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八年級語文課文《馬說》教學設計

八年級語文課文《馬說》教學設計

八年級語文課文《馬說》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目的

  1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教學要求

  1把誦讀作為本課教學的重要環節,訓練學生的文言語感,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鼓勵學生自讀,認真看註釋,弄清大意。

  3疏通文意只限於難詞難句,學生理解就行,不搞機械的串講。

  教學重點

  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教學難點

  1難句譯註

  ①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世:世上、世間。

  然後,這以後。

  世上有了伯樂,這以後 (才)有千里馬。

  ②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是:這、這種。

  也:語氣助詞,在這裡表示語氣的舒緩停頓,可譯為啊。

  雖:即使。

  能:能力,本領。

  才美:才能美質,指馬的能力和長處。

  外見:表現在外面。

  常馬:普通的馬。

  安:怎麼,哪裡。

  也:語氣助詞,用於句末,和安配合使用,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為呢。

  這樣的馬啊,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領,(卻)因為吃不飽,力氣就不充足,(因而)出眾的本領也就不能顯露出來。想要它和普通的'馬一樣 (跑)尚且做不到,怎麼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2《馬說》的論點是怎樣的?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麼?

  分析:首句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就是本文的論點。提出論點後即舉社會上伯樂不常有以致千里馬常遭埋沒的客觀現實,以證明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接著第2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的無知,從反面論證了論點。第3段又揭示了千里馬被埋沒的第二個原因使用不當。從另一個側面論證了論點。

  本文寫作意圖並不在於論證論點,而是在論證過程中突出了食馬者的不知馬,作者的真意在於譴責食馬者的無知,對在位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埋沒人才表示了極大地憤慨。

  課時安排

  第1課時:通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明確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

  第2、3課時:翻譯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主題思想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介紹作者

【八年級語文課文《馬說》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