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哲學> 高二政治哲學常識教案

高二政治哲學常識教案

高二政治哲學常識教案

  要重視思維形式的作用

  【重點】概念、判斷、推理在思維中的作用;

  【難點】

  ①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②判斷應當回答實踐中提出的問題,能夠指導人們去進行一系列的實踐活動;

  ③判斷不能自相矛盾;

  【素質要求】

  ⑴知識方面:

  理解:

  ①培養比較能力:著重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

  ②結合例項,能指出概念、判斷、推理在思維中的作用;

  ⑵能力方面: 著重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本框三種思維形式的敘述,事實上是著力於分析的,透過教學的雙邊活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①培養比較能力:本框內容有許多是進行比較的。概念、判斷、推理三者之間的比較,還有真實判斷與虛假判斷的比較。歸納推班與演繹推理的比較等等。透過學習培養學生比較分析能力;

  ②培養邏輯思維能力:透過邏輯思維知識的教學,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⑶覺悟方面:

  利用教材所列舉的例項,在講解理論觀點過程中,同時進行思想教育。

  複習提問:

  1.感性認識同理性認識有哪些不同?

  2.在第一次飛躍中怎樣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製作?

  (設計這兩個問題的目的是,透過複習感性認識同理性認識的區別,引出概念、判斷、推理是理性認識的形式;透過明確思考加工的過程就是形成概念、作出判斷、進行推理的過程,進而導人新課。)

  匯入新課:

  人們的思考加工的過程,是形成概念、作出判斷、進行推理的過程,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形成正確的概念,作出正確的判斷,進行正確的推理,不是都能對感性材料進行正確的思考加工,所以不僅要勤于思維,還要善於思維,為此,就要注意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

  講授新課:

  第三節 注意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板書)

  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首先要重視思維形式的作用。

  一、要重視思維形式的作用(板書)

  1.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教書)

  進行邏輯思維,要藉助於思維形式。思維形式有哪些?思維形式包括概念、判斷、推理。

  在思維過程中,它們各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我們首先講概念。

  2.概念的含義和作用(板書)

  思想政治課學過很多概念,如:生產力、生產關係、商品、物質、意識,第五課也講了不少(可找同學列舉一些:主觀能動性、感性認識、理性認識、真理、科學理論,等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每一門學科都離不開概念,都有很多概念。

  什麼是概念?概念有什麼特點?概念在思維中有什麼作用?請同學閱讀教材第23頁第二

  自然段至24頁第二自然段。

  (在同學閱讀後,教師邊提問,邊講解,邊板書。)

  (1)概念的含義:(板書)

  概念是反映物件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物件”是指我們思維認識的物件。“本質屬性”是指能把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的屬性,一般是這類事物特有的屬性。物件的本質屬性反映在人的頭腦中就形成概念。(投影或輔助板書)

  概念

  物件的本質屬性(概念的內涵)

  商品

  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

  意識

  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商品五光十色,琳琅滿目,它們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反映到我們的頭腦中,就形成了商品這一個概念。商品就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凡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就是商品。

  意識各式各樣,又很抽象,無法描繪,難以想象。當我們從形形色色的意識現象中概括出它們的共同本質——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後,在我們的頭腦中也就形成了意識概念。

  教材中把反映在概念中的“物件的本質屬性”叫做概念的“內涵”。

  ①內涵指反映在概念中的物件的本質屬性。

  概念的內涵也就是概念的含義。

  概念還有外延,外延是指概念的適用範圍,即概念所反映的這類事物都包括什麼。凡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不管是生產資料,還是消費資料;不管是工業品,還是農產品;也不管是在公有制條件下,還是在私有制條件下生產的,都是商品。同樣,只要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不管是對現象的反映,還是對事物本質的反映;不管是正確的反映,還是歪曲錯誤的反映,都屬於意識。

  ②外延指概念所反映的那一類事物的總和。

  我們瞭解了概念的含義,知道了什麼是概念,概念在思維中又有什麼作用呢?在思維中

  為什麼要形成概念呢?

  (2)概念在思維中的作用——概念是思維的基本單位(板書)

  提問:柏拉圖對人的概念的理解錯在哪裡?

  (教師小結)柏拉圖沒有準確揭示"人"這個概念的內涵,沒有揭示人的本質屬性。"沒有羽毛”、“兩腳直立”不是人特有的本質屬性。內涵不準確,外延也不準確,以致拔光了毛的雞,被戲稱為“柏拉圖的人”。概念不清,不能準確認識事物,必然導致思維的混亂。可見,概念在思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請同學看一看教材第24頁的"議一議"這幾個問題。

  (同學議論,教師小結)速度和加速度,公民和人民,是兩對相近易混又互相區別的概念。速度和加速度都是描述物體運動中位移與時間關係的物理量,但速度是指單位時間物體位移量的大小,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講單位時間內物體位移的變化量的多少,是速度變化和所用時間的比值,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錯了,劃不清它們的界限,就不能正確地思維、判斷,比如,加速度大的,速度就不一定快;速度快的,加速度也未必大。同樣,劃不清公民和人民的界限,也會帶來思維的混亂,甚至導致執法和執行政策中的錯誤。

  對概念在思維中的作用,教材在第23頁最後一段,列舉了三點作用,請同學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一下。

  第一,掌握了概念就能把這一類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

  第二,掌握了概念,才能真正理解客觀事物;

  第三,概念明確,才能恰當地作出判斷,才能合乎邏輯地進行推理,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概念的重要作用,可以概括為一句話:“概念是思維的基本單位”,或叫思維的“細胞”。

  這就是說,沒有概念,就不能進行思維,也就沒有思維。概念既是人們對客觀事物認識的總結、結果,又是人們新的認識的起點,人們要運用概念作出判斷,進行推理,開始新的思維活動。

  所以,在思維中,就要作到概念明確。

  (3)明確概念的最基本要求(板書)

  明確概念,第一就要明確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準確把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第二,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要保持前後一致,否則,就會導致思維和邏輯的混亂。

  思維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運用概念,作出判斷。

  3.判斷的含義和作用(板書)

  請同學閱讀教材第24頁第2自然段至25頁第3段。想一想:

  ①什麼是判斷?②在思維中判斷的重要作用是什麼?②在思維中作出判斷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逐題提問,逐題講解)

  (l)判斷的含義:(板書)

  判斷是對事物的情況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

  當一個事物成為我們思維認識的物件,我們就要斷定它是什麼、不是什麼,它有什麼性質、沒有什麼性質,它與其他事物有什麼關係、沒有什麼關係,這就是判斷。從形式上看,判斷是一個句子,概念則是一個詞或片語。教材中列舉了很多判斷,請同學舉出幾個。

  有所斷定是判斷的最基本特徵。如果一句話什麼也沒有斷定,那就不是判斷。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就是在概念的基礎上作出的一個又一個的判斷。判斷是理性思維的形式,也屬於認識,因此判斷就有可能正確,也有可能不正確。所以判斷有真假之分。

  (2)判斷在思維中的作用(板書)

  教材在24頁最後一段到25頁列舉了三點,請同學們提煉概括以下這三點的內容。

  判斷的作用是

  ①運用概念作出判斷是認識深化的標誌。

  ②能夠作出有關事物的各種正確的深刻的判斷時,才能說我們正確地、深刻地認識了這個事物。

  ③判斷是組成推理的重要因素,正確運用判斷是正確進行推理的必要條件和前提。(關於這一點後面還要講到)

  判斷是人們對事物認識程度的標誌。當我們對一個事物無法作出明確的判斷時,也就表明我們對這個事物認識的還很不夠,更談不上深刻和正確了。

  請看教材25頁的"想一想",大家想一想"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判斷的重要作用。當我們找到了有關的定理,表明你對這一道題作出了正確的判斷,有了正確的認識,所以就能比較順利地解出來了。

  既然判斷在思維中有這麼重要的作用,我們在思維中作出判斷時,應該注意什麼呢?

  (3)作出判斷的基本要求(板書)

  ①判斷必須真實、準確,就是說,判斷要符合實際,而不能想當然的主觀臆測,否則就是假判斷,把思維引入歧途。

  ②判斷還要回答實踐中提出的問題,能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判斷僅僅真實、準確是不夠的,如果不去回答實踐中的問題,不能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這種判斷也就 沒有什麼意義。比如,我們說“冰比水輕”,這是真實的,但沒什麼意義,如果我們作出“因為冰比水輕,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冰的浮力,把沉重的裝備從冰面上運往南極考察站”這樣的判斷,意義就大不一樣了。

  ③判斷不能自相矛盾。寓言故事中的那個楚國人的判斷是自相矛盾的.,物莫能陷之盾和物無不陷之矛,二者不可能同是真實的,是不符合實際的。有些判斷如“事物既是運動的,又是靜止的”,“矛盾雙方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光既有波動性,又有微粒性”等,好像是矛盾的,但是這似乎矛盾的雙方是可以同時存在的,這些判斷正確地反映了客觀實際,不是自相矛盾的判斷。

  ④使用判斷前後要一致。在同一條件下對同一物件的同一思維過程中,要保持判斷的同一。除非條件變了,判斷才能改變。例如,—l,在實數範圍內,是無意義的,而在複數範圍內,不僅有意義,而且是不可缺的。

  4.推理的含義和作用(板書)

  請同學閱讀教材25頁倒數第2自然段至26頁第3段,並思考:①什麼是推理?②推理 有哪些重要作用?③

  正確進行推理,應注意哪些問題? (同學回答,教師小結)(1)推理的含義:(板書)

  推理是由一個或幾個已知判斷推出新判斷的思維形式。其中,依據的已知判斷叫“前提”,推出的新判斷叫“結論”。

  推理的型別主要有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還有類比推理)。歸納推理是從個別推出一般,演繹推理是從一般推出個別(類比推理則是從個別推出個別)。下面請看幾例。(可用投影或輔助板書。)

  這幾個例子各是什麼推理?例1屬於演繹推理,例2屬於歸納推理,例3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是用歸納推理中的簡單列舉法推出的一般性結論,例4還是屬於歸納推理,例5屬於演繹推理。從這五個例子可以看出,不管是那種推理,都推出了新知識。

  (2)推理在思維中的作用:(板書)推理是一種獲得新知識的方法。

  例1、例2和例4的結論都是正確的,例3的哥德巴赫猜想還需最後的證明,而例5結論則不一定正確。要保證推出的新知識的正確性,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3)進行推理應注意的問題(板書)

  一般說來,演繹推理的結論是必然的,只要前提正確,又沒有違背推理的規則,結論就是確定的、正確的;如果推理的前提是錯誤的、虛假的,結論就可能是錯誤的(如教材26頁的"中學生都是共青團員",兩小兒辯日中的"早晨太陽大,中午太陽小"、"早晨太陽涼,中午太陽熱"之類)。例5則因違背了推理的規則,把必要條件作為充分條件,也推出了不可靠的結論。歸納推理的結論則是或然的,儘管前提正確,結論卻不一定正確,需要加以證明。所以,進行推理應注意:

  ①推理的前提必須正確。

  ②要遵守推理的規則。

  不管是歸納推理還是演繹推理,都必須注意這兩點。至於什麼樣的前提是正確的,需要我們努力學習,用科學知識豐富我們的頭腦;推理有哪些規則,有興趣的同學,想使自己的思維方法更科學的同學,可以閱讀一本邏輯學的書。

  小結:

  今天我們講了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的一些知識,目的在於掌握這些知識的基礎上,注意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以完成認識的根本任務。這一部分的知識結構可圖示如下:

  複習鞏固

  1.概念在思維過程中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2.判斷在思維過程中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3、推理在思維過程中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高二政治哲學常識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