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成語典故的由來

成語典故的由來

成語典故的由來彙總

  鏡裡孤鸞

  典出南朝·宋·範泰《鸞鳥詩序》:“昔罽賓王結置峻祁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能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後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言,鸞睹形感契,慨然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孤鸞三年不鳴,臨鏡後以為見到同類,便慨然悲鳴,展翅奮飛而死。

  相傳遠古時代,有一個國王外出打獵,捕獲到一隻鸞鳥。此鳥絕非一般的鳥類,不僅形狀雄偉,羽毛豔麗,而且在山林之中鳴叫聲清脆悅耳,非常動聽。

  國王捕到這樣一隻珍貴的動物自然喜不自禁,以為不但可以天天觀賞到鳥的優美儀態,而且時時可以聽到鳥動聽的鳴叫聲。可事與願違,該鳥被捕獲後,精神萎靡不振,無精打采,形狀自然不同往昔,更讓國王掃興的是,這鳥自被捕獲後一聲不吭,每天以沉默相對。

  為讓鸞鳥鳴叫,國王可謂絞盡腦汁,想盡了辦法,他讓人用金子製作了一個華麗珍貴的鳥籠,把鸞鳥置於其中,並且每日玉食珍饈,讓鸞鳥吃遍美味佳餚。但一切作為都是徒勞的,鸞鳥硬是金口不開,這樣一過就是三年。

  國王夫人見國王無計可施,便對國王說:“聽說鳥見到同類就會鳴叫,何不掛個鏡子讓鳥照照自己呢?或許見了鏡中的自己會叫起來的。”不料,鸞鳥見到鏡中自己的形象悲鳴不已,聲音淒厲,響徹雲霄,叫了一會兒,鸞鳥便氣絕而亡。

  後來,“孤鸞悲鏡”這一典故,用來形容夫婦、情侶被阻隔分離,孤獨悲傷。

  鄰女窺牆

  典出《登徒子好色賦》。

  戰國時,楚襄王有個文學侍臣名叫宋玉,他是當時著名的辭賦家,曾經陪同楚襄王到雲夢、高唐等地去遊覽,寫下了《風賦》、《高唐賦》等著名辭賦,受到楚國貴族階層的讚賞和推崇。

  由於宋玉有才華,楚襄王對他十分器重。不料引起楚襄王的另一侍臣登徒子的妒忌。登徒子是個善於察言觀色,獻媚阿諛之徒,很受楚襄王寵信,他怕宋玉奪了自己的寵,便對楚襄王說:

  “宋玉容貌長得很漂亮,說話非常動聽,但他生性十分好色,請大王不要讓他隨便在後宮進出,否則日子一久,難保不出問題。”

  過了幾天,楚襄王看到宋玉,問他說:

  “登徒子說你十分好色,有這樣的事嗎?”

  “大王,這是登徒子對我的誣衊。我的容貌是上天所賜;說話動聽,是老師所教。他說我好色,完全是無中生有!其實要說好色,登徒子才是一個好色的傢伙。”

  “你憑什麼這樣說呢?”

  “大王,我家東鄰有位絕色少女,長得美若天仙,迷住了一大批官家子弟;但這位少女登牆偷看了我三年,我卻沒有一絲一毫動心。而他登徒子呢,不要說看到絕色少女了,就是像他妻子那樣長得蓬頭豁嘴,身上一身疥癬的醜女人,他也愛,並跟她生了五個孩子,你想,他是不是好色呢?”

  楚襄王聽了宋玉的話,忍不住笑了起來。從此,他再也不聽登徒子的饞言了。

  後來,“鄰女窺牆”這一典故,用來描寫女子對男子的傾心愛慕,也用來描寫對美好事物的渴求。

  子路負米

  典出《說苑·建本》。

  子路是春秋時魯國人,孔子的學生。他少年時,家中十分貧困,平常吃的是粗劣的飯菜,有時候甚至連飯也吃不上,只能用野菜充飢。為了供養父母,子路常常到一百里外的山林去砍柴,然後把柴賣了,買了米回來。左鄰右舍都稱讚子路是個孝順的兒子。

  過了一些年,子路的父母相繼亡故,子路便來到孔子所在的曲阜拜孔子為師。子路有志於政治,希冀將來做一番大事業,便向孔 子學習政治。

  公元前496年,孔子帶了一批弟子離開魯國,去周遊列國。他們周遊了陳、衛、宋、蔡、齊等國後,最後到達楚國。楚昭王很欽慕孔子,當孔子一行到達楚國的負函(今河南信陽)時,派人帶來了豐厚的禮物,並讓負函的郡守沈諸梁送給孔子一百多輛隨從的車子、一萬鍾粟米,邀孔子前往楚國國都郢城。路上,子路感嘆地對孔子說:

  “挑重的東西走路,不能選擇休息的地方,吃力了,就要停下來休息一下;家境貧困,雙親年老,不能選擇出外做官的道路,因為出外做官,雙親就沒人奉養了。從前我在家中侍奉雙親的時候,常常吃的是粗劣的飯菜,到百里外去打柴賣,買了米回家。雙親亡故以後,我才來向老師求學。現在跟著老師周遊列國,楚王送的隨從車輛有一百多,供給的粟米有一萬鍾,坐的時候鋪設錦墊,吃的時候鳴鐘列鼎。現在我即使再願意吃野菜,願意為雙親背米,也已經不可能了。”

  孔子聽了,讚揚他說:“你侍奉雙親,可以稱得上父母活著的時候盡了最大的孝心;父母亡故後,你又能時時懷念他們,你真可以說是個大孝子了!”

  後來,“子路負米”這一典故,用來表示奉養父母,或者為奉養父母而在外謀求祿米。

  旗亭畫壁

  典出唐·薛用弱《集異記》。

  唐朝開元年間,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三人寫的詩都很出色,在當時很有些名氣。

  有一年冬天,天氣十分寒冷。三人來到一家名叫旗亭的酒店中,買酒小酌。他們正圍著火爐喝得高興,酒店中忽然來了十幾個梨園女藝人,她們一個個都長得很美,衣著也十分華麗。她們一到店中,便圍桌而坐,點了酒菜,邊吃邊喝起來。

  三位詩人聽了一會,見這些藝人唱的都是當朝一些有名的樂曲,品味很不俗,便悄悄商定:他們三人的.詩,誰的詩被這些藝人唱得最多,誰的詩就作得最好。

  一會兒,一個藝人唱了王昌齡的一首絕句,王昌齡就在身邊的牆壁上畫上一個記號,說:“我暫時領先。”

  接著,另一個藝人唱了高適的一首絕句,高適也在牆壁上畫了一個記號,說:“我和你一比一。”

  第三個藝人又接下去唱,她唱的是王昌齡的另一首絕句。王昌齡十分得意,又在牆壁上畫了一個記號,說:“我已有兩首了。”

  王之渙成名比王昌齡、高適早,見王昌齡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心中很不是味道,他想了想說:“陽春白雪,曲高和寡。我們不能以多為勝。這些梨園藝人之中,氣質也有高下之分。剛才唱的三個女藝人,看上去都是演配角的,她們怎麼會唱我的高雅作品呢?”

  於是,他就指著一個頭上梳著兩個環形髮髻,容貌最漂亮,氣質最高雅的女藝人說:“這個女藝人是她們中的頭牌,捱到她唱時,如果她唱的是兩位的詩,而不唱我的詩,我便向兩位甘拜下風。要是她唱的是我的詩,那麼你們就得讓我先拔頭籌!”

  王昌齡和高適見王之渙說得有理,便也當即同意。

  過了一會,捱到那個氣質高雅的女藝人唱了。三人一聽,她唱的果然是王之渙所寫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不由滿心高興,哈哈大笑。王昌齡和高適也大笑著說:“好吧!這個頭籌就讓給你吧!”

  三人的笑聲驚動了那些女藝人,跑過來問:“你們為了什麼事,竟然高興得如此模樣?”

  王昌齡等把大笑的原因說了,女藝人們也都高興起來,說:“原來三位都是鼎鼎大名的詩人,如不嫌棄,請和我們共桌而飲吧!”

  三人當即很高興地接受了邀請,一時歡聲笑語,充斥了旗亭酒家。旗亭畫壁也作為佳話流傳了下來。

  後來,“旗亭畫壁”這一典故,用來形容文人之間互爭名次;也用來表示文人聚會,飲酒賦詩。

  滄海遺珠

  典出《新唐書·狄仁傑傳》:“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

  唐朝名臣狄仁傑,字懷英,幷州太原人。他年輕時,好讀書不知疲倦,除讀書之外,無所關心。

  有一次,狄仁傑住處附近,有一個人被殺害了,官府派員前來勘察,找來了很多人,向他們瞭解情況。當時,眾人紛紛爭著回答,惟有狄仁傑一聲不響,只顧手握書卷沉迷其中。這位官員感到此人好生奇怪,似乎沒把他這個當官的放在眼裡,就問:

  “你住在被害人附近,為什麼一言不發?”

  狄仁傑說:“我正在與經書中的聖賢對話,哪有工夫跟庸俗小吏囉嗦?”

  這官員聽了默然不樂,暗暗懷恨。不過狄仁傑只是出言不遜,一時奈何他不得。

  不料數年之後,狄仁傑任汴州參軍,竟與這人成了同事。終於,這個官員尋機誣陷狄仁傑。狄仁傑被投進監獄。

  這時,朝廷正巧派黜涉使閻立本巡察各地,調查官吏的行為以施賞罰。閻立本來到汴州,查到狄仁傑的案卷,便親自訊問狄仁傑。狄仁傑成功地為自己作了辯解,說明自己是受人誣陷。

  閻立本從狄仁傑的辯詞中,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同時他驚喜地發現狄仁傑神情自若,言談從容,思辨周詳,批駁有力,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稱讚狄仁傑說:“孔子說‘觀過知仁',你可算得上是滄海中遺留的一顆珍珠了。”

  於是閻立本舉薦狄仁傑為幷州法曹。在任上,狄仁傑表現出非凡的政治才幹。凡是他經手審理的案件,無一不是處置恰當。由於他辦案出色,不久升任大理丞、侍御史、寧州刺史等職。到武則天時,他被拜為宰相,成為一代名臣。

  後來,“滄海遺珠”這一典故,用來形容被埋沒的人才,或形容珍貴的事物。

  金貂換酒

  典出《晉書·阮孚傳》。

  西晉和東晉時期,一方面,由於漢代儒學的控制鬆弛,玄學興起,人們思想進入相對解放的時期,不拘禮數、率性而為成為一時風氣;另一方面,由於晉政權是司馬氏篡奪曹魏而建立的,從正統觀念看來名不正言不順,為防止天下人尤其是讀書人的反對,西晉建立後實行高壓政策,對讀書人實行十分嚴格的控制和嚴厲的打擊。這樣,晉代讀書人就以一種特殊的形象一一名士面目出現,其基本特點是逃避現實,不問世事;不拘禮節,任性放蕩,飲酒服藥,追求感官剌激。

  這種風氣不僅僅限於當世計程車大夫階層,官僚中仿效者也不乏其人。如阮孚,整日飲酒,官竟做到孟相從事中郎。在丞相府內當差後,仍然成天酣醉,被監察官員告到皇帝處,皇帝竟也寬容了他。這並非阮孚的愚昧和皇帝的大度,對阮孚來說,飲酒不問政事是一種明智的處世方式;對皇帝來說,需要的就是讀書人的這種狀態,對阮孚的寬恕也就是對名士風範的提倡。

  阮孚後來做到皇帝的侍從宮,故態未改。一次外出,酒癮發作,因未帶銀兩,就解下佩戴的金貂(一種昂貴的飾物)換酒,被有關部門發現後又遭到彈劾,但皇帝仍舊赦免了他。

  後來,“金貂換酒”這一典故,用來形容縱情酣飲,不拘禮數,率性放任;也指瀟灑慷慨。

【成語典故的由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