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哲學> 《氣的哲學》閱讀答案

《氣的哲學》閱讀答案

《氣的哲學》閱讀答案

  關於存在世界的把握,在中國哲學中,氣論是一個基本的形態。氣的哲學是中國古代存在論的主要形態。氣在本源的意義上是物質性的元素,宇宙論的氣論代表了中國哲學從物質性的範疇解釋世界構成的努力。在中國哲學中,“物”指個體的實物,有固定形體的“質”是由“氣”構成的,未成形的“氣”則是構成物體的材料。中國哲學中所說的“氣”,是指最細微而且流動的存在物。西方哲學的原子論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由微小固體組成的,原子是一種最後的不可分割的物質微粒;中國哲學的氣論則認為一切物體都是氣的聚結與消散。氣論與原子論的一個基本不同是,原子論必須假設在原子外另有虛空,虛空給原子提供了運動的可能;而氣論反對有空無的虛空,認為任何虛空都充滿了氣。中國思想的氣論與西方思想的原子論成為一種有意義的對照。在這個問題上,

  中國古代“氣”的概念來源於煙氣、霧氣、雲氣等,氣的觀念是在對這些具體物氣加以一般化後所得到的一個自然哲學概念,就自然哲學的意義而言,它仍然與平常所謂空氣、大氣的意義相近。把中國氣論和西方原子論對照的一個明顯結論,就是原子論表達的是物質的不連續的性質,而氣論所反映的是物質的連續的性質。應當說,注重氣的連續性,從哲學上反映了中國文明對事物連續性的重視。這與中國文明被稱為“連續性文明”的特點也有密切的關係。

  氣作為一種連續性的存在,在中國哲學中有許多表達。如荀子說“充盈大宇而不窕”,意即雲氣充滿宇宙而無間斷,指示出氣是連續性的存在。宋代張載說“太虛不能無氣”、“知太虛即氣,則無無”,強調虛空充滿氣,或虛空是氣的一種存在形式。朱子也說過“此氣流行充塞”“無一息之間斷,無一毫之空闕”,主張天地之間一氣流行充塞,這種連續性是強調氣的空間的連續充滿和時間的連續不斷。

  由於氣是連續性的存在,而不是原子式的獨立個體。因而中國哲學的主流世界觀傾向是強調對於氣的存在要從整體上把握;不是強調還原到原子式的個體,而是注重整體的存在、系統的存在。因此中國哲學中常常有所謂“一氣流行”、“一氣未分”的說法。“一氣”既表示未分化,也表示整體性,而“流行”則表示氣總是處在一種流動的狀態之中。整個世界為一連續、整全、流動之實在,這種宇宙論為儒家、道家等各派哲學所共有,是中國哲學宇宙觀的基本立場。存在的整體即是人與世界的統一,即是人與宇宙的統一。

  近代哲學的二元分裂破壞了這種原始的統一性,在現代之後的時代,人類應當返回作為人與宇宙統一性的存在整體,同時,在中國文化中,個人不是原子,是社會關係連續體中的關聯性存在一方,這種理解得到了氣論哲學的有力支援。

  9.下列對西方哲學的原子論和中國哲學的氣論的差別的認識,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原子論認為一切物體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組成的;氣論則認為一切物體都是氣的聚結與消散。

  B.原子論假定原子外另有虛空;氣論認為不存在任何空無一物的虛空。

  C.原子論表達的是物質不連續的性質;氣論表達的是物質連續的性質。

  D.西方哲學的主流世界觀傾向是強調個體把握;中國哲學的主流世界觀強調對於氣的存在要從整體上把握。

  10.根據文意,填入文章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 )

  A.張岱年先生指出:“中國古代哲學中講氣,強調氣的運動變化,肯定氣的連續性存在,肯定氣與虛空的統一,這些都是與西方物質觀念的不同。”

  B.張光直先生強調:中國古代文明之所以是一個連續性的文明與中國文明中重視“存有的連續”有關,也與早期文明的整體性宇宙觀有關。

  C.王夫之先生明言:“陰陽二氣充滿太虛,此外更無他物,亦無間隙。”

  D.黃宗羲先生說道:“天地之間,只有一氣充周,生人生物。”

  11.中國哲學認為人與世界是統一的,請根據原文簡述這一宇宙觀的成因。(3分)

  試題答案:

  9.D(答非所問)

  10.A(根據上文,談“物質觀念”恰當。B項談“文明”,C項談“氣”在中國哲學中的表達,D項談整體、連續的宇宙觀。)

  11.(3分)中國哲學的氣論認為一切物體都是氣的聚結與消散,而氣是一種連續性的存在,所以把握物體要從整體上把握,把握人也要從人與世界這一整體、系統出發。

【《氣的哲學》閱讀答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