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浮力”課堂實錄

“浮力”課堂實錄

“浮力”精品課堂實錄

  【設計理念】

  1.從生活中浮力現象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將所學知識用於生產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做到學以致用;

  2.在研究問題過程中,引導學生注重科學方法探究,提倡多種學習方式,使學生成為知識“發現者”、“創立者”,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透過自己設計、思考、討論、實驗等方式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認識浸沒在液體和氣體裡的物體都受到浮力;

  ②理解浮力的大小等於什麼;

  ③初步瞭解浮力在輪船上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①透過實驗體驗浮力的廣泛存在;

  ②透過探究理解F浮=G排;

  ③體驗由“實踐→理論→實驗→實踐”的探究過程。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浮力對社會發展的影響,通過了解輪船擱淺的例項,提高環保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透過實驗猜想浮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2.探究浮力與排開液體重力的關係。

  三、教學方法

  1.邊觀察、邊實驗、邊討論的啟發式教學。

  2.探究式教學。

  四、教具和媒體

  氫氣球、乒乓球、土豆、彈簧秤、阿基米德演示器、水桶、盆子、鹽、雞蛋、飲料桶、燒杯、水等

  【教學過程】

  一、設情匯入

  師:演示實驗,乒乓球從水中浮起來,氫氣球離開手上升,是什麼力使它們上升?

  生:浮力。

  師:(出示課題:浮力)生活中還有那些受到浮力的物體?

  生:(舉例)

  二、探究新知

  師:請看這兒有兩例受浮力的例子(投影圖片)這些浮在水面上的物體能受到浮力,那麼放入水中要下沉的土豆受不受浮力呢?

  生:(思考回答)

  師:下面用實驗來探究(投影)想想做做: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懸掛一個土豆,再把土豆浸在水中,比較前後兩次測力計的示數。

  生:(實驗、討論、發現)

  師:(歸納發現投影)一切浸沒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都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浮力的大小:彈簧秤兩次的讀數差;(獲得了一種測量浮力的方法)

  師:如果我們換上其它的物體,浮力的大小會變化嗎?下面我們還是用實驗來探究。(投影)想想做做:

  1.在水桶中裝大半桶水,用手把空的飲料瓶按入水中,體會飲料瓶所受浮力及其變化,同時觀察水面高度的變化;

  2.將雞蛋放入清水裡,然後不斷加鹽,觀察雞蛋怎樣運動,思考浮力有無變化。

  生:(實驗、思考、發現)物體在液體中的'浮力的大小可以發生變化。

  大小與浸沒的體積有關、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師:(歸納學生的發現,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體積大小有關,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師生:透過實驗我們發現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體積和液體的密度有關,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液體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師:我們能不能影響浮力大小的兩個因素歸結為一個因素呢?

  生:質量。

  師:質量越大?什麼越大?

  生:重力。

  師:下面我們用實驗來探究:(投影)探究: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的關係

  小組討論:設計思路、如何利用手邊的器材設計。

  生:前臺展示實驗方法。

  師:(投影實驗設計方案:如果水沒有溢位,我們怎樣判斷塑膠塊排水的多少?兩種設計圖,引導學生設計資料表格,分發記錄資料表格,說明1、2分別是浸沒、部分浸在)

  生:實驗。

  師生:分析得結論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

  師:(過渡)由阿基米德原理我們發現,物體排開的液體越多,受到的浮力就越大。下面來做遊戲:造“船”比賽,怎樣獲得最大的浮力?

  生:做遊戲,獲勝小組談做法。

  師:(投影)“輪船擱淺”──談環保

  三、總結深化

  1、師:本節課你學到了什麼?你又有什麼新收穫?

  生:

  2、師生一起小結本節內容

  四、拓展延伸

  列舉浮力在生活中的應用例項

【“浮力”課堂實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