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

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

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

  閱讀是每一個學生都必須要掌握的技能,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

  九年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學大綱規定初中階段“閱讀能力”的任務是:“讀一般的現代文,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文章的思路,瞭解基本的寫作方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的方法,培養默讀習慣,提高閱讀速度。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斷。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能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從“教學控制論”的角度看,上述要求是初中階段閱讀教學的總要求,即總目標。要達成這一總目標,自然要有一個複雜的實施過程。這一實施過程就是完成現代文閱讀任務的教學過程。要使這一教學過程得到科學的、有機的全面控制,並形成一個完整的執行機制,以保證總目標的達成,就需要對總目標加以逐層分解,使之細目化、行為化。

  大綱對“閱讀能力”要求的這6句話, 歸納起來是從“會讀”和“讀會”兩個方面提出要求的。“會讀”主要指掌握閱讀的基本方法。即“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的方法,培養默讀習慣,提高閱讀速度。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斷”和“能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讀會”則主要指對閱讀材料的理解能力。即“讀一般的現代文,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文章的思路,瞭解基本的寫作方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以及“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會讀”和“讀會”是辯證的統一,只有“會讀”才能“讀會”,“讀會”了,“會讀”的能力就得到了相應的提高。下面我們把“九義”大綱所規定的“閱讀能力”這一總目標,按布盧姆認知領域的四個層面,本著“分層最佳化”的原則予以分解,並分述於後。

  一、認讀感知能力

  整體的認讀感知能力是現代文閱讀能力的最基本的能力,它包括如下能力要求:

  1.能整體感知課文的大概內容。懂得文章寫了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寫。

  2.能借助工具書理解詞語在語句中的含義,包括常用字的正音、正字、釋義以及基本字義、詞義的辨析等。

  3.能懂得作者是怎樣寫的,即文章要表達什麼中心,層次結構怎樣安排。

  4.能感受課文的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即愛什麼、恨什麼,歌頌什麼,反對什麼等。

  5.能辨別各種文體,懂得各種文體的要素,並根據各種文體的特點進行閱讀。

  6.能把握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並提出自己的疑難問題。能利用有關材料自己解決疑難問題。

  7.能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

  8.能指出常用的修辭方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和反問)。

  9.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0.能用摘錄或製作卡片等方法積累閱讀材料, 記憶或背誦一些精彩的片斷。

  這個層次採用的閱讀方法是“速度概覽”,從記時閱讀到限時閱讀,最終達到每分鐘500字的閱讀速度。

  二、理解分析能力

  “理解分析能力”比“認讀感知能力”高一個層次。這個層次的特點是訓練更為複雜的心智活動和思維能力,它伴之以“精讀細研”的閱讀方法,以達到對課文(閱讀材料)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它包括如下能力要求:

  1.能積累較多的詞彙,理解關鍵性詞語在句中的含義和作用。

  2.能分析文章的段落結構,歸納段意和中心思想。

  3.能整體感知語段或篇章,理清文章的線索和作者的思路。理解作者選取了哪些材料,表現了什麼中心,採用什麼文體及表達方式,文章怎樣起承轉合等。

  4.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關鍵性語句(中心句),分析與其他語句之間的關係。

  5.能根據不同的表達方式和語體特點閱讀課文,瞭解基本的寫作方法。

  6.能從文章的內容中體會作者的態度和觀點,能分析主題思想及其意義,並作出自己的評價。

  7.能領會文中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8.能就課文內容、語言、寫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問。

  9.能分析段落層次間及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懂得承接、過渡和照應。

  10.用圈點、批註的方法精讀課文,寫讀書心得筆記, 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

  三、鑑賞評價能力

  鑑賞評價能力是較高層次的閱讀能力。九義教材從初一開始就安排了相關的課文和訓練,如《〈詠柳〉賞析》《笑的武器》以及按不同年段,循序漸進地安排了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作品的閱讀訓練。這些都是獲取鑑賞評價能力的最好範例。其能力要求是:

  1.能就一篇課文或閱讀材料或內容、或語言、或寫法作出評價。

  2.能欣賞文中的優美、精闢的語句。

  3.能欣賞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寫。

  4.能根據不同的文學體裁及特點閱讀欣賞文學作品。

  “鑑賞評價能力”的顯著特徵是:它必須以“理解分析能力”為前提,即必須對一篇課文或文章進行全面的`剖析,在此基礎上作出自己的評價。如好在什麼地方,不足的是什麼,由此進一步加深對課文或文章的理解,從而欣賞、品味那些膾灸人口的作品,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

  四、遷移運用能力

  應該說“遷移能力”是閱讀能力的最高層次,是閱讀能力的“活化”,使“得法子課內”的知識向課外延伸和擴充套件,從而“得益於課外”,達到“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出神入化的境界。前述訓練所獲得的閱讀能力,就成為一種驅動力,一種自然的習慣,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要讀更多的東西,獲取更多、更為廣泛的知識,或有創造某些新事物(如提筆作文)的衝動,使這種“閱讀”成為帶有創造性的閱讀,進入了一個更高的閱讀領域,具有了更高的閱讀能力。“遷移運用能力”在“九義”大綱中雖沒有提出明確的要求,但人教社編的“九義”教材的課後練習中安排的大量的比較閱讀以及“課內自讀”和“課外自讀”等都是這種“遷移運用能力”的訓練,這都是不可忽視的。

  “目標層次”實質上就是一種閱讀能力層次。作為教學依據的語文教學大綱,不可能把教學要求寫得非常具體,它較為抽象籠統,有一定的模糊性:它有利的一面是便於施教者根據不同的物件靈活掌握,使其具有一定的彈性,更好地發揮大綱的調控功能;不利的一面是使師生難以把握大綱規定的教學目標,頭髮鬍子一把抓,要麼圍著升學考試的指揮棒轉,要麼憑教師的愛好或經驗隨意處置,對教學深度、廣度的把握缺乏客觀的標準,產生隨意性,因此使得每個年段、每個學期乃至每個單元沒有明確的訓練重點,缺乏梯度,導致了教學的盲目性。也因為如此,使教學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評價失去了明確的目標,使各種層面上的教學檢測缺乏效度和信度,難於正確判定教學質量的優劣。無論是從認知規律角度看,還是從教學的現狀來要求,目標層次的劃分是極為必要的。加強對閱讀教學的宏觀調控。做到心中有數,這是克服教學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

  在教學實踐中,一堂優質的閱讀教學課,也許就包含幾種閱讀能力的綜合培養,體現出幾種能力層次的統一性。任何一種教學過程,它應該是“整體感知→理解分析→鑑賞評價→遷移運用”這樣一個認知過程和邏輯順序,而區別僅在於由於年段的不同,教學要求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而已。如初一年級著重培養“整體感知”的能力,初二年級著重培養“理解分析”的能力,初三年級著重培養“鑑賞評價”及“遷移運用”的能力,各個年段按其重點兼顧其他能力的培養,就體現了各種能力之間的相關性和綜合性。因此,在教學中選取先進的教學方法,最佳化教學過程的設計,既注意教學目標的層次性,突出訓練的重點,又注意教學內容、各種能力目標的相關性和綜合性,這是抓好現代文閱讀教學,提高閱讀能力的關鍵所在。

【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