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材> 新教材課後練習的最佳化處理

新教材課後練習的最佳化處理

有關新教材課後練習的最佳化處理

  在新教材的閱讀教學中,每篇都有一定數量的課後練習需要處理。在處理過程中,雖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即在練習過程中,很多教師還存在著很大的隨意性、依賴性和保守性,甚至有的教師至今還完全以傳統的方法或模式來處理這些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的並蘊含著創新意識的練習題。可見,最佳化處理新教材的課後練習題是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那麼,如何最佳化處理新教材單篇課文後的練習題呢?筆者認為,這不僅要弄清練習的一般功能,更重要的是必須弄清新教材練習設計的各種從顯性到隱性的意圖。

  練習的一般功能歸納起來不外乎三個方面。

  1.診斷和反饋這既包括教師對學生的所學進行診斷和反饋,也包括學生對自己的所學進行診斷和反饋。教師可以據此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拾遺補缺,學生也可以依此最佳化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自我完善。

  2.消化和鞏固這主要指學生透過一定數量的練習來消化自己所學的內容,並且使之強化、鞏固。同時對自己所學的知識在記憶、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有效地遷移,以達到內化的目的。

  3.啟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知識,來完成具有一定難度的作業之後,常常會獲得一種成功後的滿足感和喜悅感,而這種感覺又是啟用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內驅力之一,但這一點似乎常被人們所忽視。

  練習設計的意圖,之所以是最佳化處理所起材況後練習的最主要的依據,是因為新教材中的每一道練習題,編者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意圖十分明確,我們只有準確地把握這“意圖”二字,才可以“有的放矢,百發百中”。

  若我們對新舊教材中相同課文的練習題作一對比和分析,則可發現新教材練習設計的顯性意圖:減少練習的數量,強調和突出學生在練習中的主體性,並大大增強題目的可操作性。

  例如,《小橘燈》一文,舊教材8題,新教材只有4題。同時新教材中使用了許多表示行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動詞,並且這些動詞的動作還完全是由學生髮出的。如新教材中的第三題;“畫出文中提及到小橘燈的.語句,說說小橘打與小姑娘的內在聯絡,文中以‘小橘燈’為標題的含義是什麼?”而舊教材中內容相似的第二題:“課文用‘小橘燈’作標度,著重話寫了小橘燈,小橘燈象徵什麼?這對錶現小姑娘的鎮定、勇敢、樂觀的性格有什麼作用?”從這兩道題的對比分析中,則會很清楚地瞭解新教材練習設計的顯性意圖。

  若我們再對新舊教材中所有的閱讀課文,尤其是教讀課文的課後練習作一番整體的對比和分析,則又可發現新教材練習設計的隱性意圖;著重培養學生語文的整體素質、創新思維能力,並讓學生學會用探究的方法來學習語文。

  舊教材中(主要是教讀課文)的練習設計一般分為三個層次:理解、分析——揣摩、運用——積累、聯想。而新教材中(主要是教讀課文)的練習設計一般分為四個層次:整體感悟——文筆精華——語言運用——聯想比較。可見,新教材四個層次的練習設計,不僅更加科學有效地實現作業的一般功能和作用,而且還能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下有步驟、有條理的形成和發展。

  總之,鑑於練習的一般功能和作用,尤其是新教材課後練習的設計意圖,在最佳化處理課後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突破幾十年來所形成的固定的處理方法或模式,探索出一條適合新教材閱讀教學規律的、有利於各種閱讀能力培養的、行之有效的路子。

【新教材課後練習的最佳化處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