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端午節> 端午節的歷史來歷

端午節的歷史來歷

端午節的歷史來歷

  粽子相關經驗《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本文熱點: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我們,中國,一個,傳統節。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之一,每到端午節,我們都會早早的準備好粽子,端午節吃粽子也慢慢的稱為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那麼,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學習吧!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稱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端午節作為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節日,有著自己的傳統食俗,在端午節的時候,包上一些粽子,叫上親朋好友,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端午節的歷史來歷】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