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材> 如何創造性地駕馭和使用教材

如何創造性地駕馭和使用教材

如何創造性地駕馭和使用教材

  如何創造性地駕馭和使用教材,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呢?

  一、適當調整讓教材“ 活”起來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再加工,有創造地設計教學過程”。新教材是課改理念的文字體現,是一個有效的載體,需要每一位教師去認真研讀、感悟、領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或根據教學的需要或針對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處,處理時要基於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於教材。因此,解放思想、勇於創新大膽對教材進行“ 再加工”、“再創造”。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學生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學得主動、紮實,富有成效。

  1.以生活熟悉的事物為載體,適當地調整和“活”化教材

  教材在編寫時,所選取的例項都是經再三斟酌和反覆權衡,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可接受性。但是,在某些具體的教學中,以生活熟悉的事物為載體,更能幫助學生理解,更能激起學生共鳴。

  例如,大膽地把學生天天用到的腳踏車扛上講臺,透過觀察腳踏車的不同部件,認識哪些部件需要增大摩擦,哪些部件需要減小摩擦,具體採取了哪些措施來增大和減小摩擦。同時研究什麼情況會使摩擦發生變化,變化後容易發生怎樣的後果及如何解決。由於實物擺在眼前,而且學生有豐富的個人體驗所以能輕而易舉地理解了各種摩擦力。而且,瞭解了腳踏車增大和減小康擦的措施,既能理論聯絡實際,又能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同時,教學中無形地培養了學生全面、細心觀察事物的習憤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透過調整教學內容,往往會使教學情境變得更真實、有趣,實用,學生充分感受到科學的魅力,體會到科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產和生活。

  2.找準切入點化“靜”為“動”,適當地調整和“活”化教材

  課程改革後,學校配備了多媒體儀器,使我們教師在教材的呈現和教學的組織形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課堂充實了,生動了,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為此,引導學生制訂課外觀察計劃包括時間地點,器材等,讓科學跳出課堂,迴歸生活。課堂中補充活動星圖的製作原理並指導學生製作活動星圖,用一年的時間觀察和繪製春夏秋冬主要星座的星圖。在一年來學生的觀測過程中,能較好地解決學生課堂中以“ 靜聽” 為主而“ 能動” 不足的問題。不僅突破了教學難點,完成教學任務而且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習用繪圖的方法表示觀測的結果。並且在活動中向學生滲透“ 科學觀察要持之以恆,嚴謹操作” 等科學的價值觀,寓情於教,教學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二、有效重組,讓教材“ 串”起來

  新課程標準認為,教學是創造性的活動。每一套教材都有自己的結構優點但也有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師應根據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實際需要對教材進行必要的有效的重組。

  1.加強聯絡,形成系統,讓教材以知識為鏈“ 串”起來

  科學教材按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展水平把知識點分散到各冊的教材之中這非常有利於學生在不同時期的認知水平和智力發展水平下的知識學習和能力的培養。例如,在“人體的八大系統”教學中,教材在七年級(上)中初步介紹人體的'消化系統,在七年級(下)中要求瞭解人體的生殖系統,在八年級(上)中學習了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在八年級(下)中介紹人體的呼吸系統,在九年級(上)中介紹人體的迴圈系統和泌尿系統並深入學習了人體的消化系統。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被分散在五冊教材中如何把教材前後內容加以聯絡,加以有效重組,就顯得十分必要。

  2.深挖兩線,雙管齊下,讓教材以思想為鏈“ 串”起來

  科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以全面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為核心,面向全體學生,立足學生髮展,體現科學本質突出科學探究,反映當代科學成果。這一理念貫穿於整個初中六冊的《科學》教材中。因此,對於每一節課,我們不但要深入分析它的顯性之線,更要分析它的隱性之線。例如,在八年級科學(上)“水的利用和保護”這一內容教學中,比較明顯的一條線是介紹世界和中國的水資源狀況,得出我國水資源緊張這一現實問題,再過渡到要保護水資源,節約水資源,同時學習了常見的水的淨化方法。

  因此在教學中,認真分析每一教學內容的顯線和隱線這兩條線,雙管齊下,使教材以思想為鏈“ 串”起來。

  三、合理補充,讓教材“ 寬”起來

  現代課程論主張教學應以課程為目標之“本” ,教材為載體之“本” 。教師不應只是被動的教材的執行者,每位教師必須摒棄“教教材”和“以教材為本”的觀念。在教學實踐中,要以課程標準為本,進行教材的合理補充,讓教材“寬起來”。

  1.增加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讓教材“寬”起來

  如九年級下種群的教學中,要求學生理解並學會計算種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種群密度和性別比等。為此,我們以人這一特殊種群為例,佈置學生課外展開調查,然後小組合作,進行研究性學習,根據本小組調查結果分析計算得出人這一特殊種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種群密度和性別比等。這樣的研究性學習不僅能完成教材內容,達到課程目標的具體要求,而且能使學生在“ 小型人口抽樣調查” 中學到許多教材上學不到的東西,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得到發展,收效極佳。

  2.拓展學生的科學知識面,讓教材“ 寬” 起來

  教學應以人為本,從學生實際出發。對於一些學生迫切需要的,又是我們力所能及的科學知識,即使教材沒有要求,甚至沒有提及,我們也完全可以大膽插入,大膽拓展。比如在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這一教學內容學習時,主動對教材進行拓展在初二學生中開展講座,詳細地介紹我省我市水資源緊張的現實及水汙染的嚴重情況。以“ 保護母親河—靈江” 為例具體分析我們所採取的具體措施,把大範圍的全球水資源問題拉近到我們身邊存在的小範圍的現實水資源問題,進行鄉土教育,學生興趣濃,能動好,效果佳。

  3.加強學生的課外探究,讓教材“ 寬” 起來

  科學教學應該是開放的,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課外探究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為此,根據教學、學生和校內外的實際情況開展各種課外探究活動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探究活動緊密結合起來。例如,基於教材的特點,在簡略學習了各種維生素後,學生意猶未盡,於是指導學生進行課外探究實驗用屍試紙測定其日值,對其加熱檢測它的熱穩定性。

  在《科學》教材實施過程中,筆者深刻體會到,教材的優勢需要教師去挖掘和拓展,教材的不足、空白更需要教師去彌補。隨著教師課程生成意識的增強和課程資源視域的擴充套件,創造性地使用好現行的科學教材,切實地做到“ 腦中有課標、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 ,大膽地有創造性地使用科學教材,那麼,科學教材會因為我們的創造性使用而精彩。

【如何創造性地駕馭和使用教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