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多角度問出古詩詞教學效度論文

多角度問出古詩詞教學效度論文

多角度問出古詩詞教學效度論文

  【關鍵詞】古詩詞教學 提問 情感 畫面 意象

  新課改追求課堂效益,課堂效益的提高在於老師巧妙地質疑。古詩詞教學中的課堂提問,絕不僅僅是智慧的點撥,更是詩意化的語文薰陶。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們感到最難突破的是如何指導學生想象詩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領悟古詩詞的表達方式也是教師們教學中比較忽視的地方,那麼教師如何找準角度,提出有效的問題,解決教學難點?

  一、抓關鍵詞語的解讀,問中讀出情感

  古詩誦讀最重要的就是一個“讀”字,所有的教學目標的完成都應該透過讀來體現。以讀為本,讀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因而確定詩中的關鍵詞語作為本詩的訓練點可以引發學生多元化的個性解讀,又可以讓學生在不同的體會中讀出不同的情感,是進行古詩誦讀有效的語言載體。

  如《涼州詞》教學片段:

  師:請同學反覆品讀最後一句,想一想你從“幾人回”中讀出了怎樣的情懷?讀後請小組討論後彙報。

  生:多少人沒有活著回來,多少母親失去了自己的兒子,我讀出了悲涼的情懷。

  師:是啊,你的體會讓我想到王昌齡《出塞》這首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請你讀出這樣悲壯的情懷。

  師:讀得好,讀出了母親心中的那份悽悲,讀出了將士心中的那份無奈。

  師:你們從“幾人回”還中讀出了怎樣的情懷?

  生:戰爭是慘烈的,多少將士就這樣戰死沙場。

  (播放影片體會“悲慘”)

  師:看了影片後你想說些什麼?

  生:傷人一萬,自損八千,戰爭是多麼殘酷啊。

  師:請你讀出你的體會。(生讀)

  師:你們從“幾人回”還中讀出了怎樣的情懷?

  生:那樣多的將士們戰死沙場,可仍然有無數的熱血男兒們奔赴戍邊、前仆後繼,為國戍邊死得其所,是無比悲壯的。

  師:請你讀出這樣悲壯的情懷。

  師:“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戍邊的戰士為了國家拼死沙場、寸土不讓,他們的死是悲壯的,還是怎樣的?

  生:更是豪邁的.。――男生齊讀。

  透過這樣的反覆品讀,讓學生從“幾人回”中走進將士們的人生思考之中,走進古代沙場邊關戍邊的複雜內心,走進將士們血肉之軀中張揚的民族精魂的豪氣,叩問出“醉臥沙場”的萬丈豪情。

  二、抓大致內容的概括,問中讀出畫面

  如一位老師執教的《飲湖上初晴後雨》透過圖片匯入,開始了古詩詞的教學,在揭題部分,老師提出了幾個問題①老師要送你們一幅畫,猜猜這是什麼地方?②你眼中的西湖是怎樣的?③西湖給小朋友的印象是?④你瞭解詩人蘇軾嗎?看似緊湊的提問,卻帶給了我們一個思考:這樣的提問都有必要麼?我們要如何凝練教師的提問,讓每個問題都具有指向性呢?亦或說怎樣提高教學提問的有效性呢?就如教學中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沒有什麼必要,完全可以直接告知,免得學生在猜測的時候,脫離教師原有的設計。

  提問時我們可以這樣來說:“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西湖的圖片,你能用一個詞來描述嗎?”我想以這樣的問題進行鋪設,學生能更容易進入到課堂學習中來,教師對於課堂的把握,對教學目標的落實更容易達成。

  三、從兩詩對比的角度,問中讀出異同

  以《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和《示兒》兩首詩教學為例,談談對比教學法,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將兩首詩比較異同:

  1.問――創作背景有什麼不同?一是“安史之亂”,一是“金兵南侵”。由於詩人所處的歷史背景不同,他們的經歷也各有跌宕。要想理解詩人內心的情感,就必須要有時代背景作鋪墊。

  2.問――詩人詩作有什麼不同?一是唐朝,一是宋代。杜甫是唐代著名詩人,被人譽為“詩聖”,他的詩記錄了大量的史實,被人稱為“詩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乃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詩”。而陸游,是南宋著名詩人,一生作詩九千餘首,可謂“多產詩人”。《示兒》是他的“絕筆詩”,相當於遺囑。

  3.問――插圖人物表情有什麼不同?一是“意氣風發”,一是“抱憾終老”。《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那幅圖中,詩人一家內心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漫卷詩書”的場面也表現得十分直觀。而《示兒》一圖則顯得哀傷而淒涼。彌留之際的陸游,奄奄一息。臉上揮之不去的是遺憾之愁雲。在這樣的畫面映襯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讀來催人淚下。

  4.問――“詩眼”有什麼不同?一是“喜”,一是“悲”。教學中,可提問:詩人為何而喜?詩人因何而悲?從哪些詞句中讓你感受到詩人的悲傷?

  四、從教師理答引導,問中讀得深入

  課堂,作為師生“交往”的場所之一,課堂提問就是師生溝通的橋樑。古詩的課堂教學提問,就是教師巧妙提問,讓學生進行詩詞文字與生命靈魂的對話。古詩閱讀的過程,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從關鍵詞語的解讀,從詩詞大致內容的概括,從寫作情境的創設,從詩詞對比教學、教師理答引導等多個角度進行提問,有效引導學生以自己的全部生命體驗、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識與文字背後潛藏著的生命對話的過程,實現讀者自我生命成長和提升的過程。

【多角度問出古詩詞教學效度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