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讀人間失格後感

讀人間失格後感

讀人間失格後感

  導語:好像一瞬間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然而我又感到恐懼,下面“讀人間失格後感”是由小編蒐集並整理提供的,歡迎閱讀!

  第一篇:人間失格讀後感

  去讀《人間失格》,是因為據說這是近乎於太宰治遺書的作品(或者說更像是自傳?)。提到日本的名作家——芥川龍之介,自殺;川端康成,自殺;三島由紀夫,自殺;太宰治,自殺……真是令我感到一種詭異的好奇,好奇他們在最後時刻,到底是懷抱如何心思赴死,好奇他們所在的境界,莫非真是非死不可的境界?

  我記得有人說過,瘋子和作家的區別,就在於瘋子把他所見所思都說了出來,而作家則是寫了下來。《人間失格》裡的葉藏最後被送進了瘋人院,似乎也正驗證了這一點。

  好像一瞬間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然而我又感到恐懼,如果太過認同他,也許有一天我會走上和他一樣的道路。

  偏偏情不自禁為葉藏的種種反應而讚歎。 對於葉藏此人,我一開始還以為是一個反社會人格的窮兇極惡的大凶之人,看完之後卻覺得他不過是一個極端麻木與極端敏感並存之人,沒有想象中的兇惡,只是對世人期望過高,自卑而又厭世,弱不禁風的人。如同太宰治的筆名,自稱dasai,自認“差勁”。

  文字裡有種壓抑的呼吸,彷彿黑夜中看見白骨鋪路,鮮紅血液流淌如引路明燈,灰白霧氣繚繞四野,霧氣裡鬼語啾啾。我不敢說話,問身在何處,亦不敢反抗,只靜看人世如煉獄生煙。業火燒到了腳下,我認命。如果那青面獠牙的是人,那我不配為人,但那是我的錯嗎?是我的錯嗎?是吧。雖無青面獠牙,我也罪孽深重,若果然無解,那我便自墮阿鼻。剛出生時,人在一個沒有知識的世界裡。這裡沒有光,盡是黑暗。但是這個時候,人看不見黑暗,因為他不懂何為光明。所以他不會為黑暗的無邊無際而恐慌。

  透過學習,人獲取了知識。便如同人在黑暗中見到了光。最初他很興奮,他會盡量想要把光的範圍擴大一點,讓光強烈一點。這個時候他是幸福的,因為他感到生命裡有光了,就很滿足了。

  可是很快,他就會覺得有問題了。光出現了,讓他意識到了黑暗。黑暗是無限的,正如我們的無知是無限的,而光是有限的,正如我們所能掌握的知識。此刻人就會感到不安。

  繼而光束擴大,人會發現,隨著光明的範圍擴大,他所能看見的黑暗的`範圍也增加了——可以類比為圓,圓面積越大,圓周長越大。

  第二篇:人間失格讀後感

  1948年,太宰治寫下《人間失格》後便跳河自殺,《人間失格》無疑成為天鵝之作。作為一部典型的自傳體小說,故事的主人公大庭葉藏是太宰治人生軌跡的復刻。大庭葉藏近乎固執地認為自己是一個“邊緣人”,他性格敏感且脆弱,與女友相攜自殺自己雖然倖存卻因為女友遇難而獲教唆自殺罪而鋃鐺入獄;他思想反動,參加非法的右翼社團;他終於靜下心與一個女子相愛並結為夫妻,卻因為歹人玷汙了他的妻子,致使他一步一步地走向墮落。他選擇吸毒,不時尋找短見。後來,大庭葉藏被送進了精神病院,拋棄了整個世界,然而卻也可憐地被世界拋棄。

  不同於川端康成的傳統日式寫作,或是村上春樹式的脫亞派寫作,太宰治的頹廢無賴派在日本文壇上一枝獨秀。

  太宰治塑造的大庭葉藏,顯示出的最顯著特徵就是驕傲和懦弱同時存在的典型日式矛盾性,即拒絕一切妥協,然而卻對現實無力也無心調和,這是對大庭葉藏或者說是對太宰治的頹廢最合理的描寫。縱觀太宰治一生的經歷,對比《人間失格》中大庭葉藏,兩人就像是實像和映象一般,不謀而合。太宰治短暫的一生中,有五次攜不同情人自殺的經歷(除最後一次外,其餘四次均獲救,而他的情人無一逃脫厄運),這樣的特別經歷,即使是在戰後日本作家頻繁自殺的怪圈下(如川斷康成,三島由紀夫等著名作家),也是十分罕見的。

  一個作家的寫作常受到社會環境以及個人經歷等多方面原因影響,參照太宰治的經歷以及日本戰後作家群風格紛繁複雜的現象,可見太宰治的寫作與社會環境有著莫大的關係。

  太宰治生於明治42年,卒於昭和23年,日本經歷著對外殖民受挫、戰爭失敗被迫投向美國、封建傳統社會被迫向現代化轉變、武士道忠誠遭到質疑等種種創傷。人們開始對那個年代彷徨、迷茫,而敏感、犀利的太宰治迅速感受到這些變化,這些變化在他身上得到催化,造就了他的頹廢。一方面,他驕傲地認為“即使悲哀會因此尾隨而至,也無所謂,一輩子只要有過一次狂暴的歡樂就夠了”,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卻又只敢向上天控訴:“不抵抗,何罪之有?”

  這種矛盾,造成對太宰治,或者嚴格說是他筆下的大庭葉藏的評價在學術界爭論頗大,痴迷者有之,圍攻者更是不在少數,客觀來說,即使他生前死後一直處於譭譽參半的境況,但對他的評價,還是依然需要按照某個日本作家所說的“無論是肯定他還是否定他,他的作品總擁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魔力,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李,太宰筆下生動的描繪都會直逼讀者靈魂,讓人無法逃脫”。

  誠然,當讀者的感情與作品產生共鳴是,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包括頹廢以及懦弱等等,太宰治的筆戳向了那個時期人們心中不願意或不敢提起,卻又難以迴避的懦弱,這不免有些令人尷尬,日本右翼作家三島由紀夫更是直接地道出了對太宰治的不滿,但是回過頭想想,甦醒懦弱難道不是一種呼喚人性的行為嗎(包括三島由紀夫本身因無法接受日本法西斯覆滅而選擇的自殺,也可以算作是某種懦弱)?在某種程度上,這無異是上帝一般的存在的。

  然而,這樣一個人,某些時候如神一樣啟迪、解放世人的人,卻以死作為謝幕,而不是苟活於世,究竟那一個更值得肯定一些,我們無從解答。如他所提的問題一樣:“請問上天:不抵抗何罪之有?”大概是隻有上帝能回答得了吧。

  第三篇:人間失格讀後感

  今天沒有云,天空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可是卻連一顆星星都沒有,有些失望……?反正這是題外話…… 這星期烤完第一次月考了。愉快。烤完不知道為何,比前幾次都還要愉快,雖然烤試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這段時間我感覺很……挫折。其實我也不知道如何形容內心的想法,有那麼一點悲傷、一點憎恨、一點不解。啊,還有一點吃醋吧。雖然不是那種吃醋,可是總有點酸酸的感覺,這應該是不舒服吧。 嗯……結論礙…這個主角大概就是所謂的“世上的最客觀”吧。(雖然“世上”的定義模糊,反正就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吧。)並不是說他怪物,他只是不瞭解一般人的思維模式。但這一般也不是可悲,畢竟如果說“活在世界上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為什麼活在這世界上”的話,他有一個非常美好的目標——瞭解他人。

  在讀書之前我一直認為世界上是沒有最客觀的人存在的。因為那樣他並沒有“自己的思維”。但作者明顯的描寫出了這個可能性。他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活……不,就算他是為了自己而活,大概也只是世界所映照的摸樣吧。

  人家說讀了太宰志的書就會深有同感。我並不會不同意這個說法。但是我也有所論點可以加以反駁他。有些時候並不是“不瞭解“世人“”就會害怕他們。這其中的情感很複雜,很複雜……如果說帶有憎恨說不定也有可能。就算以自己為中心太過於弱小,但是自我的世界也可以說是很強大的。

  “沒想到人變臉跟翻書一樣簡單。”——這句話我極為深刻,各種原因吧。 書裡面曾經有一段是主角和他的酒友坐在頂樓聊天。(第三手札)有討論到相反詞的部分。“例如光明的相反是黑暗……”關於“罪”的相反詞,到最後主角的思考還是沒有明白的指出他最後的推論。但如果就我來說的話……我想……也許是“自由”吧。(這時候如果有人要吐槽“自由的相反詞難道不是束縛嗎”,嗯,那又怎樣,反正白的相反詞又不是黑。)他所提出的“罪的相反”都有束縛的因素存在。而且我想,也只有“自由”是超乎於法律的吧。

  ——可是呢,擁有自由並不代表無罪。

【讀人間失格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