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傳統文化> 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培養學生中華美德

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培養學生中華美德

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培養學生中華美德

  明確教育目標,細化行為要求

  我們堅持把培養學生具有孝、禮、勤、誠、恥、忠、信、義、寬、廉為主要內容的中華美德作為我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目標。實踐也進一步證明,這十德既符合少年兒童全面發展要德才兼備的正確需求,又涵蓋了中小學生成長過程中應該具備的良好行為習慣,同時,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國夢主題教育更是一脈相承。

  為了使中華美德教育目標更加明確具體,既能符合學生髮展實際,也能促進學校傳統文化教育的長效進行,我們研究制定了《中華傳統美德層次性教育要求》(以下簡稱《要求》)。《要求》以忠、孝、禮三個德目為重點,設計了18個行為點,又分低、中、高三個年級層次提出了54條可操作性強的具體行為要求。在貫徹落實《要求》的基礎上,於2012年,結合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及北京精神的貫徹落實工作,制定下發了《通州區小學生中華美德行動規範》,使我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目標更加具體可行。

  挖掘文化資源,確立三化載體

  經典文化,浸潤人生。讓學生從小接受儒家經典的薰陶與浸潤,讓他們在逐步成長的過程中記憶、理解、感悟儒家經典文化,這是我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徑。首先,我們明確了不同年級段學生儒家經典誦讀的主要內容;其次,透過多種形式,將誦讀活動落到實處:一是開發經典誦讀校本課程;二是積極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誦讀活動;三是建設以經典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校園環境;四是開展經典實踐活動,做到經典之聲,縈繞於耳,經典之文,誦讀於口,經典之魂,深藏於心。

  節日文化,內化昇華。中國傳統節日充分展示了我國傳統的節慶文化,具有豐富的文化和道德內涵。多年來,區教委堅持在學生中開展以弘揚傳統節日文化過中國節為主要內容的實踐活動。我們以春節、元宵節、中華母親節等八大節日為載體,針對低、中、高三個學段,分別從文化和行為兩個層面提出了過中國節的行動要求,制定了《通州區傳承中華美德過中國節主題活動方案》,同時編輯出版了《弘揚中華文化過中國節教師參考用書》、《通州區小學生傳統節日行動手冊》,為廣大教師、學生開展節日文化教育活動提供了系統的依據。

  運河文化,植根心靈。大運河在2500多年的形成、發展過程中積澱了豐富的地域文化資源和精神財富,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具體闡釋。通州是京杭大運河的源頭,我們結合通州區特有的地域優勢,依託社會大課堂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等載體,在中小學生中開展了挖掘運河文化資源、傳承運河文化精神主題教育活動,使全體學生進一步感受到運河文化的魅力、領悟運河文化的'內涵。目前,我們已經向全區中小學推廣了適合中、小學生學習的《運河文化教育讀本》,各學校也開發了內容豐富的校本課程,讓運河文化在學生幼小的心靈紮根發芽。

  創新工作機制,提升育人效能

  在多年的實踐中,我們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專案研究機制,實現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途徑的多元化;實踐活動機制,實現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物件的主體化;多方合作機制,實現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立體化;交流與研討機制,實現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特色化;師資培訓機制,實現德育隊伍的專業化。這些有效的執行機制保障了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順利開展。

  展示教育成果,彰顯區域特色

  為展示各校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成果,總結我區開展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經驗,我們堅持開展多種形式的走進學校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現場交流活動,併成功舉辦兩屆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節,出版《通州區中小學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成果系列從書》《學校實施中華傳統文化方案集錦》《傳承中華美德過中國節主題班會方案集錦》等教育成果;開展了通州區中小學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節開幕式暨校本課程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彙報展示和走進學校現場觀摩活動、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論壇等活動。

  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節為各校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提供了展示平臺,成為我區德育工作有影響力的活動。《小學德育》雜誌和《現代教育報》分別做了報道。20xx年9月,在全國第四屆節慶中華評選活動中,我區教委榮獲節慶中華特別貢獻獎。

  在有關領導和專家的支援引領下,我區初步構建了區域開展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模式,保證了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有序健康發展,提高了學生的道德水平。

【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培養學生中華美德】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