感。他們之間發生的一些事情意味深長,讓人感受到濃濃的父子情意。

  《父與子》一書中的故事開始時似乎都很平常,但隨著情節的展開,矛盾與衝突相繼出現且愈演愈烈,結局往往出人意料。比如其中一篇《百密一疏》描述的事件是:兒子不小心砸碎了鏡子→兒子把鏡子全部砸碎→兒子在鏡框木板上畫上戴領結的父親。隨著情節的發展,畫面從一條主線轉變為兩條主線,其一是父親全然不知地照鏡子,兒子很得意;其二是父親發現了其中破綻,兒子逃走。

  這個漫畫故事的特點是幽默。因此,我們透過讓幼兒觀察畫面中人物的表情、事態的發展,充分發揮想象,以肢體動作和語言結合等策略感受、理解、體驗作品的內容和情感。我們主要運用了以下策略:

  1.營造氛圍

  活動一開始,我們就營造了一個幽默的閱讀氛圍,讓幼兒充分感受故事形象的有趣,感受其中的.幽默元素。如,我們引導幼兒觀察這對父子的形象特徵:“這是誰?他們長得怎麼樣?”當幼兒說到“爸爸的頭髮很滑稽,只有兩撮,長在額頭上”時,我們又用幽默的口吻回應道:“是呀,爸爸長得真滑稽,連眉毛都像頭髮,真有趣!”

  2.鼓勵想象

  在閱讀幽默作品時,我們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感受故事意想不到的結局。如針對故事中“兒子打碎鏡子以後,想出畫爸爸肖像的辦法”這一情節,我們把重點放在讓幼兒大膽想象還有什麼幽默的辦法可以不讓爸爸發現兒子闖下的禍,而不是讓幼兒討論:“兒子的這個辦法好不好?對不對?為什麼?”

  3.推波助瀾

  在閱讀幽默作品時,我們運用“推波助瀾”的策略來增添幽默的味道。如,一開始當孩子講到“兒子和爸爸在踢球,後來兒子把爸爸的頭當成球踢了”時,我們便說:“是的,兒子看到從窖井裡冒出一個圓溜溜的東西,猛地一腳。哎呀不好,原來踢到爸爸的腦袋了!這是不是很有趣?”我們透過誇張的語氣、語調來推波助瀾,放大幽默情節,渲染幽默氛圍,激發孩子回憶幽默情節,充分感受故事幽默、有趣的特

  4.啟發思考

  在幽默閱讀作品時,我們運用“明知故問”的策略,引導幼兒深入思考,幼教之友《閱讀活動設計策略》。如,作品第一幅是“兒子一開始不小心把鏡子打碎了一點”,第三幅是“兒子索性把鏡子打得粉碎”,我們透過提問“為什麼兒子要把鏡子都打碎呢?他究竟要幹什麼”,把矛盾顯性化,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去思考,並體驗兒子的各種情感:不小心敲碎玻璃的緊張,自以為想出妙計的得意,被父親發現後的狼狽,感受幽默故事的魅力。

  二、 根據作品的結構設計活動

  每個作品都有其獨特的結構,這也決定了我們要採用不同的方式來設計、組織。如故事《要是你給老鼠吃餅乾》在結構上具有迴圈往復的特點。

  為此,我們設計了能體現迴圈往復特點的教具。我們在一件圍裙上用雌雄粘扣縫製了房子輪廓,又在廣告紙上剪下與故事相關的物品圖片(如餅乾、牛奶、麥管、鏡子、剪刀等),並貼上雌雄扣。在活動中,我們隨著故事情節的展開,沿著輪廓依次粘上老鼠所要的物品圖片,以此為複述故事、創編故事打下基礎。

  三、 根據作品主線設計活動

  一般來說,圖畫故事都有兩條主線,一條是情節線,一條是情感線。活動前,我們透過解讀作品整理出這兩條線,然後引導幼兒圍繞主線理解、體驗作品。

  如故事《大西瓜》的情節線是小老鼠在看望奶奶的途中遇到的困難(過不了河、碰到狐狸等),故事的情感線是小老鼠對奶奶的關心和麵對困難的機智。因此,在活動中,我們運用多種方法幫助幼兒理解情節,體驗情感。

  1.觀察理解

  在這個故事中,狐狸要吃小老鼠時的兇狠(張大嘴巴,口水直流等)和小老鼠的害怕(嚇得渾身發抖等)在畫面中都表現得非常明顯。因此,在活動中,我們邊看邊提出一些觀察性的問題,如“你從哪裡看出狐狸要吃小老鼠?小老鼠是怎麼樣的”,引導幼兒注意故事中角色的表情、動作等,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

  2.符號轉譯

  在這個故事畫面中有一些符號,如狐狸摔跤後,畫面上出現了“☆”符號和螺旋形線條,分別表示“眼冒金星”和“頭暈眼花”。在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觀察這些符號,幫助他們建立圖畫符號和語言的對應關係,提高閱讀興趣和技能。

  3.啟發想象

  故事中往往會有一些情節轉折點,我們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啟發幼兒在情節轉折處展開合理想象。如在故事《大西瓜》中,就有“小老鼠能不能過河”“小老鼠會不會被狐狸吃掉”這兩個情節轉折點,對此,我們提出以下問題啟發幼兒想象:“小老鼠有沒有過河呢?它是怎麼過河的?”“小老鼠會不會被狐狸吃掉呢?你有什麼好辦法幫助小老鼠?”這樣,不僅引導幼兒發展故事情節,也使幼兒獲得了豐富的情感體驗。

  4.角色表演

  在活動中,我們還注意引導幼兒運用表情、動作、語言等外顯行為進一步理解作品,將靜態的畫面與動態的體驗表達相結合。如我們問幼兒:“狐狸想吃小老鼠的時候是怎麼樣的?小老鼠會怎麼想,怎麼說?”不僅讓幼兒回答問題,而且讓他們在角色扮演中體驗故事內容和情感。

  5.貫穿體驗

  在故事《大西瓜》中,“小老鼠關心奶奶”是一條比較突出的情感線。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體驗關愛的情感,我們在第一幅畫面中就加入了“奶奶生病了,躺在床上”的情景,並提問:“奶奶生病了,小老鼠的心情是怎麼樣的?”讓幼兒體驗小老鼠的著急心情。在路上,小老鼠又熱又渴,看到一個西瓜,吃掉了半個,這時我們又故意設定懸念“還有半個西瓜,小老鼠怎麼不吃了呢”,幫助幼兒體驗小老鼠對奶奶的牽掛和熱愛。在完整欣賞故事後,我們還特地設定了請一名大班幼兒扮演小老鼠分西瓜給孩子吃的情節,讓孩子體驗“感恩”的情感,使活動達到了高潮。

【閱讀教學中的課堂活動設計策略】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