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歷史的寓言故事

歷史的寓言故事

關於歷史的寓言故事

  導語:寓言故事淺顯易懂,非常值得我們多看多學習。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關於歷史的寓言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1.完璧歸趙

  戰國時期,趙王得到了一塊名貴寶玉和氏璧。這件事情讓秦王知道了,他就寫了封信,派人去見趙王,說秦王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來換那塊“楚和氏璧”。

  趙王看了信,心裡想:“秦王一向是隻佔便宜,不肯吃虧的人。這一次怎麼那麼大方吶?要是不答應吧,怕秦國興兵進攻,要答應吧,又怕上當,到底該怎麼辦才好?”他想來想去拿不定主意:“來人啊!先帶使者去房間!”使者走後大臣們紛紛議論起來。藺相如在一旁沉思著。過了一會,鎮定地對趙王說:“大王,讓我帶著和氏璧去見秦王吧,到那裡我會見機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的帶回來。”趙王深知藺相如是個既勇敢又機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藺相如到了秦國,秦王在王宮中裡接見了他。藺相如雙手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來左看看,右看看,非常喜歡。他看完了,又傳給大臣們一個一個地看,然後,準備給後宮的嬪妃們看時,被藺相如攔了下來。秦王明白了他的意思,立即叫下人把“地圖”傳給藺相如,並指給他看:“從這兒到那兒,一共十五座城池,都劃給趙國,你看行嗎?”說著,便把“地圖”傳給藺相如。藺相如看了,總覺得哪兒不對,再定睛一看,呀!秦國的佔地面怎麼比趙國小啦!而且,秦國的地勢總覺得像趙國,趙國的地勢總覺得像秦國。藺相如恍然大悟:“秦王的鬼點子多得是,剛才我要是不仔細看,就上了他的當了!我得小心點!”

  藺相如知道秦王沒安好心,就想了一個法子騙秦王:“這塊“楚和氏璧”,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稀世珍寶,趙王在交給我之前,曾經香湯沐浴,齋戒五天,然後舉行大禮,以示慎重啊!”秦王為了得到寶玉,只得找藺相如說的去做。藺相如趁秦王沐浴齋戒的這五天內,叫人打扮成討飯的,把玉璧從小道送回趙國,又叫人又叫人打造一隻假的璧玉。至於秦王如何處置他,他想也沒想過。

  五天過去了,秦王果然以很隆重的禮節接待藺相如,藺相如將“碧玉”獻上,秦王拿在手裡,翻來覆去,突然大驚失色:“假的!”藺相如卻不慌不忙:“大王,秦國自秦穆公以來,二十多位君王,很少有遵守信約的人,您給我的地圖是假的,如果大王真的要用城池來交換“楚和璧玉”,就請先割讓十五座城池給趙國,趙王將遵守誓約將璧玉奉上。現在,就請大王處置我吧!”

  秦王被說得啞口無言,心裡雖然很生氣,卻也佩服藺相如的.英勇,不但沒殺他,還以禮相待,送他回趙國。

  2.一字千金

  秦孝文王有個兒子叫異人,被大商人呂不韋一手導演,立為太子。孝文王死後,異人即位為莊襄王,呂不韋就做起丞相來,並受封為“文信侯”。莊襄王死後,他兒子政即位,稱為始皇帝(即秦始皇),呂不韋又被拜為相國,號稱“仲父”(參看“奇貨可居”)。 讀後感

  當時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都是有權有勢的貴族,家裡都養著上千有學問的門客,名聲很大。呂不韋認為像秦國這樣的強國,在這方面卻不如魏、楚、趙、齊各國,是不光彩的。他便廣納學者名士,給他們很高的待遇,留養起來,一時竟達三千人之多。呂不韋就讓他們各抒所長,人人寫作,結果輯成一部巨大的著作,分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六卷,二十餘萬言,內容包括天地萬物、上下古今,洋洋大觀,應有盡有。呂不韋非常得意,把這部著作定名為《呂氏春秋》,並把原稿在秦都咸陽公開展覽,歡迎一切人等參觀。還宣佈:“能指出錯誤,刪去一字或新增一字者,賞給千金。”旁邊擱著現金,表示決不食言。(秦時一金即一鎰,計二十四兩;金,是銅一類金屬。)

  3.鞠躬盡瘁

  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主張聯吳伐魏。他平定南方以後,一直積蓄力量,準備北伐曹魏,為蜀國的生存爭奪空間。

  過了一陣子,諸葛亮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便決定統率人馬,攻打魏國。出師前,他給皇帝劉禪上了一道奏表,名曰《出師表》,勸劉禪虛心納諫,重用人才,把心思都用在治理國家方面。

  可惜的是,第一次北伐失敗了,諸葛亮只得退兵,等待時機。過了幾年,諸葛亮又決定北伐中原。當時,很多大臣覺得蜀國力量太小,老是這樣動用軍隊,不是國家之福,因此反對北伐。

  諸葛亮針對這種情況,又上表給後主劉禪,對當時的敵我形勢進行詳細分析,說明蜀漢和魏國勢不兩立,你不去伐他,他就會派兵來對付你,倒不如主動攻打他,說不定還會找出一條生存之路。後主劉禪看了,表示全力支援諸葛亮伐魏。

  這第二道表,史稱《後出師表》。在這道表的最後,諸葛亮表示他一心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附:關於歷史的寓言故事成語

  戰國:

  完璧歸趙(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一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諱疾忌醫(蔡桓公)臥薪嚐膽(勾踐)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秦 :

  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窮圖匕見(荊軻) 懸樑刺股(蘇秦、孫敬)

  漢 :

  一飯千金(韓信)四面楚歌(項羽)約法三章(劉邦)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韓信)破釜沉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老當益壯(馬援)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

  鞠躬盡瘁(諸葛亮)三顧茅廬(劉備)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

  南北朝:

  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

  精忠報國(岳飛)東窗事發(秦檜)胸有成竹(文與可)

【歷史的寓言故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