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圖形影象/多媒體> 國小數學多媒體技術教學分析

國小數學多媒體技術教學分析

小學數學多媒體技術教學分析

  1. 運用多媒體技術,活現教材內容

  《新世紀小學數學教科書》第一冊上每一個教學內容,幾乎都是以圖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儘管它貼近學生的生活,大都是學生熟悉的畫面,但要六歲的兒童(我們實驗班學生的平均入學年齡只有六歲多一點)直接從課本的畫面上"看懂"數學,似乎不太現實,加之輔助教學的掛圖又沒有(教師不可能自制所有的掛圖),客觀上為我們的教學帶來了困難。好在我們學校在2000年暑假期間建立校園網路系統,每個實驗班都配備了兩臺34英寸的數碼大彩電和兩臺電腦(教室一臺上課用,辦公室一臺備課用),數學論文《運用多媒體技術上好《新世紀小學數學教科書》》。教師在辦公室的電腦上備好課,在教室裡可以直接用於教學,而且一人備好課,其他人可以資源共享。為了讓教材上的內容活現出來,我們就利用網路優勢,把第一冊上的全部內容進行掃描,編號,存入電腦中,然後根據每一個教學內容,每一個知識點的實際情況,對每一幅圖進行分割與再組合,並適當加進一些從其它軟體上下載來的影片檔案,製作成一節節生動、活潑,有趣的課件,教學時用起來方便靈活,得心應手。它既依託了教材,又對某些內容進行了充實和重新組合,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2. 運用多媒體技術,變靜為動

  課本上的畫面儘管形象得體,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但它畢竟是靜態的,它不可能再現事物的過程,而多媒體技術就能很容易地解決這個問題。就以"統計"這一節為例:教材的編排意圖是想透過"三小小孩的魚比賽"和對"物品的分類"這兩幅畫面的展示,讓學生會看諸如此類的象形統計表和統計圖,並感知到生活中處處有"統計"的知識。如何實現這一教學目的呢?在備課時,我們就對掃描材料進行加工處理,並製成課件。第一幅圖: 螢幕先出現三位小朋友釣魚比賽,一人作記錄的情境,讓學生看圖說畫意,激發學生思維,然後透過多媒體技術"再現"他們釣魚的過程,讓每個人的魚一條一條地"跑"出來,最終形成一幅象形統計圖的畫面。非常生動,非常有趣。然後以四人學習小組為單位,三人"釣魚",一人作記錄,利用課前準備好的'學具,每個小組表演一次。這樣,學生不僅在情境中、在活動中學到了知識,而且還適時地培養了他們的合作精神和動手能力。第二幅圖,既有統計圖,又有統計表,我們同樣讓死圖變活,讓圖上的物品分類一件一件地出現在螢幕上,慢慢地形成象形統計表和統計圖,再輔之以不同的顏色進行區分,重點地方讓它反覆閃爍幾次,以激起學生的有意注意。然後又以四人學習小組為單位,統計每人一週內得小紅花的朵數,並制"統計表"和"統計圖",教師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組,將其打在螢幕上。這既對學生的作業及時進行了訂正,又無形中激勵了學生積極向上的思想情感。象這樣靜態的,枯燥的知識,用現代教學技術來教,就變得生動、有趣。這是傳統教法中的掛圖和板書所望塵莫及的。

【國小數學多媒體技術教學分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