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對聯> 大門對聯怎麼貼

大門對聯怎麼貼

大門對聯怎麼貼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說到對聯,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既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又是一種優秀的文化遺產。那麼,怎麼去寫對聯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面對大門怎麼貼對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門對聯怎麼貼1

  1、首先介紹貼對聯的位置,面對大門右手邊貼上聯,左手邊貼下聯,這是最傳統的貼法。

  2、當然這裡也說一個特例,對聯的橫批也指示了對聯的方向:橫批從左往右寫,上聯就貼在左手側;橫批從右往左寫,上聯就在右手側。(因為漢字書寫放心指示了閱讀方向),但是一般會採用傳統的右邊貼上聯。

  3、知道怎麼貼了,那麼就來區分上下聯

  區分上下聯最主要是按照最後一個字的聲調來區分的。比如:好雨知時群卉盛,春風得意四蹄輕 上聯是第四聲(仄),下聯是第一聲(平)。

  4、區分上下聯另外一個方便的區分點就是時間,或者因果聯絡。

  比如辭舊之後才能迎新,這個在很多對聯裡都非常常見:風送鶯歌辭舊歲,雪伴梅香迎新春。比如今年是馬年所以上聯可以描寫蛇年,下聯就可以描寫馬年。比如:上聯:無須添足蛇歸洞;下聯:不待揚鞭馬奮蹄

  那這裡祝大家新春快樂:送大家幾句春聯。願大家新春快樂,閤家安康。

  大門對聯怎麼貼2

  1、【按音調平仄分】

  春聯比較講究音調平仄,上聯最後一個字為仄音,下聯最後一個字應是平聲。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滿人間萬民歡”(“歡”是平聲)。

  2、【按因果關係分】

  “因”為上聯,“果”為下聯。比如“方向正確城鄉富,政策英明衣食豐”,因為只有“城鄉富”這個“因”,才會有“衣食豐”這個“果”。

  3、【按時間先後分】

  時間在前為上聯,時間在後為下聯。比如“風送鶯歌辭舊歲,雪伴梅香迎新春”,“辭舊歲”在前,“迎新春”在後。

  4、【按空間範圍分】

  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後。比如“勤儉持家家道昌,團結建國國事興”。這副春聯中的“國”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國”在後。

  5、【發展起源】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 。

  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chǎng),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春節時掛的對聯叫春聯,辦喪事的對聯叫做輓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對偶句才需要押韻)。

  駢文與律詩是對聯的兩大直接源頭。對聯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古體詩、散文、詞曲等的特點。因而對聯所用句式,除了律詩句式、駢文句式外,還有古體詩句式、散文句式、仿詞曲句式。不同句式適用格律不同、寬嚴不同。其中律詩句式平仄要求最嚴,古體詩句式則除了對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春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室門板桃符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謂文“題桃符”(見《蜀檮杌》),這要算中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此說的根據是清代楹聯學家梁章鉅《楹聯叢話》引《蜀檮杌》,但據《楹聯概說》考證,梁章鉅在引用時將“以其詞工”改為“以其詞非工”,《蜀檮杌》原文認為該聯是辛寅遜而非孟昶所作。宋代不同史料對此說法不一,還有將作者歸為孟昶兒子的。因而這副春聯作者到底是誰,仍是個懸案。

  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中國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

【大門對聯怎麼貼】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