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金融> 解析行為金融理論與投資策略

解析行為金融理論與投資策略

解析行為金融理論與投資策略

  一、行為金融理論的概念

  行為金融理論有兩個主要研究物件,一是無效市場模式,認為市場並非是有效的,討論方向為金融噪聲理論和一定意義雙槓的資產組合以及定價問題。二是投資者在投資的過程中並非是理性的,研究投資者會發的認知行為偏差問題。目的就是對傳統的金融學理論進行修正和改造,使其更加的符合現代金融學的要求。

  二、行為金融理論

  行為金融理論可以將人在投資時的心理分為有限理性、過度自信,後悔規避、錨定效應以及投機行為等。簡單的說,就是人在面臨獲利時,不願再冒風險。在面臨損失時,人人都成了冒險家,再試一次挽救之前的損失。而損失和獲利要有一個參照數額,當投資的參照數額被改變時,人們對於風險的態度也會隨之改變。

  (一)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是介於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間,在一定的限制下的理性。在複雜的金融世界中,交易的次數越多,不穩定因素也就越多,資訊也就越不完全,並且人對於投資本身也不能真正的認識,一般情況都會受到情緒的影響,這就導致在投資時人們是無法做到完全理性的,只能夠做到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的出現對研究投資者的心理以及行為有重要的意義,人在面臨需要進行選擇的問題時,常常不能夠全面的、詳細的分析問題,這就不能夠使人達到完全的理性,甚至會出現錯誤的選擇。

  (二)過度自信

  人們往往會對自己的`投資能力有著過高的評價,過度自信的表現形式在於對自己的投資方式以及投資決策,過分的相信和依賴,因此,容易因為客觀實際情況導致決策失誤,一些投資專家在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領域中,顯得非常的自負,他們過分依賴自己的學科知識以及收集到的資訊而輕視客觀的真實情況,間接影響投資者,使其只注重那些與他們判斷相同的資訊,而忽略了那些與他們判斷不相符的資訊。

  但是自信度的高低與投資決策的正確與否並沒有實際的聯絡。在我國很多股民,他們沒有工作,以炒股為職業,這些人並沒有對金融知識沒有深入瞭解,也沒有對自己的資產進行科學性的評估,多半是過度自信的心理作祟,透過對行為金融理論的研究,有助於幫助投資者避開投資的風險,這對於行為金融理論有著重要意義。

  (三)後悔規避

  在心裡學家調查研究發現,人在發現自己做錯了事情的時候會感到十分的不安和痛苦,有時還會將錯誤怪罪給他人。人為了安慰自身產生的這種後悔的挫敗感,往往會透過非理性的方式改變自己的行為。在投資領域中,當一些股票下跌時,股票持有者往往不願意將自己手中的股票賣出,因為他們不希望錯過這支股票帶來的利潤。

  還有很多投資者有從眾的心理,他們不希望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繼而購買一些很受歡迎且價格比較高昂的股票,一旦股票出現了下跌,他們會認為還有很多人在和他們一樣在承擔這些風險,而這種風險出現的原因是市場造成的而不是自己決策的事物而造成的,這就是一種很好的規避後悔的方法。

  (四)錨定效應

  心理學家透過研究發現,當人們被要求作相關數值的定量評估時,容易受事先給出的參考值影響,這種現象被稱為錨定效應。錨定效應是指人們傾向於將未來和已經發生的事情聯絡起來,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但是世界上的事情本來就不分好壞,好與壞都是相對的概念。當人們對於某件物品的價值進行判斷時,往往需要一個參照物。投資也是一樣的,證券作為一隻價格喜歡變動的錨,錨會導致人受到暗示之後,對新的資訊不是很敏感。

  (五)投機行為

  其實是一種娛樂的行為,是指對一個未知事的結果進行下注,下注時一般使用錢或具物質價值的東西,其主要目的為,贏取得更多的金錢或者物質財富。

  投資者明明知道投機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行為,但高風險隨之而來的就是高回報。投機行為可以使投資者快速致富,但很難獲得預期的效果,贏的可能性要比輸的可能性小很多。這種現象很難進歸類,大多數學者將其歸為一種過度期望的心理。

  三、行為金融理論的投資策略

  (一)反向投資策略

  反向投資就是在一支股票表現很差的時候買進,等有起色之後再將其賣出去。以這種方法來獲得利潤。利用金融理論的知識,我們可以得知金融投資者具有過度自信的心理特點,可以放映出人們對於投資資訊過度放映的行為。我們透過研究研究行為金融理論可以得知,反向投資策略與零投資組合在未來的投資領域會獲得很大的收益。

  反向投資策略在目前的金融市場中被很多投資者使用,這也有賴於它給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投資回報。投資者對股市過度反應也說明投資者對錶現優秀的股票的股價會過度高估,且不會注意哪些表現很差的股票。因此,當表現差的股票的股價上升時,投資者又會追悔莫及。

  (二)動量交易策略

  動量交易策略的提出是源於對股市中股票價格中期收益延續性的研究。動量交易策略是預先對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設定一個參考值,當股票收益和交易量同時滿足所設定的參考值就買入或賣出股票的一種投資策略。在使用交易動量策略時,首先要在證券市場中選定一個交易物件的範圍,設定一個時間長度作為證券業績的考評期,然後計算形成期的各樣證券以及收益率,最後根據樣本的收益大小,對目標證券市場的所有樣本進行升序、降序的排列,最後將其等分為若干組資料,其中收益率最大的一組稱為贏家組合,收益率最小的一組稱為輸家組合。之後或間隔一段時間,還要再選一個時間長度,作為賣買贏家組合和輸家組合後的持有期限。再隔一段時間重複之前的步驟。

  但是動量交易策略在真正的市場投資中,並不總是有效的。一方面零成本的套利策略的正在普及,另一方面使用動量交易策略會大量的進行交易,交易成本與盈利基本上會抵消。

  (三)成本平均策略

  為了有效降低投資中風險水平,投資者大部分會採用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指投資者在投資股票時,按照預定計劃根據不同的價格分批進行,以備遇到風險時攤薄成本,從而規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帶來較大風險的策略。但是這種策略規避風險的同時並不能帶來較大的收益。

  (四)時間分散化策略

  個人投資者和組織投資者都認為時間分散化可以減少投資的風險,所以時間分散化策略建議投資者在年輕時較大比例地投資股票,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少此比例的投資策略。但是這個方法中有兩個認知上的錯誤,一是,將損失的極小可能性視為零可能性。二是,缺乏遠見的損失而使人難以承受。

  結束語:

  總而言之,目前行為金融理論還沒有成熟,還處於發展時期。我國金融投資者不要盲目的進行投資跟風,要結合自身的情況使用不同的投資策略。透過不斷的測試來歸納出自己最適合的投資方式,達到致富的目的。

【解析行為金融理論與投資策略】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