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行業> 作文教學方式

作文教學方式

作文教學方式

  作文的教學方式有哪些呢?身為語文教師的你是否已經掌握好了呢?下面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作文教學方式,歡迎大家瀏覽。

  一、“問渠那得清如許?”——創設作文教學情境

  作文首先得解決“寫什麼”的問題。“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葉聖陶先生也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而眼下學生普遍感覺生活單調,那麼,怎樣才能促使學生將生活之源源源不斷地流向作文呢?

  經過學習實踐,筆者發現最好的辦法是創設作文教學情境,讓作文教學情境為學生的作文開源。作文教學情境法,依據直觀教學原理和情知對稱原理,教師從教學的需要出發,有意創設一個個具體的場合、景象,讓學生置身其中,透過觀察、思考、想象,增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為學生寫作提供材料來源。具體做法如下:

  1.深入生活體會情境,組織活動體驗情境

  “生活是一本活生生的書”並領學生走向社會走向自然(讓學生在生活中觀寢感受,收集資料;同時有意識地組織一些為作文而開展的班級活動,讓學生在椻動中獲得感叕和體驗。

  建築,筆者請家長帶學生參觀柳?的橋;寫遊記,筆者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的箭盤奇石園參觀;寫人的記敘文啟學生透過萃查郇訪,解的素材,也可以透過角色扮演,模擬情境,裂察人物的外貌言行舉止;寫的記敘文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班級活動,通談參與活動的全過程體驗生活,獲得感悟。當學生充滿激情地感受攟洺時,生活也會饋贈他們寫作的瀵感。

  2.運用直觀教具演示情境

  “百聞不如一見”,寫狀物的作文,最適合運用直觀教具演示情境,使學生對物的形、色、味、質地、氣質特點等有感性的接觸。直觀教具可以是教學模具、掛圖、實物等。例如寫一件工藝品,筆者讓每個學習小組帶一件工藝品到課堂上觀察;介紹小動物,筆者同樣讓同學們帶小寵物到課堂上觀察。每每這時教室裡熱鬧非凡,大家興致勃勃地觀察、討論、把玩實物,對事物的特點有了全面的認識。

  3.運用語言描繪情境

  當然,我們不可能每寫一篇作文都要把學生帶入生活的實景,這就都需要教師進行循循善誘的引導,有聲有色的描繪,啟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喚起學生生活的表象和體驗,從而獲得寫作素材。例如, 在指導學生寫有關親情作文時,筆者這樣喚起學生的情感和聯想:“同學們,有人說,親情是一件厚實的棉襖,溫暖著我們的心房;有人說,親情是一把大傘,它遮擋了生活的風風雨雨;有人說,親情是一縷溫暖的春風,染綠了荒蕪的山岡。同學們,那一杯牛奶、那一個眼神、那一個手勢、那一番話語……你一定感覺到了,親情曾不止一次觸動了我們的心靈,那麼就拿起你的筆,抒寫那一次次心靈的顫動吧!”

  總之,我們各自的生活經歷、周圍的人和事以及思想感情都是作文的素材,創設作文教學情境,就能讓學生找到作文之源,豐富他們的寫作內容。

  二、“跟著感覺走”?—— 作文訓練序列化

  懂得“寫什麼”,許多同學仍然不懂得如何下筆行文,總不可能跟著感覺走吧?然而,許多教師在作文的訓練時也是跟著感覺走,作文的訓練存在隨意性,缺乏完善、科學、有序的訓練體系。而作文教學是一項具有整體性、內在邏輯性、系統性的活動。學生只有獲得了寫作過程和方法的指導,他們才會構思、立意、佈局、表達。

  根據作文訓練內在的規律和循序漸進的教學原理,筆者在作文指導上注重作文訓練的序列化,使學生循序漸進掌握寫作方法,提高寫作水平,從而解決“怎麼寫”的困難。

  總的原則是:先口頭後書面,先單項後綜合,先模仿後創造,先記敘描寫再說明議論,逐步實現作文教學的科學化,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具體做法是:

  1.口頭作文

  葉聖陶說,“作文和說話本是同一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罷了,所以,在說話的經驗裡可以得到作文的啟示。”作文訓練從說到寫,說寫結合,符合兒童語言發展的規律。口頭作文,可安排在書面寫作之前進行,也可以單獨安排在平時的訓練中。口頭作文的題材可以是自己的興趣愛好、家庭父母、校園生活、見聞感受、時事評論、演講辯論、一件物品、一處風景、一本好書、一次活動等等。透過口頭作文,促進學生書面語言的發展。

  2.單項訓練

  可安排人物的描寫單項訓練,景物描寫單項訓練,場景描寫單項訓練,還有敘事、構思、選材、線索、結構、思維、想象等等訓練點。單項訓練一定要全面透徹,即使在單項訓練時,也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如對人物的語言進行描寫,教會學生:第一步,用簡單的“人+話”的格式說話;第二步,用“人+動作+話”的格式說話;第三步,用“人+動作+表情+話”的格式說話;第四步,用“人+心理活動+表情+動作+話”的格式說話。

  3.初中三年的訓練總安排

  七年級以記敘描寫訓練為主,八年級逐步開始進行說明訓練,九年級著手議論性的訓練,但整個初中階段仍以記敘描寫訓練為主。

  三、我的作文誰做主?—— 鼓勵個性作文

  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學生的作文沒有個性,沒有真情,沒有創意的表達。他們唯恐自己的情感不夠高尚,思想不夠深刻,語言不夠成熟,以致得不到高分,於是學生被壓制了個性,束縛了手腳,他們戰戰兢兢地揣摩教師心目中好文章的標準,因此,作文中便充斥著偽聖的假話、成人的語言,千篇一律,缺乏創新,作文喪失了自我。

  其實,學生年齡不同,認識水平各異,而且性格愛好特長經歷各種各樣。他們對於同一事物,觀察和思考的角度往往不同,寫作過程中的選材、謀篇、佈局、立意、修改無一不是個體的主觀行為,就會呈現出個體的差異與色彩。好的文章往往是因為塗抹了個性化的色彩,才有了與眾不同與感人至深的力量。個性是文章的真正價值之所在。

  我們教給學生寫作的種種手法,目的並不是讓學生寫出千篇一律的文章。反而,我們要“ 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學生寫出個性化的作文。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作文個性呢?

  1. 要鼓勵學生表現個性的思想

  學生的思想盡管不很成熟,或許還不很正確,但是正表現了他們的年齡特徵和時代特徵,教師不能以成人的是非標準,自己的好惡衡量所有的學生,要多寬容,哪怕學生的觀點有點偏激,只要教師給予適度的指導,學生的個性就會得到尊重和保護。教師的責任是發現學生寫作的閃光點,鼓勵學生按照自己本來的樣子更好地發展。

  2.要培養學生多角度觀察思考的習慣,訓練學生髮散思維,求異思維

  有一次,有一位學生寫《成長路上,你牽著我的手》,其中的“你”,既非父母,也非朋友兄長,而是《格林童話》,雖然文章內容不夠具體,但是筆者首先肯定了她思維的獨創性,在筆者的鼓勵下,她進行了修改,最後創作了一篇新穎的佳作。

  3.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學生的想象之鳥一旦放飛,創新的芽便會破土而出。

  4.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

  要多肯定學生大膽使用一些並不很成熟但極富個性的哲理性語言,獨特的句式,獨創的句子,讓他們“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意思”。

  但是,我們要注意,在培養學生的作文個性的同時,同樣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創新不等於一味標新立異,不等於讓不健康的甚至反動的言論大行其道,學生的個性創造也不能忽視教師的指導。

  四、一枝獨秀為哪般?——網路構築作文交流和發表的平臺

  傳統的作文教學不夠重視作文交流的環節,而美國《提高寫作技能》一書開宗明義地表明,“寫,是為了有效的交流”。新課標也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促進學生作文交流有多方面的意義:

  1.能夠使學生相互間分享感受,溝通見解,形成思想和思維的碰撞,同時也促進作文的相互評改。

  2.另一方面,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多方面的心理需求會得到滿足,從而獲得寫作的內在激勵。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先生認為人有五個層次的需求, 其排序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價值實現需求(成就的需求),筆者認為作文交流可以滿足後三個層次的需求。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給孩子以取得學習成績的快樂,在他們的心中激發自豪感、自尊心——這是教育工作的頭一條金科玉律。……學習取得成績乃是孩子產生克服困難的動力和願望的內在力量的唯一源泉。”

【作文教學方式】相關文章: