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古詩詞教學要培養那些學習習慣的論文

古詩詞教學要培養那些學習習慣的論文

古詩詞教學要培養那些學習習慣的論文

  沙河小學 陳學毅

  古詩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語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漢語,節奏強、跳躍大、文言詞語多、意義濃縮性大,我們把理解古詩詞意思,體會古詩詞含義,辨析古今詞義的不同作為教學重點。從敘寫的內容上看,它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由於小學生認知層次教低,抽象思維能力不足,對古詩詞的時代背景缺乏認識,因而對古詩詞理與情的體會、感悟自然就成了古詩詞教學的難點。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在中高年級利用“知詩(詞)人,解詩(詞)題;讀詩(詞)句,曉詩(詞)意;尋詩(詞)眼,悟詩(詞)情”摸式流程進行古詩詞教學時,堅持訓練學生“查、解、釋、換、猜、調、補、尋、想、悟、誦”古詩詞學習習慣,提升了學生學習古詩詞的品位和實效。其具體做法如下:

  一、在“知詩(詞)人,解詩(詞)題”中讓“查、解”成為習慣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曾興起從“知詩(詞)人,解詩(詞)題”入手開始古詩詞教學的熱朝。時過境遷,不在時髦,取而代之的是多媒體創設情境、圖畫音樂匯入等花招,雖然表面繁華,但實效性低。其實,在古詩詞教學中長期堅持“知詩(詞)人,解詩(詞)題”的訓練,有如下好處:第一,可以養成查閱古詩詞資料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在查閱中瞭解詩(詞)人的生平、寫作個性特點,瞭解詩(詞)的時代背景,為理解全詩(詞)做鋪墊;第二,從詩(詞)題目入手解題,可以培養審題能力,可以整體感知全詩(詞),瞭解全詩(詞)大意。由此看來,古詩詞教學伊始,我們要堅持進行“知詩(詞)人,解詩(詞)題”的訓練,讓其成為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終身習慣之一、

  二、在“讀詩(詞)句,曉詩(詞)意”中讓“釋、換、猜、調、

  補”成為習慣

  試看新課改下古詩詞教學對詩(詞)句的理解,不管是名師課堂,還是一線教師的普通課堂,大都利用多媒體、註釋等粗知大意,不求直譯(古今詞義對譯)。長期這樣教學,何談翻譯古詩詞、理解古詩詞的能力?在中高年級古詩詞教學中要堅持訓練學生用“釋、換、猜、調、補”的學習方法直譯古詩詞,讓其成為學習習慣,終身受用。

  1.釋──看註釋。這是學習古詩文的常用方法。在教學中我們要時時提醒學生利用這一學習資源,直譯詩句。

  2.換──古今詞對換。如我在教學新課標人教版教材第十冊《古詩詞三首》《牧童》一詩,理解“草鋪橫野六七里”中的“鋪”時,我先讓學生查字典,學生找到詞條“把東西展開或鋪平”,聯絡詩句大致理解意思後,再讓學生給“鋪”組詞,學生很快想到了鋪天蓋地(把古代漢語中的單音節詞“鋪”換成了現代漢語的多音節詞“鋪天蓋地”),一下子就理解了草長得茂盛,草野遼闊的意境。

  3.猜──聯絡上下文推測古詩(詞)中詞語的含義。如我在教學新課標人教版教材第十冊《古詩詞三首》《清平樂?村居》這首詞,理解“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中的“臥”時,我讓學生聯絡上下文推測其含義,有的說是“躺”,有的說是“趴”,雙方爭持不下。於是,我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展開辯論,結果是既可解釋為“躺”,也可解釋為“趴”,兩個意思都表現了兒童天真、頑皮的天性。

  4.調──調換順序,即古詩詞句中的詞序有時與現代漢語語句的敘述順序不同,需要調換才能正確直譯。如在教學新課標人教版教材第十冊《古詩詞三首》《牧童》一詩,理解“笛弄晚風三四聲”時,應調換為“晚風笛弄三四聲”,翻譯為“晚風中牧童吹笛嬉戲,不時傳來悠揚的笛聲,笛聲時續時斷”。

  5.補──補白,即在直譯古詩詞遇到意義跳躍性大、意義含蓄時,就需要教會學生補充意思,補充含義。如在教學新課標人教版教材第九冊《古詩詞三首》《泊船瓜洲》一詩,理解“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時,學生對京口、瓜洲、鐘山三個地名,只是機械地理解為“從京口到瓜洲僅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著幾座山”,卻不明白其含義──作者心裡的想法。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補白:這是詩人在瓜洲遙望家鄉時的所見所聞。作者的心飛過長江,飛過幾座山,就到了家鄉鐘山,心理距離近,特想“還”;而一道長江水,數重大山,山高水長,路途遙遠,不能“還”。作者透過心理距離和實際距離巨大反差的對比,表達了詩人王安石人在旅途,卻心繫家鄉的強烈思鄉之情。

  三、在“尋詩(詞)眼,悟詩(詞)情”中讓“尋、想、悟、誦”成為習慣

  這是古詩詞教學的第三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教師要在學生理解詩詞句子意思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全詩(詞)尋找詩(詞)眼,緊扣詩(詞)眼想象詩(詞)的意境,體會詩詞理與情,在正確、流利地朗讀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誦、背誦全詩。如我在教學新課標人教版教材第十冊《古詩詞三首》中《舟過安仁》一詩,(透過“知詩人,解詩題;讀詩句,曉詩意”的學習,理解了詩句意思後)到最後一步“找詩眼,悟詩情”,學生找到了詩眼“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中的“使”時,我首先讓學生把“使”換成“讓”,體會詩句中是用“使”,還是用“讓”更能表現其意境。學生聯絡前面學習中對“使風”的理解(即借風),進行了一次“使”好,還是“讓”好的討論。透過爭論,學生最後一致認為還是原文的“使”好,其理由是:這是詩人看到孩童異常的行為,就開始認真地觀察、思考,結果恍然大悟: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這裡的“使”是“借、利用”的意思,是“利用傘借風順風順水行船”;而“讓”的意思是“指使、容許或聽任”的'意思,沒有“借、利用”的意思。這個“使”字,把漁童玩耍中透出的天真爛漫、聰明頑皮的天性寫活了。然後,指導學生透過有感情地朗讀,再現兒童天真爛漫、聰明頑皮的天性,品出這首古詩表現出來的古代兒童獨特的生活情趣。最後,要求學生背誦這首古詩,並把它改寫成300字左右的記敘文。這一訓練過程,不但體味了詩人楊萬里用“使”的精妙,而且玩賞吟誦了“張傘借風行船”的美妙意境與精妙詩句,培養了學生“尋詩眼,想詩境,悟詩情,誦詩文”的能力。這樣堅持幾年、十幾年即可形成習慣。

  總而言之,古詩詞教學要像教學其它諸如記敘文、說明文、散文、小說等一樣,既要注意知識的學習,也要注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更要注意學習方法、學習技能、學習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古詩詞學習的本質──自覺運用學法,感悟古詩詞理與情,積累古詩詞;自覺養成自讀自悟古詩詞、自我積澱古詩詞的能力。

  [編輯短評]這篇問題立論不錯,提出的習慣有普遍性且相關習慣所指向的語文訓練很契合古詩詞這種文體的獨特特點。

【古詩詞教學要培養那些學習習慣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