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總結範文> 高一語文組期末總結

高一語文組期末總結

高一語文組期末總結匯總

  語文是語言以及文學、文化的簡稱,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口頭語言較隨意,直接易懂,而書面語言講究準確和語法;文學包括中外古今文學等。小編為你整理了高一語文組期末總結,希望對你有所參考幫助。

  高一語文組期末總結一

  時光荏苒,我們高一語文組在學校、年級的統一領導下,緊緊圍繞教科室工作計劃,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目標;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根本;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為主導,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積極實施新課程教育,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透過紮實的教研活動,圓滿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學生的語文整體水平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語文素養有了明顯的提高。成績的取得有多方面的因素,現總結如下:

  一、學習新理念,用心思維面對新課改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師如果不學習,教研活動就會成本“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為加強修養,提高素質,我們組制定了適合語文教學的理論學習計劃,學習了《走進新課程》《語文課程標準》《課程教材教法》等理論書籍,為教師提供廣闊的視角,以最大限度地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力求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支撐深化我校的語文教育改革,發揮語文在教改中的龍頭作用。其次鼓勵老師們採取多閱讀、多反思、多執筆的方法,不斷促進對課程改革實質內容的進一步領悟,利用好學校的網路資源,經常上網瀏覽、查閱相關的材料,及時瞭解課改動態,擴大自身的視野,透過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以便更好服務於課改實踐。

  二、興趣做先導,從活動入手抓語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經過九年的語文學習,絕大多數孩子喪失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升入高中後,高考的壓力如影隨形,學習很難依據興趣來進行了。有些孩子出現了審美疲勞、感覺疲勞、精力疲勞等學習綜合症。我們首先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抓活動,抓貼近生活的文字,抓有生命力的課堂,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迴歸生命的教育。韓老師老師和林老師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韓老師把年級的大型語文活動抓得有聲有色,在高一年級掀起了快樂學習語文的熱潮、舉行了語文知識競賽、書法比賽。高一全員參加中國中學生作文大塞,成績突出。林老師抓語文第二課堂工作,名著閱讀原本枯燥,可是林老師先後把《百家講壇》等影像資料引入課堂,還聘請名師、本市知名作家到校和學生面對面的交流,精心耕耘後,高一學生整體寫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語文的興趣。這些都為年級語文成績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抓教學常規,提能力促質量

  課堂是老師的立身之地,踏實有效地做好教學常規工作,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的份內之事,認真備好每一節課,紮實做好“教學五環節”,尤其注重備課、上課、反思三環節。

  1、以本為本,鑽研教材

  每一節課要精心備課,確定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重、難、疑點,精心地構思教學的五個環節。把培養學生的能力作為主要目的,選擇恰當精要的補充練習,增加上課的非預設性,做到“給學生一碗水,自己需有一缸水”的教學態度。

  2、以生為本,培養能力

  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重在充實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多方面思考,比較、分析,培養學生概括、判斷能力、聽說讀寫的綜合運用能力。提倡老師在教學中運用綠色語言,讓學生在溫和、寧靜的情感中學習,使學生喜歡上語文。

  3、教後反思 ,受益無窮

  每一節課後或者每一次聽課之後,要有一個交流反思的時間。這有時比上一堂課帶給教師的感受更多,我們語文組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每一次活動之後,各位教師各抒己見,有爭執,有交流並能及時反思,寫好聽課反思,這樣可以更好提高自己。

  4、資源共享,集思廣益

  新課標的備課量很大,所以集體的力量更重要,我們組以互研組為單位定時定期進行集體備課。討論教學中的一些問題,統一教學進度、教育目標、討論最佳教學設計方案,反思教學得失。儘可能多地從網路上、書本上擴充資訊,不斷充實、完善各課資料,力爭向每一個四十分鐘要質量。

  5、作業反饋,落實為重

  這一學期,組織了兩次作業大檢查,發現我們的作業佈置大有改善,更注重於學生能力的培養,動手動腦並重,課內課外兼顧,但發現在作業反饋上有點忽視,“二次作業”“建議性作業”的落實不夠,學生的錯誤往往有普遍性,掌握才是根本,所以我們組特意為此討論開會,探討落實的措施.

  四、重青年教師,提高教師整體水平

  對青年教師嚴格要求,我們備課組本學期以說課活動為重點培養青年教師。每週二、四下午我們進行集體備課,每次都採用一人主備、大家參與討論的方法。前幾次由老教師承擔,以求能起到示範作用。李老師和朱鵬舉老師先後進行了說課示範。此後,由王珂老師和張海老師輪流說課,要求提前寫成規範的說課稿,按說課競賽的標準進行說課。同時我們還積極準備和參加了教研室有關調節教學和達標課的一些測試,李老師和朱鵬舉老師獲得了較好的成績。給青年教師壓擔子,在這一方面,備課組有意在分配集體備課工作任務時有意向年輕教師傾斜。本學期,在分配常規教學考核檢測題命制任務時,由朱鵬舉老師和張海王珂等三位老師出月考題,由李老師審題,分工到位,責任明確。形成組內青年教師人人有事幹,事事有人幹,群策群力的良好局面。

  儘管本學期我們語文教研組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仍然有很多不足,如教研組活動開展得還不夠紮實,互研組互研熱情不高,一部分教師對教研活動的認識不夠端正,有的教師在讀書活動中疲於應付,這都是我們今後工作中所要亟待解決的。 “學無止境、教無止境、研無止境”。是的,教學教研的路還很漫長,我們需繼續努力,積極改進工作中的不足,一步一個腳印地奮力前行!以提高我校語文水平為宗旨,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為目的,實現語文教師的幸福生活!

  高一語文組期末總結二

  時光飛逝,20xx年上學期又將結束,回顧這一個學期,與學生朝夕相處的一百多個日子,有苦有甜,教學的過程不管成功與否,都可總結為寶貴的經驗。本學期擔任高一年級2個班的語文課教學工作。為了有效的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學習能力,學期初就根據學生的特點和不同層次,以及教材的'編排,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並在落實中不斷調整完善,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現將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進行小結,以資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促進今後的教學工作更上一個臺階。

  一、夯實基礎,溫故知新,全面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培養語文學習的能力。

  高一階段對學生來說是個比較重要的時期,尤其是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非常重要,這對將來的高考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在教學中有意識的從最基本的字詞句入手,引領學生掌握基本知識,並將學習中遇到的已在初中學過的知識點,進行強化複習,然後聯絡所學到的新的內容,做到溫故知新。由於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基礎較差,學習興趣淡薄,透過基礎知識的公固加強,誘發這部分學生的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嚴格按照學校的總體教學要求和目標去組織教學,抓好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

  教學工作服從教務處的安排,也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一學期教案(集體備課)和各種業務資料齊全,備課認真規範,每一堂課都保證有備而來,內容豐富。課堂教學基本功紮實,課堂教學效果比較好。考慮到這一學期要向高二過渡,所以繼續注意了高一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加強了對筆記的要求,注重打牢基礎。並且分層次作要求,對基礎好的學生提高閱讀和寫作要求,尤其寫作方面,在班內形成比學趕幫的熱潮,以學促學,為以後高二和高三的學習作好足夠準備,在上學期的基礎上更上一個臺階。所以,讓學生學會為自己負責,提高對自己的要求一直是我這個學期的工作重點。同時我在其他同學科老師的啟發下,加強了教學手段的探索和變化,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平時我和其他同志經常一起備課,共同探討,尋求最好的方法來處理每一課.保證了教學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從教的方面給學生的學提供了切實的保障。

  三、嘗試“先學後教”的方法,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語文能力。

  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是很重要的,而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而“先學後教”就是適應了這一要求,學生透過自己的自學發現問題,同學相互討論,問題明瞭,深入探究後,如果還有疑問,教師給予適時的點撥和講解,這樣就可以加深印象。課上,以小組為單位,圍繞問題,展開討論,進行評比,極大的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四、以高考為方向,強化高考意識,明確奮鬥的目標。

  高一的學生對高考都比較陌生,為此,我就不斷的利用各種機會向學生講解有關高考的各種資訊,介紹高考的狀元經驗,學習方法,往屆的高考語文試卷,使學生及早的對高考有所瞭解,明確高考的題型,樹立高考的意識,做好準備。

  五、日常語文教學的方法及對策

  平時語文教學中始終貫徹,訓練學生學習語文的基本功。每週練好一篇鋼筆字;利用閱讀課,廣泛涉獵與語文有關的書籍、報刊、雜誌等,寫好讀書筆記,積累寫作素材;利用課本中的例子,適當遷移到寫作中,寫感想、心得體會、片斷練習等;除了課堂作文,每週的週記一篇,讓學生暢所欲言,有一定效果。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興趣,不斷提高寫作能力。將班級中優秀作品張貼在板報中以示表揚。作文基本做到面批、面改,直到改滿意為止。抓好晨讀訓練朗讀能力及背誦。利用小組長考查默寫情況,高度重視單元測試與補救,注重作業的佈置與完成情況。文言教學必須在翻譯上下功夫,否則學生的基礎不會很紮實。因此,我的教學思路是:每文必譯。或預習時翻譯,或課堂上翻譯,或課後翻譯,總之是一定要把翻譯落實。學生能夠翻譯文言,那其它的知識就比較容易解決了。總之,本學期語文教學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取得了階段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將不斷的完善。

【高一語文組期末總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