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數學教育的隨筆敘事

數學教育的隨筆敘事

數學教育的隨筆敘事

  所謂“數感”,就是對數學的感覺、感受乃至感情。從數學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具體地表現在對日常生活中的數和運算有敏銳的感受力,有意識地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解釋和表示客觀事物的數量關係、資料特徵和空間形式,善於捕捉一般題中潛在的數學特徵。那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感呢?

  我認為,應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生所關心的事情入手進行數學教學,從而建立良好的數感。具體做法如下:

  一、結合生活——體驗數感我們要把培養學生的數感,從室內擴充套件到室外,校內延伸到社會,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周圍事物,用數學的概念與語言去反映和描述社會生產和生活實踐的問題,結合生活中的具體例項去教學數學知識,讓學生感覺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充滿了數學,從而能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體驗數感。例如教學克、千克的認識時,讓學生尋找並掂量1克與1千克的物體,尋找哪些物體分別用“克”、“千克”作單位。像一分硬幣重1克,4粒黃豆大約重1克,兩袋鹽重1千克,一袋糖重1千克,肥皂、藥片、黃金等細小物品用“克”作單位,體重、菜、水果等用“千克”作單位;在教學長度單位時,可透過讓學生到操場上跑跑、測則、量量,讓學生感受50米、100米、500米的距離,在春遊、秋遊中感受1千米、20千米的路程;在教學數的認識時,可讓學生說出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數字及其作用。如,你今年幾歲?班級號是多少?你的鞋號是多少?火警電話號碼是多少?急救中心電話號碼是多少?……這些資料、單位都來自於生活實際,學生很容易理解、接受,這種“親數學”行為,能夠使學生在生活中體會數的含義,建立良好的數感。

  二、定量刻畫——建立數感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的科學。它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數學教學應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把抽象的數學建立在學生生動、豐富的生活背景上,鼓勵學生嘗試用數字去刻畫他們所熟悉的事物狀態,並從中進一步認識定量刻畫事物的方法,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獲得全面發展。如可引導學生進行如下的遊戲活動:多媒體出示彩電、冰箱、空調等,讓學生猜測他們的價格:(生1:冰箱價值2000元。生2:高了。生1:1500元。生2:低了。生1:1600元。生2:低了。生1:1700元。生2:低了。生1:1800元。生2:高了。生1:1750元。生2:低了。生1:1780元。生2:正確。)如此猜數遊戲,既鍛鍊了學生在結合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大小的比較的本領,又滲透了用“區間套”逐步逼近的思想,這樣的交流活動對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數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學生在體會數的大小的同時,還能學到一種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

  三、調查實踐——強化數感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和意義,繼而確立應用數學的信心,是形成良好數感的重要條件。鑑於此,教學就打破從概念到概念,從課堂到課堂的數學應用僵局,引導學生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去分析、理解、解決生活問題,透過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對數感的體驗。如:教學“簡單的統計資料分類整理”後,有位教師這樣組織:1、呈現問題:學校舉行球類體育比賽,在高年級組織什麼比賽比較受歡迎?2、蒐集資料:以你們班作為高年級學生的代表,調查瞭解你們喜愛什麼球類活動,資料記入原始記錄表。學號 喜愛專案 學號 喜愛專案 學號 喜愛專案3、分類整理:從原始資料表中,不容易看出同學喜愛專案的情況,需要將這些資料分類整理。4、作出決策:同學們喜愛哪幾種球類活動?每種活動有多少同學參加?你估計,在高年級組織什麼球類比賽較受歡迎?透過這樣的活動,反數感的培養落實到具體的活動中,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聯絡,在一個個完整的統計過程中學習知識,一次又一次地經歷或瞭解資料處理的全過程,使學生深刻體會了統計思想,領悟了統計方法,也在調查實踐中強化了學生的數感。

  四、解決問題——昇華數感數感說到底是一種心智技能,如果說支作技能主要靠肌肉運動,表現於外部行動,那麼心智技能主要是意識活動,它存在於人的頭腦之中,有良好數感的人在需要數感發揮作用的時候,它便會自然出現,彷彿不需要人有意識的探索一般,要達到這樣的境界,需要一個長期的.培養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讓現實問題數學化,使學生在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中建立數感。例如:在學習了“24時計時法”後,有位老師設制瞭如下題目:(1)再現改寫成24時計時法後的電視節目時間表。7:30 金色年華9:00 動畫城……13:00 兒童英語19:04 小鬼當家19:30 陽光劇院21:00 電視新聞(2)選擇:①《小鬼當家》節目最多可以播放多少時間?a、20分鐘 b、30分鐘 c、26分鐘②從《動畫城》節目開始到《陽光劇院》節目開始經過了多少時間?a、12小時 b、10小時30分 c、10小時10分③星期六,小明7:30起床,他想準備收看《金色年華》節目,最多還有多少時間?④起床後,小明必須完成三件事:刷牙洗臉(5分鐘)、燒早飯(10分鐘)、聽早新聞(10分鐘)、小明能準時收看《金色年華》節目嗎?你能不能替小明想個辦法?

  生1:不能準時看,因為完成這些事要25分鐘。生2:電視裡要播放廣告,小明有可能準時收看。生3:萬一沒有廣告呢?我想可以在燒早飯時刷牙、洗臉,這樣節約了5分鐘,小明就能準時收看了。生4:可以在燒早飯的同時聽早新聞。生5:可以邊燒早飯,邊聽早新聞、邊刷牙洗臉。……如此教學,把數學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絡起來,不僅能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悟數學的真諦,學會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去觀察和認識世界。而且使學生在開放的資訊中不斷豐富自己對數的認識,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總之,數感的形成不是透過一個單元、或一個學期的教學就能完成的,它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用較長時間逐步培養。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從而使生活成為學習數學,建立良好數感的突破口。

  記得以前教學“圓錐的體積計算”一課時,我用圓柱體和圓錐體的容器進行演示,接著於引導學生分組動手操作,從學生的“誤”和“悟”中推出“圓錐體的體積等於也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的 ”,從而得出v= sh.這節課可謂是實踐性,探究性突出的一堂“完整”課。可是課後反思時,我不再這樣認為,因為課上的一個細節後來給我很深的震撼。

  在操作實驗時,一個“小調皮”站起來說:“教師,可以把圓錐體的容器裝滿沙子封好後放入裝有水的長方形水槽裡,看到水上升的體積,就是圓錐的體積。”老師因忙於演示操作,說“你別打岔,好好看老師是怎樣操作的。”這位同學不高興地坐下了。課後一想,這其實打破了一個小孩的夢想,泯滅了一個孩子的創新火花。

  當我再一次上這節內容時,就有意將教學引向更開放的境界,學生在快樂的氛圍裡,積極發現圓錐的體積計算時,思維十分開闊,有的提出用橡皮泥捏圓柱和圓錐,然後稱重量,有的用裝在兩個容器內水的重量,體積(量杯量)進行測試,還有把圓錐放入等底、等高的圓柱裡,往剩餘空間填沙,當然還有前面“小調皮”的方法……

  課尾,我還特地拿出一個不規則的大土豆,讓學生合作想辦法測出體積同學們想出了十多種不同的方法,這樣給學生創造豐富的想象的意境,激發了學生“我要創造”的熱情。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真正的放飛。

  沐浴著生命活力的今日課堂,我們切莫給學生加上禁錮其潛能發揮的罩子,毀不可怕學生“節外生枝”,為了自己教學的“好引導”而壓抑學生“超越”的創新,而且 讓學生的思維能自由的飛翔。

  做好後進生轉化,是廣大教師常抓不懈的工作。可有時又成了人們喊的口號。在一個班級真正能讓一兩名學生後進轉先進絕非易事。需要教師認真的觀察、分析、座談、鼓勵付出常人難以付出的勞動。而後進生轉化工作應從草根抓起。

  今年教二年級,天真的孩子們如同一張張白紙。如何在一張張白紙上繪製他們喜歡的顏色、書寫輝煌。記得在開學不久,一名女同學悄悄的告訴我:某某同學讓我給她明天請假就說她病了。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個孩子要逃學。悄悄的找到她問其原因,小女孩怯怯的說:“我笨,啥都不會。明天不想來了。”聽後我為之震驚,一個六、七歲的孩子就承認自己笨,開學不到一個月就想要逃學,祖國的花朵還沒有開就要枯萎了!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會怎麼辦?一種強烈的教師責任感驅使著我,看看你到底有多笨。

  第二天把她從最後一桌調到了第一桌,從此這個孩子成了我特殊關注的物件,上課觀察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找其座談、到家家訪。總結出學困原因如下。

  1、學前基礎差。部分學生一百以內的加減法能口 算,而她五以內的加減法數手指都困難。

  2、上課不聽講。傾聽是現代公民應具備的一種能力。要學會傾聽、善於傾聽。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課堂上讓學生看黑板,大多數學生抬起了頭。提高聲音再說一遍看黑板,還有幾個人沒反應。用教鞭敲一下桌子,會把他們嚇一跳,不知幹什麼?

  3、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丟三落四。上學前不檢查書包,書本無序排放,用時找不到。上課愛搞小動作。自習課不知自己該幹什麼,沒主見。膽小,不會的從來不問。

  4、父母不在家和爺爺奶奶在一起基本上不做家庭作業。

  找到了病根就要對症下藥,通過幾個月的努力孩子有了實質性的變化。孩子的臉上有笑容了,課堂中善於表達了。見到師長主動打招呼,課下和同學們玩的很開心。成績從原來的二三十分上升到七八十分。

  也許不是那名同學悄悄告訴我我真的要誤人子弟。孩子是無辜的,教師更應該多一些愛心。

【數學教育的隨筆敘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