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古詩《商山早行》教案

古詩《商山早行》教案

古詩《商山早行》教案

  一.作者及背景簡介:

  1.作者簡介:

  溫庭筠或作“廷筠”“庭雲”,本名岐,字飛卿,行十六,太原祁人。相貌奇醜,人稱“溫鍾馗”。才思敏捷,作詩凡八叉手而八韻成,時號“溫八叉”“溫八吟”。為人放蕩不羈,性格倨傲,好譏刺權貴,為執政者所惡。詩與李商隱齊名,世稱“溫李”;又與李商隱、段成式以駢文綺麗著稱,三人皆排行十六,時號“三十六體”;詞以隱約迷離之境,寫悵惘悱惻之情,是“花間詞派”的鼻祖。

  2.寫作背景:

  溫庭筠本是太原祁縣人,但由於在長安南郊安了個家,所以在他的一引起詩歌裡,是把長安南郊說成他的故鄉的。唐宣宗大中末年,他離開長安,外出宦遊。當他在商洛一帶的山區跋涉的時候,還念念不忘頗有江南風光的“故鄉”。

  二.朗讀詩文

  1.注音:

  鐸 槲 枳 鳧

  2.結合詩題、註解和背景知識,通讀全詩。

  3.列出結構圖:

  早行思鄉→早行圖景→路上圖景→昨夜夢鄉

  起 承 轉 合

  三.指導賞析:

  晨起動徵鐸, 客行悲故鄉。

  1.請用自己的語言想象“晨起的場景”。

  首句表現“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強。清晨起床,旅店裡外已經叮叮噹噹,響起了車馬的鈴鐸聲,旅客們套馬、駕車之類的許多活動已暗含其中。

  2.“客行悲故鄉”中的“悲”字的作用。“悲故鄉”在全詩中的'作用。

  “悲”字定下了全詩的情感基調。“悲故鄉”點明瞭題旨。

  雞聲茅店月, 人跡板橋霜。

  1.分析兩句的結構: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其中“雞聲”“茅店”“人跡”“板橋”四個詞皆是偏正結構的名詞性詞語,“月”和“霜”也是名詞。兩句共寫了6種典型景物,中間沒有一個動詞或形容詞等名詞以外的詞。

  2.補充類似詩句:

  “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秋懷》歐陽修

  “鳥聲梅店雨,野色板橋春”——《過張至秘校莊》歐陽修

  “樓船夜雪瓜洲度,鐵馬秋風大散關”——《書憤》陸游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天淨沙·秋思》馬致遠

  總結:

  A.“不用一二閒字,止提掇出緊關物色字樣”——李東陽

  B.“狀難狀之景如在眼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梅堯臣語。

  C.音韻鏗鏘(指音樂美),意象具足(形象鮮明,內涵豐富)。

  3.意象賞讀:

  A.6個意象組合在一起,如何用現代漢語順暢組合。

  出行在外,荒村野店宜眠早,往往清早起早趕路補回來,俗語云“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詩人聽到雞鳴聲,起身看天,只見一輪殘月斜掛茅店上空。板橋上下了一層厚厚的霜,已有早行的人在上面留下了足跡。

  B.解說意境特點:

  悽清、悲涼。

  C.言外之意:

  道路辛苦、羈愁旅思,見於言外。

  槲葉落山路, 枳花明驛牆。

  1.能從詩中看出早行的季節嗎?

  槲樹葉片很大,冬天雖乾枯卻仍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樹枝將發新芽的時候,才紛紛脫落。而這時候枳子的白花也已開放。因此應寫的是早春季節。他在《送洛南李主薄》裡有“槲葉曉迷路,枳花春滿庭”可為證。

  2.賞析“明”字。枳花為什麼能映明驛站的牆壁?

  因為天色還早,殘月不明,所以白色的枳花才能明驛牆。路上景色仍扣住早行來寫。

  因思杜陵夢, 鳧雁滿回塘。

  1.“鳧雁滿回塘”寫早春家鄉之景有何特點?

  美好、溫馨、生機勃勃。“春江水暖鴨先知”可為證。另外,雁即思鄉之意象,客行之人,夢雁即夢鄉,兩種理解均屬有理。

  2.昨夜之夢本應時間在前,本應先寫,為何倒裝?

  先寫早行羈旅之苦之淒涼,後寫夢中家鄉早春之美好之溫馨,以淒涼冷清反襯家鄉的美好溫馨,寫透思鄉。如先寫,則情感上本末倒置,效果不好。

  3.此為虛寫,以想象之景傳達家鄉之美好,傳達出思鄉之情。

  四.板書設計:

  見教學步驟二(此處略)。

【古詩《商山早行》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